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媒体消息:国务委员杨洁篪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以下四点原则共识。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围绕着钓鱼岛主权争议,以及日本国内持续发生的诸如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防卫计划大纲等问题,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冷却,从曾经的战略互信,几乎走至战略对抗的边缘。这对于两国核心利益的维护、地区秩序的稳定,显然并无益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两国能够重开会谈,自然值得期待。
不过,对于中日双方达成的这“四点共识”,除了原则性的表述,似乎并无任何的新意。
比如,第一条、“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第二条、“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这两条的内容,无非是对两国过去的关系及未来关系发展的一种原则性重申,并无任何实际的内容。
再比如,第三条、“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这似乎涉及到当前两国关系紧张的关键,但双方用词的精巧,还是回避了实质性的主权争议。毕竟,这个所谓的“不同主张”只是“认识到”,而非承认争议。或者说,这只是一种外交上常用的淡化争议的模糊表述,但对于刚性的主权纠纷,这样的表述,显然并不具备实质性的意义。对中国而言,谈不上成功,对日本而言,也绝不是失败。
至于第四条的内容,“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这应该是四点共识中最核心的内容。或者说,中日双方用“共识”的方式,已重新打开了两国正式交往的大门。但未来双方究竟能就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显然也没有任何的触及。
其实,中日两国关系之所以会陷入僵局,有客观的因素,像许多的历史问题、钓鱼岛主权争议等,但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当下全球经济整体陷入危机。经济的不景气,容易导致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也容易诱发外部的冲突。可以想象,若是全球经济没有彻底好转,中日两国间的这种紧张关系恐怕很难得到真正的缓解。中日两国关系究竟如何发展,需要中日双方聚合更多智慧!
2014-11-07 06: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