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令计划腐败案暴露之后,媒体起底这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显赫家族:曾为大内总管,后任中央统战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令计划,妻子谷丽萍,曾担任“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副理事长、总干事;兄弟姐妹四人中,除大哥令方针早死之外,二哥令完成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其妹令路线担任运城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妹夫王健康担任运城市副市长。其弟令完成任央企下属企业中国华星汽车贸易(集团)公司总裁。中国宋代有五大名窑:分别为:钧、汝
、官、 定、
哥,正式开创了烧制实用器皿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嘿嘿,令狐野夫妻莫非是官窑,是专门烧制官员的行家!
近日,媒体又暴露,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许爱民一家四位政协委员。如果几个主席副主席都是这样,江西省政协会议将要变成几个人的家族会议。
其实每一个贪官,都有鸡犬升天的道行。谁清谁贪,局外人难做判定,家族世袭,权力固化却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不信?查一下科长以上的实权派人物,哪一个子女能像胡·耀·邦总书记的哥哥那样,在家里当农民任村民组长!敢放胆断言,没有几个!这当然同中国现行的官吏遴选密不可分。要认识目前中国官吏遴选居于历史上那个阶段,须洞悉历史上官吏遴选制度的演变。
从轩辕黄帝始,中经颛顼、帝喾、尧、舜、禹,直到夏商周三代,一直是尊亲合一的遴选制度,即皇帝国王叔伯、兄弟、子侄们鸡犬升天担任国家和地方要职,偶尔引进几个贤能,诸如常力、伊尹、傅说、姜尚等几个。春秋时期,近亲繁殖的弊病越来越明显,故而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这是对尊亲合一官吏遴选制度的挑战!之后,举荐制度逐步兴起,虽然尊亲合一制度依然残存,但是仅只是举荐制度的辅助。东汉末期,举荐为门阀世族所操纵,他们左右着乡闾舆论,使举荐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做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歌谣,就是对这类腐败的讽刺。原因无他,因为举荐的权力,掌握在少数官员的手中,“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全在他对你印象,更多的是你对他的使用价值。三国后期,在陈群的建议下,曹丕实行九品官人法(也称九品中正制),即将考察使用的对象划分成三等九级,量化管理。东晋时期,九品官人法造成严重的门阀制度,因为量化管理中有出身背景一项,从而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官吏被豪门垄断,依然是近亲繁殖,品质退化难以避免。从隋朝隋炀帝开始,废除九品官人法开科取士,考试成绩是唯一标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此制度延续了一千二百多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科举是无可替代的官吏遴选制度。虽然较之之前的尊亲合一、举荐、九品官人法优越很多,但是因为考试只能保证考试时刻的学识教养,无法克服官员手握重权之后的腐化堕落。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历史的结束,国门被打开之后,先进的知识精英看到西方列强民主选举官吏的优越性,以康有为为首的变法派提出“废科举,兴学校”主张。在此之后,民主选举制度磕磕绊绊地在中国起步。小孩子都曾尿过床,一种新制度兴起,比抓养孩子艰难许多,从曹锟贿选,再到国民党1946年在大陆首次选举,也闹出“一张选举票,一碗牛肉泡”的大丑闻。一句话,北洋军阀、国民党都在尿床,以至将屎拉在了床上!
由此看出,中国特色的官吏遴选,经历了尊亲合一、举荐、九品官人法、科举等四个阶段,之后学习西方,经历了笑话似的民主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官吏遴选虽然采取了选举方式,本质上还是举荐制度的延续;目前的官吏遴选,很大程度上,已经倒退到尊亲合一的原始阶段。这样的制度,无法带领十三亿民众完成既定目标,更不能适应历史的发展。
没有人将尿床的孩子扔到大街,因为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希望,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
2015-02-17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