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佛子岭水库那些冰封往事
Thursday, November 20, 2014 8:42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安徽省合肥市观看佛子岭水电站模型


【庆祝】佛子岭水库60周岁了 还有人记得建坝的那些冰封往事吗?


  佛子岭水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华东地区最早兴建的水库,也是我国一座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也是当时亚洲第一大坝。从1951年冬到1954
年冬,奋战3
年,竟能如期建成我国大地上从未有过的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不仅当时国内水工界诧为奇迹,就是国外专家也表示钦佩。



周总理深夜拍板定案

  为了根治淮河水患,拯救沿淮人民疾苦,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就决定治理淮河。佛子岭水库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程。1949
年冬,当时华东军政委员会在陈毅,曾山等同志的领导下,在上海成立了华东水利部。未几,华东水利部又在蚌埠成立治淮委员会,由曾山任主任,曾希圣、吴芝圃、刘宠光、惠浴宇兼任副主任,吴觉为秘书长,把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改为淮委的工程部,任汪胡桢与钱正英为工程部的正副部长。汪胡桢与钱正英、王祖烈等制订治淮总体规划,定名为《治淮方略》。在《方略》中始具体列出各山区水库的名称,佛子岭水库列名于正式文件中。


毛主席亲笔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治淮方略》经淮委各领导表示同意后,曾山同志特率领钱正英和汪胡桢在津浦铁路的列车后附挂专用车厢,专程去北京向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作汇报。

  当时周总理等领导同志都按战争年代的习惯于夜间办公。曾山一行乘坐的列车半夜到了北京,中央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和政务院的秘书即在车站相迎,同往中南海。周总理的办公室设在一所长有许多树木的院子里,一条通道直通北屋。汪胡桢一行先到中间的会客室,把《治淮方略》的图表铺在会议桌上,因示意图尺寸过大,桌上放不下,就铺在屋内的砖地上。既毕,秘书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就从西间屋子缓步而出,钱正英以非常清晰且有条理的语言,不看稿件向总理扼要作《治淮方略》的汇报。周总理细心谛听,又频频点首。周总理也俯身爬在地上细看图上的注字,并提出问题,由钱正英和汪胡桢一一作了回答。

  汇报毕,周总理说:“这个《方略》我已大体了解了,原则上认为可行,可让李葆华同志拿到中央水利部去报告傅作义部长,再叫专家们详细审核,由部下达正式的批示。”汪胡桢即收拾铺开的图表,连同《治淮方略》交给了李葆华同志,次日即返蚌埠。



国际先进水平的连拱坝苏联专家都不敢建坝

 


佛子岭水电站首届代表大会合影

 

  在佛子岭水库勘测工作告一段落后,汪胡桢就写出《佛子岭水库计划书》,推荐连拱坝的坝型。那时世界上连拱坝才出世不久,仅美国及非洲法属阿尔及利亚殖民地各有一个成例。淮委及华东水利部的技术人员对连拱坝都不敢发表意见,仅何家濂同志曾去美国见过这个坝型,对此计划表示非常赞成。

淮委秘书长吴觉建议由淮委在佛子岭召集一次专家会议,听听国内专家们的意见,让各级领导同志心中有数,好下决心。我当时就和吴觉秘书长拟定参加专家会议的专家名单,由他发电邀请,在名单中包括茅以升、钱令希、黄文熙、黄万里、张光斗、须恺、谷德振等。专家会议于1951
年11 月12
日在佛子岭工地的一所草屋里召开。因为有图纸与模型及工程量估算表、优缺点比较表等为助,专家们都很容易明了连拱坝在好、快、省方面占有突出的优势。在三天讨论后,大家几乎一致主张采用连拱坝的坝型,仅有二位同志提出了意见。

  建国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水库及拦河坝只有两处,一为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在四川长寿建的水电站,一为东北小丰满水电站。此外,正在设计中的除佛子岭水库外还有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该库中国专家原设计了混凝土拱坝,请教苏联专家后,以拱坝设计与施工艰难,苏联还未敢建筑拱坝,故主张改为土坝。佛子岭拟建的连拱坝,苏联专家也不以为然钱正英向曾山作专家会议结果的汇报时,也述及苏联专家的意见。曾山同志非常仔细地听了钱正英的汇报,最后果断地说:“既然中国专家对提出的连拱坝方案认为有道理、有把握,就应当相信中国专家,决定采用。”当曾山同志的决定由无线电传到佛子岭时,在工地的技术人员欣喜若狂。



建坝大军最多人数近2万

 


水库建设现场

 

  因为预计这个工程需时三四年,而且大别山中盛产毛竹与松杉,故决定利用这些材料建成草屋供居住用。当时所建草屋都用毛竹为屋架,上铺稻草,用涂泥的竹笆为墙,内嵌木门与玻璃窗,以三和土为地坪,可以说是节省资金艰苦创业了。

  大别山区的淠河上游的农民见治淮需要建草屋的毛竹和松杉木,纷纷按规定结筏子成群地送到佛子岭工地。霍山与六安的农村也把新割的稻草、新编的芦席用牛马大车拉到工地。六安工会派出竹木工匠到佛子岭日夜不停地包建草屋。因此,不到一个月,一座由草屋组成的新都市已在佛子岭建成了。有了这许多草屋,水库建设大军,包括干部、工人大学毕业生及少数职工家属,一到工地都有了住所,同时在这新都市里由国家设立了银行、新华书店、邮局,乡镇个体商民也来租房开设饮食店及杂货铺。

  佛子岭的公路一通车,佛子岭的建设大军纷纷从四面八方汇集于工地。其中有六安干部学校来的100
多名干部,从淮委及工程部调来的干部数十人,从上海交大、同济、复旦三校与杭州浙江大学、南京工学院来了许多应届毕业生。1952 年5
月由解放军改编的第一水利师数千人也由马长炎师长,张雷平、徐速之政委带领来到工地。加原在工地的职工、民工及竹木匠,逐渐使工地充满生气,到处可看到一群一群的人,民工来自霍山县和阜阳县,最多时参加施工的人数达18900人。把佛子岭工地变成了大别山中崛起的新都市。



“连拱坝好,中国工程师了不起”

 


大坝建成后放水

 

  拦住淠河的佛子岭连拱坝,从1952 年1 月9 日破土兴工,到1954 年6 月6
日最后立方米混凝土浇筑到坝顶,所耗时间只880 天。这个大坝的工程投资为3800
万元,工作一丝不苟,故工程质量也很出色,坝成以后就经受住洪水与地震的考验。1969 年7
月连降暴雨,洪水骤涨,库不能容就漫过坝顶,最大漫坝水深1.08 米,历时25 小时15
分。但事后检查大坝坝身丝毫未受影响,可见大坝的设计与施工都是高质量的。

  大坝施工时,设备很缺乏,有的只有用于多层房屋建筑的一些设备,需要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木材都缺少大量供应。而且进行佛子岭水库建设时,我国正在进行抗美援朝的战争,美国及其盟国对我国实行封锁与禁运;在国外留学的科学技术人员被严禁返回,技术书籍与报刊不许入境;施工机械不论大小都在禁运之列,佛子岭工地首当其冲,受害最烈。苏联及东欧国家都是和我国友好国家,但直到佛子岭开工之后,专家、技术资料及新型施工设备才源源来到我国,这时佛子岭大坝的设计与施工准备都已完成,来不及充分利用。

  因为有了上述原因,佛子岭的围堰建筑、清基、开挖引河和最后拆除围堰与还土,主要用的是人力。由霍山、六安、阜阳等地派来了大批民工。因为这些地区土改工作已完成,农民都想在自己的田地上努力耕种增加生产,为了佛子岭水库建设的需要,他们做出了重大牺牲与贡献。在佛子岭浇筑混凝土时,震捣器还未传到我国,一般混凝土浇注到模板后只用铁震捣,使搅拌时夹进去的空气析出,不但非常费工,而且质量较差。插入式震捣器初到佛子岭时,即使由上海市工会为佛子岭物色的最有经验的技工,也不识为何物。佛子岭连拱坝建设一开始,上海国华机器厂照样本仿制。国华厂因样本中只有震捣器的外形,弄不清内部结构,无法制造,就派人到香港市场上购买样机,国华厂因此就成为自制风动震捣器的第一家工厂,佛子岭工地成为使用震捣器的第一个工地。

  1954 年10 月,佛子岭水库胜利竣工,11
月第一台机组安装完毕,正式发电。一个钢筋混凝土大坝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出现在大别山里,在当时国内水利工程界都惊为奇迹,就连国外同行如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院长也伸出大拇指说:“连拱坝好,中国工程师了不起。”

 

 


大坝建成后,刘伯承视察佛子岭水库

     

2014-11-20 08:39: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bfac9d0102v86l.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