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澳洲行走21—–壮美大洋路
Tuesday, March 31, 2015 1:03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到墨尔本旅游最不能错过的地方就是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大洋路是大家公认的世界上最美的海滨

公路之一。这是一段在
在悬崖峭壁中间开辟出来的公路,正式的起点是托尔坎(Torquay),终点是亚伦斯福特(Allansford),全长276公里。大洋路沿途奇景迭出,几乎不到一公里就是一处绝美风景。巨大的岩石巍峨耸立在海上,各具风采。植被茂盛的海滨,群鸟飞舞、碧海蓝天,夕阳斜照,美不胜收。

为了有时间在大洋路上好好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等不及酒店前台上班,把房门钥匙卡交给酒店保安,就开车上路了。我们的第一站是位于墨尔本西南大约76公里的吉朗(Geelong)。吉朗是维多利亚州仅次于首府墨尔本的第二大城。位于菲利普湾西端的科里奥湾内,人口大约20万。1849年始建。为全国最大的羊毛集散地和毛纺织工业、肉类加工工业中心。这里也是著名大洋路的入口。

由于出来的时间早,所以路上的车并不多。大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路边出现了一处美丽的海湾。从这里再向前走不远就是吉朗了。

这是一片非常宁静美丽的小港湾,水面碧绿而且平静。如果你不了解地理,一定会以为这是一片内陆湖。

岸边是一片精心设计的花园,花园里的雕塑充满童趣。

岸边配置了烧烤炉和桌椅。唉,早知道就不在酒店吃早餐了。在这里享用早餐该多有情趣呀。

尽管这里风景如画,我们依然不敢多停留,稍微休息了一下,就继续上路了。

为了赶路,我们并没有进入吉朗。而是沿着吉朗西边的大路一直向南,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洋路的入口托尔坎(Torquay)。

尽管还没有正式进入大洋路,但是岸边的风景已经美不胜收。为了让游客们尽情欣赏巴斯海峡的壮观和美丽。公路每隔一段都有这样一处可以停车的观景台。每处风景都让你依恋。这就是自驾游的好处。每当看到这样的地方时,我们都会停车下来。


这片郁郁葱葱的海岸也是
大洋路吸引游客的观光胜地之一,叫做安格尔西野地。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在这片岸边丛林里,生长着162种当地特有植物。




1983年2月这里
发生过惨烈的火灾,许多专家认为大洋路的安格尔西再也无法恢复旧日自然景致了。然而,仅仅在几年之内,原本是一片荒芜的焦土上,已经焦黑的残干又冒出新绿,海岸迅速恢复了往日生机,甚至连绝迹多时的植物也重现人间。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事实上,许多澳洲植物经过进化演进,都具有火后余生的特异功能,其中甚至有许多种类,如山梗菜、WallflowerOrchid等,趁大火烧尽一切竞争者之后,赶紧在大洋路占地为王,迅速在大洋路岸边扩张族群数量。大火后的灰烬加上雨水的浇灌,进一步成为植物的营养。


奥特维角灯塔是澳大利亚最古老,而且保存完好的灯塔,早期的澳大利亚移民在经历数月的航行,只要看到这座灯塔,就看到登陆的希望。


登上澳大利亚大陆最古老的灯塔最高层,站在90米高的塔顶部,俯瞰狂野的南大洋,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悲惨沉船事件发生在这一与世隔离而崎岖的海岸线上。博物馆内设有早期的电报塔和雷达站。



灯塔下面有条小路可以直达海边。


站在这里可以领略巴斯海峡的奇特和壮观。


站在观景台上向南望去,大洋路上弯曲的海岸线,隐藏在绿树丛中的村镇,无限美丽,尽收眼底。蔚蓝色的海面上,白色的海浪有节奏的冲刷着金色的沙滩。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妙感觉,用一句心旷神怡来形容似乎远远不够。


近处可以看到是大海经过亿万年雕塑的岩石。岩石的金黄色与蔚蓝的海面行程鲜明的色差,给人与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

向北看,一块独立的岩石,已经被大海无情地与大陆分开。但你看那巨石,依然向陆地母亲伸出一只手,非常依恋,不愿离开。因为它知道,未来等待它的命运是化作这片海洋中的一颗沙粒,但是它没有选择。只能服从大自然的安排。

 开车继续上路,路边的山崖上有这样一处酒店。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设计,我猜想,住在这里的价格应该不便宜。


这就是位于
托尔坎大洋路的路口。几乎所有路过的车辆都会在这里停下来,参观并留念。



 入口处的雕像和图版向游客们讲述了当年建设大洋路的历史和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英国归来了大约5万名澳洲士兵。由于当时国家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政府处于非常困难的状态。

 为了恢复澳洲的经济,解决大批退伍军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英雄们,从1919年澳洲开始修建这个沿海公路。  经过3000多建设者(其中的大部分是退役军人)的艰苦努力,1932 年从吉隆到坎贝尔港长达180公里的海滨公路正式建成开通。


在英语中,人们通常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称为“Great War ”。这条路又是由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修建的,所以这条公路建成后,被正式命名为“Great Ocean Road”
, 翻译成中文就是大洋路。



   
 从大洋路入口处,继续前行,就进入了公路距离大海最近的一段。从这里回望大洋路,蜿蜒着,转过山崖。


   
 这个美丽的海滩叫做阿波罗湾。

阿波罗湾海滩的沙子非常细腻,踩上去感觉特别柔软。

但是我们去那天海上的风很大,被风挂起的细沙打在脸上的感觉不太舒服。于是赶快逃离。

阿波罗湾的这个小镇就是阿波罗镇。大洋路穿镇而过。


路边汇集了众多的餐厅,咖啡厅和小酒馆。为那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了一个吃饭休息的条件。


小镇里的设施特别齐全,还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场。

一个看上去也就是3岁左右的小男孩,在没有任何人保护的情况下,自己在这种极限运动的场地,骑着小车,上下翻飞。让我们这些爷爷奶奶级别的老人看直了眼。大家感慨万分。想想中国那些上了小学5,6年级的学生还需要爷爷奶奶们接送上学,还需要家长帮助背书包的中国孩子们。我们真的为中国的未来担忧。在澳洲旅游,在机场,那些自己拉着行李的孩子们到处可见。有些孩子年纪也就与这个骑车的孩子差不多。还有些孩子,不仅要管理自己的行李,还帮助父母到回转带上取行李。与这些孩子相比,中国的孩子们,将如何参与未来在地球村里的生存竞争?这其实不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中国家长们必须从现在就思考的问题。


从阿波罗湾景区继续向南,就是吉布森阶梯(Gibsons
Step)景区。


吉布森阶梯
是一处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86级阶梯,可以从悬崖顶部通向海滩,相传这座险峻的阶梯最初有当地的土著人开凿,后来经一位叫休·吉布森的早期移民修葺完善,成为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样子。

   
 我们也和大家一样,顺着阶梯,走下悬崖,到海滩上欣赏美景。

这里让人感叹的,不仅仅是海中巍然耸立的巨石,还有壮观的海浪。在网上有网友说,大洋路上有一处海滩是冲浪天堂,不知道是否就是这里。


水中,似乎有人在玩冲浪。无论如何,吉布森阶梯下的景色都值得您费力爬86级台阶,下来看看。



沿路再往南走,接近坎贝尔港(port
Campbell)
时,就是大洋路上最著名的“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



十二门徒石 (Twelve Apostles) 是一组穿出南大洋水面巍然耸立的巨型岩石,是坎贝尔港国家公园
(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 的中心看点。


 
 最著名的是“十二使徒岩”
(The Twelve
Apostles)
,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人们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他们。


     
    
   
  

今天我们看到的十二门徒石已经只剩下7个,一些在海浪的作用下已经倒塌了。这个著名的景观的形成,源于海水对石灰岩悬崖的侵蚀。在过去的
1000-1200万年里,南大洋的风暴和充满爆炸力的大风,慢慢地侵蚀着这些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在悬崖上形成许多洞穴,洞穴逐渐变成拱门。当拱门坍塌后,这些高达45米的巨石就被从大陆岸边分离出去。


日出和日落时分是观赏十二使徒岩的最佳时机。



夕阳打在巨石和海面上的光影非常漂亮。

在观景台北面的海面也有一处非常壮观的景色。让我困惑的是,这12门徒,是否应该包括这两位呢?要不就算上倒坍的那个,怎么也数不到12个呀。
   
  



在离开大洋路时前,我们留下一张合影。能和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好朋友一起旅行,是非常难得的愉快经历。值得大家记住。

   
 大洋路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其实远远没有结束。Loch
Ard Gorge是另一处非常震撼的奇景。



在十九世纪,巴斯海峡是为补给船只和运送罪犯或移民到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殖民地的一个主要的航运通道。可惜在这崎岖荒凉的海岸,海上经常浓雾弥漫,风大浪高,缺少灯塔,使得航行极为困难、充满危险,很多船只在此沉没。
最有名的是洛克阿德号(LochArd)在此沉没,洛克阿德大峡谷由此命名。187861日一艘名为“Loch
Ard
”的英国移民船在开往墨尔本的途中触礁遇难,52人死亡,只有2人生还。后人为了纪念这些遇难者,将这个地方起名为“Loch
Ard
”。

在景区的入口处,我们看到一张导游图。我们发现,如果要步行走完整个景区大约需要2个多小时。而此刻,夕阳已经西下,而我们还要在天黑前赶到我们今晚的驻地芒特甘比尔(Mount
Gambier),所以,我们只能参观一下景区最经典的区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洋路如果好好游览的话,最少需要两天的时间。

此刻,我们正站着峭壁的顶端。


我们顺着铁梯下到了峡谷的底部。


两侧的悬崖笔直,峡口窄,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地理风貌。

尽管峡口处白浪滔滔,里边的沙滩却非常的平缓和细腻。

在景区里,我们还看到了这样一块图版。上面讲述了那次海难中的两名幸存者Tom
and Eva的逃生故事。Tom
在一个被打翻救生船上,被海浪送进了这个海峡,在这里他听到了Eva的呼救,并拼死把Eva救上了这片沙滩。当他们醒来后Tom奋力爬上悬崖,寻求帮助,最后死里逃生。

更让我们不解的是海岸一侧山崖上的巨大的钟乳石。完全颠覆了我对钟乳石知识的认知。我们过去看到的钟乳石大多数都是在山洞里,千百万年的含有丰富石灰岩矿物质的水滴慢慢形成。那么这里的钟乳石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个可不是伦敦桥。大洋路上的伦敦桥比这个拱桥要大很多壮观很多。

但是,这个桥却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是如何把巴斯海峡坚固的海岸一点点雕铸成十二门徒那样的杰作的。

海浪以巨大的力量,千百次冲刷。一点点地在山崖下掏出巨大的洞穴。

洞穴最终穿孔,形成漂亮的拱门。

随着岁月的流逝,海水和海风的共同努力,把拱门扩大,直到有一天,拱门再也撑不住了,坍塌了,就像1990年伦敦桥发生的情况一样。一个独立的海上门徒就这样形成了。

这就是伦敦桥今天的样子。

1990年之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所以起名为“伦敦桥”。在19901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大自然塑造的景观有一种人工无法比拟的神奇。

 

明先生还给我们讲述了关于与伦敦桥倒坍有关的另一段八卦。当年伦敦桥桥的那一段断裂时,把一对男女留在了桥的残存的一段。当桥塌落后,当地警方出动直升机才把他们解救回来。从而成为当地的头条新闻。问题是,这是一对地下情人,那个男人是有家庭。当然随着伦敦桥的倒塌,还有一个家庭的破裂。伦敦桥带给我们的故事让我们唏嘘不已。

  

对于大多数专门游览大洋路的游客来说,大洋路的游览到此就基本上算结束了。而我们必须继续前行。因为我们要去的芒特甘比尔(Mount
Gambier)还在前面。

我们的车沿着海滨继续行驶。到达波特兰(Portland)时,公路开始转向陆地方向。就在车即将转弯的一瞬间,回望海面,突然发现在正前方的不远处,有一片和12门徒景区特别相似的风景。我们立刻停车,迫不及待的跑到岸边。


在我看来,这片景区的风景一点都不亚于12门徒景区,海中的岩石甚至比12门徒更加壮观。只不过,我们来的时候,阳光已经完全落下去了。光线太暗了,影响了观赏的视觉效果。

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块介绍景区的标牌。我们知道了这里叫做Bay of
Martyrs。时间太晚了,我们必须要赶路了。再见了,美丽而壮观的大洋路。朋友们,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到这里,我建议大洋路的参观最好安排两天。大洋路的美景真的值得多花些时间细细欣赏。

      
明天就是2014年圣诞节了,再次对一年以来一直关注我,支持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愿我的博文给大家带来圣诞平安夜的快乐。

     

2015-03-31 01:00: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jyc.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