|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丈夫性格能改变妻子容貌】心理学研究发现:妻子的容颜与丈夫的性格和他对妻子的态度紧密相关;心胸宽广,性格开朗,经常欣赏和夸奖妻子的丈夫,能让妻子享受到充分的幸福感;有这样的丈夫,妻子会皮肤光滑细腻,不易长暗疮和色斑,也不容易衰老,常常容光焕发……一个男人,给你孩子最好的呵护,就是永远爱他的妈妈。
平淡婚姻如何品出幸福味?
文/柯云路
找不到离婚的理由
柯老师:您好!
看过您的很多文章,很是折服。现在请您给我指条路吧,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了。
六年前,在稀里糊涂中跳进了婚姻的围城。若说是稀里糊涂,人们肯定说我不负责任或是逃避责任。可回头想想,二十多岁就结婚的男人和女人又有几个是冷静和理性的呢?我们只是为了结婚而结婚。而既要结婚,又觉得和谁结婚不一样呢!
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时候,孩子出生了,因为有双方父母的照顾,也并未感觉太大的压力,倒真的有了家的感觉。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重复着过去,突然间觉得老了许多,也好像看到了人生尽头。很茫然,不知所措。
转眼间就到了而立之年。按理说,这个年龄的夫妻正该是享受生活、创建事业的时候,可是我的婚姻却落入了俗套——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
我很多次问她:你还爱我吗?她一脸狐疑:我们相爱过吗?是啊,我们何曾相爱?那为什么又要走到一起呢?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我终于出轨了,不为别的,就为一场爱情。因为我没有爱过,也没有尝过深深被爱的滋味。就这样走完一生,我实在不甘心,也许出轨的男女都是如此吧。
接下来的事情可想可知,她发现了,我和那个女人也结束了一场所谓的爱情。她平静得如一湾湖水,我们相对无语。她说回来就好,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因为我们没有爱情,我也不渴望得到爱情。
况且我们已经有了孩子,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吧,平平淡淡过就行了。我和她只是人生旅途中搭伙而行的两个路人而已。引用倪萍回顾与陈凯歌的一段情就是:我曾经走近过他,但从未走进过他。
就这样又一年过去了,我到了另一个城市。虽然每隔两个月我会回去一趟,但无非是看看父母,亲亲孩子。我们之间多是沉默,她说她喜欢也习惯了这种沉默。我们有时也像朋友一样在一起喝酒唱歌,但不像夫妻,更像同性朋友。分开的日子我们之间很少电话短信,彼此都觉得无话可说。
有时候看到同学朋友对爱人无微不至地关怀时,反而特别厌恶,不知道是因为嫉妒还是什么。我从来没有给过她什么亲昵的关怀,我做不来。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很对不起她。作为女人,她似乎也应该得到那种甜得发腻的关爱,她有理由得到真正的爱,可是我没有给予,我没法给予,因为那样做很假,是对她的欺骗和侮辱。
我们没有争吵和哭闹,但这也许更是悲剧,中国的大多数夫妻不就是这样在压抑中过日子的吗?
很多朋友劝我们,再怎么也不要轻易走离婚的路子,哪怕仅仅为了孩子,孩子长大会很感激你们为他的付出的。
是啊,这也许真是婚姻继续下去的理由呢!
我们都很懦弱,多少次鼓起勇气想作决定,往往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有因无果。
日子还是这样过着。
只是很压抑……(果果)
丈夫性格能改变妻子容貌
妻子的容貌,与丈夫对她的态度密切相关;
一个男人,给你孩子最好的呵护,就是永远爱他的妈妈。
果果还在很年轻时就稀里糊涂跳进了围城,但如他所说,面对婚姻,二十多岁的男人和女人又有几个是冷静和理性的呢?
还真是这样。
不要说二十多岁的人,即使到了三十岁、四十岁,恐怕也没有多少人对婚姻有完整成熟的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稀里糊涂走进婚姻的并不在少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许多人在成年后脱离父母,觉得该有自己的小家,于是交友,相亲,兴高采烈或被动无奈地走进婚姻。在现代,提倡先恋爱后结婚,在过去,对大多数人则是先结婚后恋爱。然而,恋爱的男女结了婚并不一定能将爱情进行到底,许多恋人婚后很快厌倦。果果在婚前是否恋爱了,他信中未说,但他在婚后感觉不到爱情,于是出轨。妻子发现这段婚外情时,他已自行了断,说明这段感情还无法与他的婚姻相抗衡。
妻子接受了这个现实,但维系下来的婚姻相当冷漠,不分开的理由是为了孩子。
在许多无爱婚姻中,孩子的存在是重要理由,但孩子不该是婚姻维系的唯一理由。
我无法对果果给出具体答案,以我的经验判断,双方之所以下不了离婚的决心,是因为这个婚姻还不应当放弃。但为什么不放弃,当事人不一定真正明白,也许除了孩子还有别的,这是应当由他们自己分析清楚的。
既然选择不放弃,就应当好好维护。如果果所说,人生只有一次,对于结了婚的人而言,婚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为什么不下一点功夫让它变得更幸福些呢!
柯云路作品《婚恋潜规则》网购地址:http://t.cn/zWtJTKn
柯云路作品出版联络信箱:keyunlu@vip.sina.com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2012-11-30 15:08:53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6b2950102e0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