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宋太祖为何不用南人为相?
叶之秋
在《宋稗类钞》中有一段文字,说到宋太祖对南人的态度:“用南人为相.杀谏官.非吾子孙!”据说,宋太祖把这段话,刻在皇城之内,以警示朝臣与赵氏子孙。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确实,在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出任宰臣者,没有一个人是来自南方。到宋真宗时期,来自江西临川的神童晏殊参加廷试,其人品才华都得到宋真宗高度评价。宋真宗下令,让年少的晏殊进入馆阁。唐宋以来,馆阁之臣虽然品阶不高,但却是清贵之官。因为可以经常得见皇帝,升迁的机会很大。两宋的宰臣多是馆阁出身。当时的宰相寇准见状,提出反对:“殊江外人。”可宋真宗却立刻反驳:“张九龄非江外人也。”玄宗尚可用广东韶关人张九龄为相,宋真宗又为何不能。寇准不敢再反驳。
后来,宋真宗想拜江西新余人王钦若为相,宰相王旦意见更大了:“臣见祖宗朝未尝有南人当国者,虽古称立贤无方,然须贤士乃可.臣为宰相,不敢沮抑人,此亦公议也!”王旦的反驳有三条,首先,太祖太宗朝都没有让南人为相,此乃祖宗制度,不可轻易更改;其二,拜相,必须是贤士,王钦若却有奸佞之名,也不配为相。其三,不仅仅王旦一人有这个看法,满朝大臣(北人)都有这个看法。也就是说,在当时,朝中宰辅都是北人,已经形成公论。
从王旦的话看,宋太祖确实没有用南人为相,但是却也应该没有立下誓言,只能说有这种传统,或者宋太祖私下里曾经表达过这个意思。
可是,宋真宗执意拜王钦若为相,王旦也无可奈何。
到宋仁宗以后,南人进入宰执行列就越来越多了。除了前文提到的晏殊,仁宗朝副相欧阳修是江西人,神宗、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吕惠卿、章惇、曾布,那都是南人。南人不可为相的传统逐渐被打破。
那么,宋太祖为何不允许南人为相呢?
原因并不难理解。宋朝太祖太宗时期,南唐和吴越都是最后一批平定。对待这些归附不久的南人,必然对故国心存思念,一旦进入宰臣行列,难免会做出一些伤害宋朝利益的事情。
除去宋太祖对江山安全的考虑,既得利益的北人集团,对新兴的南人集团也非常恐惧。南人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然积极进入宋朝官场。南方相比北方战乱较少,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南唐在亡国的前一年,还曾经举行科举考试。可见南人文化之兴盛。当南人归附之后,有一大批官员希望进入北宋仕途,自然会引起北宋那些官僚集团的不满。而争夺官场利益的关键,就是谁来当百官之首的宰相。
太祖太宗两朝,可以说,皇帝和北人官僚集团的利益一致,于是,南人不可为相,就成了显性规则。
可是,到了宋真宗、宋仁宗一朝,南人对大宋社稷已经没有了威胁。南人北人的分化,反倒成了大宋朝廷吸纳人才的一个阻碍。这个时候,北人官僚集团再想要阻碍南人进入宰臣行列,就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了。于是,南人为相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2013-07-29 18: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