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知道赛墨灵铁路是在从瑞士旅游回来写博文的时候。那次,当我坐在横贯阿尔卑斯的冰川快车上看到穿越丛山峻岭的阿尔布拉-伯尔尼纳铁路的时候,不知道哪来的冲动让我第二天就带着太太从布莱达到贝尔京徒步四个小时认认真真地游览了那段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山铁路。写博文时为了准确性查阅网上信息时才知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铁路远不只有阿尔布拉-伯尔尼纳铁路,印度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1999年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奥地利的赛墨灵铁路就更早了,在1998年已经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赛墨灵铁路还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山铁路,比阿尔布拉-伯尔尼纳铁路和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都要早半个世纪。当时我就暗暗计划什么时候到奥地利旅游要去看看。
可能是奥地利的旅游信息没有瑞士那么丰富和详细,行前做功课时并没有找到去看赛墨灵铁路的办法。只知道好像是在维也纳到格拉茨的铁路沿线。那天坐上从维也纳去格拉茨的火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列车员我们会不会路过赛墨灵铁路。列车员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情况。那趟列车会全程穿越赛墨灵铁路,只是在赛墨灵站不停车。为了我能够在车上看到这项世界文化遗产,她还告诉我赛墨灵铁路在这趟车的维也纳新城(WienNeustadt)和米尔茨楚施拉格(Murzzuschlag)之间,火车从维也纳新城出发就可以开始注意了。奥地利火车的设备条件真的不错,车上的屏幕一直指示着列车行进的位置。按小站算真正的赛墨灵铁路是在格洛格尼茨(Gloggnitz)和米尔茨楚施拉格之间,总长仅41公里。
你可别小看这41公里,全部穿行在阿尔卑斯的丛山峻岭中,还在赛墨灵隘口穿越了海拔898米的山顶。从1848年动工,耗时六年,于1854年竣工并全线通车。这项一百六十年前完成的工程在当时真是一项人间奇迹。要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这样评价它:这是最伟大的土木工程之一,也是铁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沿途隧道、高架桥以及其他工程的建造水平很高,因此一直沿用至今。铁路两侧是雄伟的高山,景色十分壮观。铁路开通后,整个地区得到了开发,修建了许多专门用于休闲活动的精美建筑。
如果你游览了奥地利之后就真的会相信,世界上第一条高山铁路出现在奥地利这个中欧小国一点儿也不奇怪。十九世纪的奥地利帝国是欧洲列强之一,领土远达亚德里亚海。当时的奥地利帝国皇帝为了打通从维也纳到亚得里亚海港口里亚斯特的通道取得帝国的地中海出口,下决心在原先从维也纳到格洛格尼茨的铁路和从米尔茨楚施拉格到里亚斯特的铁路的基础上修建了赛墨灵铁路。这项伟大的工程里程碑式地改变了奥地利南北的交通状况。
我们没有下车,就是在行进的火车上感受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过后想想还真别有情趣。我们一起看看这项伟大的工程和沿途的建筑和风光吧。
[2]火车从维也纳新城出发我就开始紧盯着车窗两侧。没有想到奥地利的火车也有临时停车,开出不久车就停了。车上的德语广播叽里咕噜说了一大推我们也听不懂。列车员这时也不过来。车上的屏幕也变成了文字。大约过了有半个来小时车又开了,屏幕指示也有了。过了格洛格尼茨车站后火车连续不断地在各种高架桥和隧道之间穿行。
[3]我们坐的一等车厢在车尾,往前拍能拍到火车,往后排就没有火车了。
[4]从格洛格尼茨到米尔茨楚施拉格铁路线长41公里,但是直线距离其实只有21公里。要在这段距离里克服459米的高差不但坡度较大弯道就更多了。据说最弯的部分半径不到190米。行驶在弯道上欣赏高架桥还真得天独厚。
[5]赛墨灵铁路一直按原样使用至今。不过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那就是为了适应电气化不再使用蒸汽机车而加起了成排连绵的电线杆。
[6]
[9]沿途一共有十六座高架桥,十四条隧道。架桥的石孔超过一百个。
[11]赛墨灵铁路最精彩的是双层高架桥。这是火车行进在双层桥上的情景。
[12]真遗憾没有安排时间在那些双层高架桥的地方徒步一段路,好好欣赏一下铁路穿越阿尔卑斯山谷的美景。只好放上一张奥地利为赛墨灵铁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发行的邮票,一睹一百六十年前建成的双层高架桥的风采。
[13]赛墨灵车站。
[15]车站旁边是一个关于赛墨灵铁路的纪念碑。中间有主持这项伟大工程的卡尔·里特尔·冯·盖加的侧面头像。上图右下侧还能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记。
[16]关于铁路和卡尔的介绍对路过想了解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游客相当重要。
[17]纪念碑旁边的那节是铁路开通时用的车厢,现在作为小型博物馆供游客参观。我们乘坐的火车回程从格拉茨到维也纳时在赛墨灵停车两分钟。我们没有下车,还是在火车上欣赏这个既简单又庄重的纪念地。
[18]看看沿途的景色吧,我也说不上是什么地方。只是感觉很美。
[25]看到一位骑车人,真希望我们也有机会在那里徒步或者骑行,更亲近地穿行在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2014-02-23 1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