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知名大学华人学生比例高已经不是秘密,像多伦多大学、UBC大学这样的巨无霸超级学府,更成为一眼看上去清一色华人子弟的天下,这些华人子弟包括中国留学生,更多是加拿大本地生长的中国移民后代,其中不乏中小学在中国上了一半然后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的。
在课堂上,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学生都庆幸随父母来到加拿大,描述起中国的教育都充满了不愉快的回忆。他们的父母有的却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孩子是小题大做。
一个男生在中国上了一半中学,然后又来加拿大上了一半,随后在这里入大学。他写道,在中国上中学时候,还要写政治化的作文,至今还记得什么“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口号太多,现在回忆起来真觉得荒唐可笑。这让人想起来更早些的中国学生作文里写道,“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沐浴下,我这一年又长高了两公分。”幼儿、儿童、青少年都要接受如此这般党八股的洗脑,一旦随父母移民,他们比自己的父母融入北美社会更快,所以反洗脑的过程也比父母更快。
另一个女生则是国内小学上了一半,然后随父母移民多伦多。她作文里写道:“在中国上小学时候,老师通常在班上宣布考试最高分,然后把分数最低的学生姓名、分数都公之于众,然后批评一番。”她幼小的年纪心灵上就感到很大的冲击,觉得从小学开始中国人活得就没有尊严。到了加拿大,如果有老师敢这么做,学生会集体投诉,老师也饭碗不保。然而,有的中国学生家长却认为公布和批评分数最差的学生是对他们的一种鞭策。但是,如果这种鞭策的方式是剥夺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那么这种鞭策就是精神的虐待、道德的缺失、人性的泯灭。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也许有的人会辩解一番,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无法辩解,那就是中国父母把子女送到北美读书的人趋之若鹜,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子女中小学时候就把他们送出来留学,这类学生被称作是“小留学生”。
也有的人说,为什么中国人都以骂中国(社会弊端)为乐,为什么不多看看这个国家美好的地方?这种说法在国外叫做“victim
blaming”,即对受害者的无故谴责(比如,妇女被强奸了,却要谴责她穿得太过性感)。不好,还不让人说,还要让人多看看“美好的地方”,这不是一种强盗逻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