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
| 现在: | |
| 最近一小时: | |
| 最近24小时: | |
| 浏览总量: | |
[转载]太湖东岸古银杏
Friday, April 10, 2015 20: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
|
据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崇吴寺在苏州吴江四都充浦村,周围九亩,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建,明正统年间(1436—1449)重建,由教谕吴骥作记。嘉靖年间(1522—1566)火毁,
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邑人屠大化重建。
至今,崇吴寺已无踪影,但遗址上仍留有一棵巨大的,堪称苏州吴江之最银杏树。
|
该树躯干挺拔,枝繁叶茂,浓荫蔽日,气概非凡。银杏树高16.10米,树干周长6.77米,树冠圆周30.6米,遮荫面积700平方米。
据传四都崇吴寺内的古银杏树,系北宋末年抗金将领花荣之女百花公主遗愿而植。
四都村博士桥原为木桥,清同治十二年重建为梁式石桥。为呈八字形分别架于一处的东西跨笋字圩、牛字圩;南北跨牛字圩、理场圩的两座桥。四都也有老街,传说其形成年代早于庙前老街,因离太湖很近,周围渔民在这里栖息,过往船只也常借港避风停泊过夜,市面较好,民国时期曾有店铺20多家。据传在宋建炎元年(1127)后,被封为吴江开国伯的盛章由临安迁居吴江,其子孙在全县繁衍散居,许多地方以盛字命名,四都即名为盛乌田。
四都历史悠久,四周名胜古迹较多。现存多座古桥,村东还有竹林桥,为文物控制单位,拱形单孔,东西跨新有圩、笋字圩,初建无考,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桥长15米,宽2.4米,高3.22米,跨度为6米。
|
竹林桥畔有竹林,不知桥在前还是先有竹。桥联中没有体现。
桥联两副:
南侧:
“泽通南北安澜古;梁跨东西利涉新”
北侧:
“槎浮莫阻乡关去;龙卧疑从震泽来”
|
|
四都历史悠久,四周名胜古迹较多。这里商业的萌生与兴盛,得益于周围庙宇众多,不但有闻名遐迩的崇吴教寺,还有东岳庙、禅堂、观音堂等。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