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丁玲骨灰为何要迁出八宝山
在当代,凡名人或位高权重的人,逝世后以能安葬在北京八宝山为荣。但著名女作家丁玲,在八宝山安睡了28年之后,其骨灰于近日迁出八宝山,回到了她的故乡湖南常德。对此,人们不禁要问:110岁的丁玲为何要“回家”?
这得简要回顾下丁玲的身世与经历。丁玲本姓蒋,于1904年10月12日出生于湖南常德市临澧县一个大地主家庭,由于父亲过早去世,她从小受到思想解放的母亲的影响,1918年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1924年北漂到京城,四年间尝尽人间艰辛,直到1928年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她的命运才得以改变。1930年5月,丁玲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的主编,成为鲁迅旗下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左翼作家。1933年5月,丁玲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无论国民党当局对她如何威胁、利诱、欺骗,她都坚贞不屈。1936年9月她在地下党帮助下逃离南京,奔赴陕北,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热情欢迎,毛泽东曾在军用电报纸上为她写诗,称赞她“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这样一位曾经格外走红的女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却饱经磨难,1955年和1957年,丁玲两次遭受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错划为“反党小集团”、“右派分子”,下放到黑龙江垦区劳动12年,“文革”中又被关进监狱5年!打倒四人帮后才释放出狱,直到去世前两年才为她彻底平反,可以说,丁玲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奋斗的一生,苦涩的一生!
但故乡人民疼爱她的优秀女儿。1982年,当她还没有彻底平反时,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阔别64年的母校——湖南桃源师范学校,校方并没有顾忌她的“政治背景”,而是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优秀学生。两年后,与丁玲失之交臂的碧华先生分配到桃源师范教书,凝视学校办公室墙上丁玲与师生们的合影,心潮澎湃,立即在学生中成立了“丁玲文学社”,并请冰心老人题写了社刊刊名。
丁玲逝世后不久,常德市一批退休市级领导,四方奔走,筹措数百万资金,设立了“丁玲文学创作基金”,用这笔基金设立“丁玲文学奖”,成为中国市一级被中国作协承认的唯一以作家姓名命名的创作奖,至今已颁发九届,而且该奖已跨越市域省域,与丁玲曾经流放之地的黑龙江农垦农场联办。
而在海内外学界具有一定影响的“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至今举办十二次,其中三次应常德人民热情邀请而在常德举行。
故乡人民对丁玲的热爱,深深地感动了丁玲的家人,丁玲的亲属决定将1400多件丁玲生前遗物、文稿等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常德。常德人民面对这如此厚重的礼物,同样给予崇高礼遇:投资3亿多元,修建了占地450亩的丁玲公园,公园里修建有高规格的丁玲纪念馆、丁玲雕塑等标志性建筑。
八宝山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与曾经落井下石的一些人长眠在那里,不如回到故乡。2014年10月11日,丁玲回家了,家乡人民用一场隆重的骨灰安葬仪式、一场热烈的丁玲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一场第十二届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来迎接她。
如果丁玲在天之灵有所感知的话,她一定会被故乡人民的真情所感染。常德市第三届“百团大赛”在今年上半年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后,原本于7月举行颁奖仪式,但为了迎接优秀女儿丁玲回家,特地将颁奖晚会延迟到丁玲回家。晚会上,当中外学者看到以丁玲当年抗婚出走为题材编排的节目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属于世界的丁玲,就是从这块土地上成长的!
丁玲的骨灰盒
墓碑
丁玲的儿子蒋祖林、女儿蒋祖惠为母亲封墓
中外人士参观丁玲纪念馆
丁玲公园
根根丁玲事迹编排的节目《冰之抗婚》
2014-10-13 18: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