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姜文是中国内地影坛最有个性的大导演,因为他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导演,姜文的特立独行并非是他独有的,但他的风格化作品却是用上亿元投资拍摄完成,这一点就足够吸引大众的瞩目,《一步之遥》就是这样奢华包装的“姜文作品”,他不是一部能够简单用“好看”、“不好看”来形容的电影。
另外,这部电影为什么叫《一步之遥》?导演不亲自解读的话,可能很难有标准答案,笔者的揣测可能是喻示片中人物马走日(姜文饰)生与死的距离只是一步之遥,或者马走日与完颜英(舒淇饰)的爱情也是一步之遥,总是差那么一步,就是没能修成正果。
一部献给电影的电影
《一步之遥》一开场,就是对《教父》的致敬。从台词、灯光、人物、服装、布景等等的一切,就会让人看到在模仿致敬《教父》。就连姜文一开场的念台词嗓音都是模仿了马龙·白兰度,看这么一小段,大概就能想到了,姜文这次在致敬欧美的经典电影。
每一个拍电影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爱着电影的,在《一步之遥》中,姜文把对电影的爱给彻底放大了,整部电影可以说是他的一个有关电影梦,在拍电影的同时,也在回望过去的电影时代。影片中的剧情主线实际上不是凶杀案真相,而是把马走日被枪毙的过程拍摄下来,这样就完成了武六(周韵饰)执导的伪纪录片式电影《枪毙马走日》。
一部电影中在讲述拍电影的人和事,这样题材的作品并不罕见,但姜文的切入点在于《一步之遥》和《枪毙马走日》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影片取材于1920年发生在上海的阎瑞生案,案件的内容就是阎瑞生对舞女王莲英谋财害命,因为阎瑞生和王莲英都是上海的“闻人”,这起案件很快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当时就被改编成电影和话剧公映,影响极大。
140分钟来完成姜文的玩心和野心
在《一步之遥》中,姜文用14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这个艺术化的“阎瑞生案”,片中的马走日和花域总统完颜英对应的自然是阎瑞生和王莲英,姜文还在影片中很复古地用到了黑白4:3的画面片段。
姜文并没有着力在马走日如何要杀完颜英的问题上,他的着力点其实在于武六和马走日怎么合作完成电影《枪毙马走日》,而且在片中,马走日电影一拍完就要真死,大家都觉得这《枪毙马走日》真是绝了。
影片中对于电影的致敬不仅仅局限于《教父》的模仿、拍电影的故事主线,在很多段落上都有对旧时电影的复古之情。开场不久后的歌舞片段,这段歌舞显然是对好莱坞黄金时代歌舞片的致敬,这里也邀请到了美国的编舞师和舞蹈演员加盟;中间段落的《枪毙马走日》片段,黑白画面和默片的字幕,当然是对1920年代中国电影的回首;马走日回忆和武六在海边的初次相遇,沙滩场景和服装设计都在回望的欧洲电影。
《一步之遥》中的姜文玩心和野心都不小,这部影片也完成了他对自己电影梦的构想。
姜文
王朔=话痨?
《一步之遥》是发生在上海的故事,但片中京片子浓郁。为何?片中的主要人物马走日、项飞田(葛优饰)、完颜英都是北京(北平)人,他们从北京来到上海发展,一口京片子是免不了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要有北京人特有的语言幽默,这就必须要有一位北京编剧来完善,这就王朔的工作了。
姜文和王朔最著名的一次联手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影片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姜文自编自导,影片中保留了王朔的文学痞气,同时还加入了姜文的少年时代记忆,一次经典的合作。
《一步之遥》台词的密集程度堪称姜文电影之最,很多调侃和隐喻,密集的对话滴水不漏,很多台词都能引发观众的会心一笑。姜文把一件凶杀案拍成了一部荒诞喜剧,带有爱情、还带有幻想。这样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可以看做是姜文的一场豪赌,在2014年的贺岁档,《一步之遥》带给观众的是各种意想不到。
2014-12-19 01: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