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老外晕倒上海人一哄而散说明了什么
监控画面显示老外晕倒后上海人的表现
媒体昨天报道的有关上海的一条消息,再次剌激了我的神经。
媒体报道称,8月9日,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老外乘客在座位上晕倒,周围乘客无一相助竟仓皇逃窜,引起前后3节车厢乘客惊慌,蜂拥冲出车门,甚至摔倒……
如果说前后3节车厢的乘客是因为不清楚情况,出于本能而逃走,尚可以理解。但是,那个晕倒的老外所在的车厢,人们是很清楚发生了什么的,既没有凶杀,也没有抢劫,仅仅是老外意外晕倒,但这节车厢里的人唯恐惹上麻烦,纷纷逃窜,差点引起踩踏而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一个外国人晕倒了,即使他不是外国人,就是本国的陌生人突发意外,此时最需人们的救助,哪怕有一个人拨打急救电话,上海的光芒也不会从我眼前黯淡多少,然而令人失望,这座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这座人们穿着时尚的城市,市民冷血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也许上海人会辩解,上海的流动人口多,那节车厢里的人都是外地人,不要把污水泼在上海人身上。我也很希望那节车厢里的人都是外地人,与上海人没有瓜葛,但我无法说服自己,因为上海有过不止一次这样的“历史记录”。
2011年5月13日,在上海城区,一名乘客因乘错公交车迁怒于公交车女司机周卫琴,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对其拳打脚踢。危急关头,周卫琴忍痛稳住方向盘,将车安全靠边停下。而让她寒心的是,一车冷漠的乘客对其遭毒打视而不见,最终她被凶手扔下车。后来躺在病床上的周卫琴说,车上有40多人,无一人吭声,歹徒才敢如此嚣张。
不仅受害者周卫琴寒心,我想全国的读者一样感到心寒,碧华先生不相信,那40多个乘客全是老弱病残。周卫琴的职业道德在紧急关头依然显现出来,她的心中若不是装着乘客,她完全可以用驾驶术与歹徒同归于尽,当然,一车乘客也会受害。但她没有那样做,而是稳稳地将车停在路边,任由歹徒施暴。一个人的生命在受到威胁时,心中仍然装着乘客,周卫琴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受她保护的乘客们心中却没有她,而她还是一个弱女子!
无独有偶,那年的3月31日晚上,在上海虹桥机场,一名留日归来的青年责怪母亲寄钱迟了些,将在机场迎接他的母亲剌倒在地,现场仅有一名外国游客施以援手,上海市民依然做了这起凶杀案现场冷漠的看客!
一座漂亮的城市,竟如此没有血性,闪射的是如同那摩天大楼玻璃墙上冷冷的光,这样的现代都市,其核心价值实在令人怀疑。碧华先生注意到,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如果上海的现代化仅仅是这些指标的话,无疑是个悲剧。以碧华先生的理解,现代化应是以现代工业、信息与技术革命为推动力,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标志,以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为着力点,从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转变,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思想等各个领域都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特别是文化、环境、思想等领域才是最高层次,这其中便包含一座城市的市民道德水准。如果道德沦丧,再高的摩天大楼,再多的GDP,又有何价值?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2010年成功举办了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人给世人的印象是精明、智慧,能办事,效率高……碧华先生希望上述几例仅仅是上海发生的偶然现象,生活在这个现代化都市里的人,应是充满了互相关爱的群体,一座向国际化大都市挺进的城市,她的形象不仅仅是夜晚浦东的璀璨灯火和一串串经济指标,更是她的综合素质树立起的高大形象。当这座城市每天都有危难发生时,大多数市民(无法要求所有市民)都能像公交女司机周卫琴那样舍己为人,具有爱心,这座城市才会让人感到温暖。
2014-08-20 15: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