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诗云:前宅后园廊元港,楼张燕翼点鸳鸯。
寒窗未必奇丹陛,耕读传家四季长。
耕乐堂在同里上元街127号,解放初曾作过社会福利园,是同里游联票上的十个景点之一,系省际太湖风景区同里八景之一,现为吴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前宅后园,我把此篇归入到古典园林的栏目中。耕乐堂始建于明代,原是明代处士朱祥的宅第,占地3800余平方米,(一说4268平方米合6亩四分),保存完好。现耕乐堂的大部份建筑都是清代咸丰与乾隆年间翻修、1998年整修过的,不过总比民国的要老了。
此宅坐西朝东,门前就是上元港(河名)。共三进,每进之间为天井。进门第一进的砖雕门楼上的题款是“乐善家风”,一、二进之间的砖雕门楼上的题款为“耕乐小筑”,二、三进之间的砖雕门楼题“耕读传家”,最后一座砖雕门楼四字为“竹苞松茂”。宅内天井的腰门、楼台间小院短墙的通道门,除月亮形外,还多见花瓶状、花瓣状与葫芦状,不无别趣。
花园取耕乐两字名园,耕乐,亦为朱祥之号。园内有池塘一个,不大,然布局很紧凑。池边有白皮松一株,已入名木古树名单。环绕池塘一圈风景最好。园中印象最深的建筑有燕翼楼、鸳鸯厅、环秀阁等。鸳鸯厅的介绍牌上谓之:“厅贴水而建,老少坐于厅内一耳听涓涓流水,一耳闻南戏台丝弦齐奏其乐无穷”,真隐士之雅趣也。
性格使然,我没有收集古董之雅趣,故在游览古典园林时,也同样更关心庭院风光。更是一天中要游遍十个景点,难免匆匆。且初次到,恍若还分不清东南西北,故不能如介绍苏州园林般有方位感。片子只将所见之精要与大家分享,在此需说一声请大家见谅的。
末了,摘百度得的文字两处并一小节如下:“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史载,朱祥曾经因为协助江苏巡抚周文襄公,修建澹台湖上宝带桥立下汗马功劳,抚衙授予他官职,偏偏朱祥不愿为官,宁可辞官归隐故乡。
甫过门厅,返身见一砖雕门楼,四字为“乐善家风”。站人处便是门外上元街了
楼厅是传统的三开间朝南带东西厢房。图为在楼上西厢房上隔窗望东厢房
末一进外天井的出口处建半亭一座,题款“风和”。瞧,视线中还有两个花瓶状的腰门
宅楼西侧有一条幽幽深深的陪弄直通花园。左边墙中之龛是放灯用的,陪弄中共有八个
三友亭,大约是取岁寒三友之意境,彰显隐士之志向。在鸳鸯厅南,兼作戏台
后园中有池塘,池塘四周湖石环列。图中桥的后面为桂花厅,右为鸳鸯厅
与鸳鸯楼隔池相对的是环秀阁,建于水上。有八根柱将其支起,如水上浮舟
2015-02-17 08: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