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现在有句流行语,“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意思就是做事情特别是经商买股票什么的,要学会借势,一旦能立足于迅猛飞涨的大环境,不论做什么都能成功——猪都能飞上天嘛。
当然,在《速度与激情7》里没有飞上天的猪,飞上天的是车,一会儿玩人车一体的伞降,一会儿在中东大厦间不停的飞跃,反正人没事,车也没事——可怜啊,人车一体的伞降是道世界性难题,20世纪末俄军、解放军等极少数国家的空降兵才初步掌握这一技术,在电影里,几辆民用车改吧改吧,就嗖嗖的往山林间扔了,而且准确率高达100%……
当然,这样说就矫情了,本来就是飙肾上腺素的嗨片,找bug有意义吗?没意义,娱乐嘛,基本的商业类型元素在,就够了。对《速度与激情7》来说,在中国大陆首日就破4亿的票房记录才是其得以被讨论的根本原因——这一记录在中国电影产业史乃至世界电影产业史上树立了新的神话,令业界口瞪目呆,当然此片在北美等其他影市的表现也不错,但远没有中国大陆的表现这么夸张。要知道,4月可是标准的票房淡季。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本文的“中国”主要指“中国大陆”)观众为毛对这部影片表现出如此异乎寻常的热情?品牌效应?没那么强,虽然拍了7部,但前几部根本没在大陆上映,积累的粉丝群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变形金刚》比;明星吸引?远谈不上,片中的一干人等根本达不到好莱坞一线的标准(包括保罗·沃克,愿他在天堂安息),他们在国内的认知度也不高,很多人根本分不清那几个肌肉光头谁是谁;场面刺激壮观?只能说还行,中国观众见的好莱坞大制作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宇宙大战都见怪不怪了,还稀罕这几辆车?故事打动人心?这个嘛,基本的人物情感是在的,该有的起承转合也有,但对大多数观众来说,除了片尾致哀沃克的桥段让人心酸,恐怕大多数时间这部电影就是不走心的打打打——再次强调,大多数中国观众没有向沃克致哀的情结,只有少数熟悉好莱坞的影迷能知道他是谁,而且,虽然我们不能说是恶意消费,但沃克的不幸离世事实上的确给影片的营销助了澜。
内因永远是主要方面,《速7》的票房神迹,还是要从中国影市自身找原因。当然大前提就是中国票房的井喷式增长——2014年增长率破30%,已成世界第二大电影票仓,在北美市场下跌5%的情形下,其表现十分亮眼。而进入2015年,国内第一季度的票房增长率就超过41%——所以,不折不扣的票房龙卷风已经正式登陆中国影市。而2014年贺岁档、春节档的票房虽涨幅不小,但《太平轮(上)》《一步之遥》等贺岁大片远未达到观众预期,《天将雄师》《狼图腾》《钟馗伏魔》等春节大片又过于沉重,唯一的热点喜剧片——也是同档期票房最高的——《澳门风云2》根子里还是港片,不能满足亿万大陆观众爆笑合家欢的需求,情人节等传统热档的影片也是差强人意,再加上国产片保护的措施,外片稀缺,中国观众的庞大观影需求一直再被压抑着,终于憋到了《速7》这个突破口——这很像《泰囧》爆棚的情景:《一九四二》《少年派》的残酷主题给中国观众们的娱乐需求做足了前戏,于是,《泰囧》神话应运而生。
归根结底,还是国内影市的供给远远落后于中国观众们迅速增长的观影需求,在市场未能充分开放的环境下,《速7》这样的好莱坞重量级B级片便成为国内影市的解渴法宝。而《速7》的表现也预示着中国影市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银幕数激增、电商O2O猛推的助力下,年轻的中国观众们初步养成了影院消费习惯,在这股票房龙卷风的席卷下,动辄几亿的国产片票房已经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了——《速7》的标杆就树在那里。
从内容上来看,《速7》也正好迎合了中国新一代年轻观众们的普遍审美趣味。我还记得《等风来》那会,就有人不看好其票房,问及原因,答:“等什么啊,现在中国人什么都要快,是等不得的!”正是这个道理,中国正处在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在全社会一门心思往前冲的高铁快车道上,必然会有浮夸、躁动的集体审美心理——《速7》里的飙车桥段正像是一个绝妙的心灵映照,片中的飞天汽车跟手撕鬼子在美学实质上是一样的,但“洋气”“酷炫”的包装让这种《古惑仔》式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变得吸引力十足——既然香港电影也有过这个时代,那大陆后来跟上,不也暗合中国人的集体文化心理?而且,《速7》全片贯穿了洋溢着青春荷尔蒙的都市摇滚节奏,相较而言,国产片要么显得老气横秋,要么一股子“农业重金属”味道——前者一字记之曰“老”,后者一字记之曰“土”。
而跟以往那些好莱坞科幻大片、超级英雄大片比起来,《速7》一来没有那么大的文化距离——中国是没有大众科幻文化土壤的,外星人宇宙大战机器人这些东西,大多数观众当纯粹的视觉奇观来看,而《速7》简单的古惑仔组队打坏蛋、兄弟义气血亲复仇这些剧情设定,可以深入“小镇青年”的观影心理而完全无障碍(此处绝无歧视之意);而超级英雄大片更是建诸在美漫文化基础上,国内的漫画文化主要受日本影响,无法跟北美观众群相提并论。
再者,汽车这东西正好是现在中国年轻人热衷谈论的东西,也是他们乐于使用的身份地位象征——在社交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跟汽车logo合影的年轻头像,车展的火爆、对豪车的谈论、以及拥有驾照和汽车都是目前大陆年轻人心照不宣的财富地位隐喻。曾有网络真人秀节目做过实验,开一辆低档车无人问津,但换成豪车,就很容易吸引年轻女性上来“搭便车”。所以,《速7》在某种意义上是另一部《小时代》——完成了年轻观众们对于物质财富(豪车)的想象性意淫。
此外,中国电影中这几年都市小鸡、青春怀旧等女性题材泛滥,其实此前《战狼》的票房成功就是一个信号,男性动作题材也该回归了——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宝莱坞,动作、科幻等男性题材都是票房榜上的翘楚,这才是正常的影市规律。由此而言,《速7》归根结底是填补了国内影市的一个空白——并不是这部影片有多么好,而是站在中国影市这样一个龙卷风口,连猪都会被吹上天——跟精良乃至的经典的商业片比起来(譬如《阿凡达》《星球大战》《盗梦空间》等),《速7》的确只能算一头“被吹上天的猪”,但就制作水准来看,绝大多数国产片都望尘莫及。
当然,电影的价值不能完全用票房来衡量,但这的确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有点残酷的事实:即使站在能把猪吹上天的中国影市这样一个龙卷风口,还有许多电影连猪都不是。
2015-04-14 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