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少年的法治天赋
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打小就得培养灌输,中国人的基因里,最缺的就是这一款。
西汉长安人张汤,自幼喜欢法律,对司法审讯办案有着特殊的兴趣,生来知道依法办事。
一天父亲外出,留年少的张汤看家。不知是他丢盹打瞌睡还是出去玩了会儿,等父亲返家归来,发现房檐下窗户台上晾的腊肉不翼而飞了。父亲归罪张汤贪玩不精心守家,揪着耳朵来到院子里,用皮鞭狠狠地抽了他一顿。
挨揍的张汤很不服气,他决计要查清真相,抓住盗贼,依法处置,还自己一个清白。小脑瓜子经过一番缜密分析梳理,初步判断,家中腊肉不会是人偷的,八成是老鼠给叼走了。
按照这个侦破思路,张汤先在自家的房前屋后选找到老鼠洞,然后抱来柴火点燃,愣是把藏身洞中的老鼠熏晕,灰头土脸浑身乏力地自个儿爬了出来,束手就擒。接着,张汤挥舞锄镐挖地三尺,找到了老鼠尚未享用完的腊肉。
一手提溜耗子,一手拿着剩肉,来到厅堂,张汤像模像样地开始了一场庭审。
传唤嫌犯!——奄奄一息的老鼠瘫卧到地上;
呈上赃物。——留有老鼠牙印的腊肉搁到案头。
张汤法官、公诉人一身兼,提笔写了一篇诉状,作了有罪陈述;又替嫌犯老鼠拟了一份口供,对所犯盗窃罪供认不讳。“鼠”赃俱在,案卷齐全,铁证如山,张汤当堂宣判:“具狱磔堂下!”判处死刑,就地立即执行!宣读完,张汤拿过菜刀,在厅堂亲手肢解了老鼠。
张汤的父亲任职长安县丞,方才儿子一本正经审判老鼠的全过程,他偷偷站在窗外全看到了。见嫌犯已伏法,老父亲笑眯眯地推门进屋,摸了摸儿子的头,要过诉状和判决书等一摞案卷,仔细看了又看,惊奇地发现,小家伙的文辞笔力,毫不逊色于县衙公干多年的法官。喜悦之余,父亲暗自决定,看来这小子是块干法官的料,将来得让他多读读司法律令一类的书。
张汤果然没辜负父亲的期望,没浪费自己的天赋,在汉武帝手里,一直干到了御史大夫,相当于中纪委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监察部长三个人的活。
2014-11-11 02: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