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明代文徵明临《兰亭序》四种 赏析【珍藏版】
Wednesday, April 22, 2015 17:54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明代文徵明临《兰亭序》四种

 

 

 

 

 

 

 


    文徵明临摹《兰亭序》之一

 

    纵29.2厘米,横120.5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件书于明嘉靖戊午年春三月,时年书家已是八十九岁。

                                                                                    

 

 

 

 

 


    文徵明临摹《兰亭序》之二
 

 

    此件书于嘉靖王寅年二月望日,时年书家七十三岁。此作纵26,6厘米,横112厘米,现藏于江苏省的南通博物苑。

                                                                                    

 

 

 

 



    文徵明临摹《兰亭序》之三
 

 

    此件书于嘉靖王寅年五月,与第二件书写时间仅隔三个月。此件纵24.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临摹《兰亭序》之四
 

 

    第四件墨迹纵27厘米,无书写年月,现藏于江西婺源博物馆。应该说明的是,因此作无书写年月,有人判断这件墨迹并非文徵明书写。编者以为,此作无论真伪,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迹。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共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徵明等一些人。

    文徵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郁郁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文征明享年90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后来文征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在文征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文徵明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征明一身。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

                                                                                              


延伸阅读


文徵明的纠结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从他26岁到53岁的二十余年中,曾九次赴应天(今南京)参加乡试,却次次铩羽而归,最后只能以贡生的身份,受荐赴吏部试,任翰林院待诏。文徵明对科举考试不抱好感,并且生性淡泊,不求闻达,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他为什么还要对科举考试如此执著呢?

    的确,就其内心深处来看,文徵明对举子业,尤其是科举考试的敲门砖——八股文有些不屑一顾。少年时的文徵明素负“狂”名,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对八股文章的鄙薄。19岁时,文徵明和祝允明、唐伯虎、都穆等人,趣味相投,他们都对四书五经不以为意,对《左传》《史记》、两《汉书》等却情有独钟。他们时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互相探讨书中疑义,甚至累日不休。他们所倡导的这种偏好古文词的风气,与当时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互为表里,声气相应,体现出年轻人不满足于现实、积极要求变革的潮流精神。因而,文徵明等人的所作所为,不但被郡学诸生视为不务正业,在一帮终日装腔作势好标榜自己的道学家眼里,更被目之为狂生。

    然而身在封建大家庭中的文徵明,有着他无法逃避的“宿命”。那就是禀承父命,专心攻读八股文法,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这是文徵明极不情愿的,也是违背他初衷的,于是就有了一次次的失败。以文徵明的才华文章,怎会在科举上如此不济?也许可以这样说,文徵明的屡试不中,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内心的不想为。曾经有好朋友劝他:“以你的才华,作应试之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你为什么不先把注意力放在科举上,等考中进士后,再读你喜欢的古文也为时不晚呀?”这实际上是一条很为文徵明设想的圆通之法,文徵明当然也不会想不到。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性格就是命运。文徵明对科举所持的态度很符合他的性格。史书中关于文徵明性格的评述,最为允当的莫过于《明史·文徵明传》中“和而介”三字了。和是随和,介为狷介。关于他的“和”,《四友斋丛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凡吴中收藏书画之家,有以书画求先生鉴定者;精于书画、长于鉴别的文徵明总一脸严肃地说:“此真迹也。”不使来人失望而归,这就是他的通变随和处。至于“狷介”,就是有所不为。表面上看,文徵明的性情温和平静,淡泊自然,但在内心深处,他的人生追求却有着执著独到的一面,即不大容易受外界或外人的影响。“和而介”三字简洁而形象地勾勒出了文徵明外圆内方的性格。性格就如此,难怪文徵明要屡屡碰壁于科场了。

    但是,文徵明又不得不一次次地去应试。原因很简单,文徵明所处的时代,毕竟是一个功名代表着人生的最高价值,不获取功名就意味着人生失败的时代。功名对于当时的文人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一种时尚,一种标识,也是唯一的一条出路。读书人孜孜不倦的目的,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求得一官半职,在攻习之风极盛的吴地,更是如此。可以设想,缺少功名的文徵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

    首先是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文徵明出身书香世家,祖父文洪是举人,父亲文林和叔父文森是进士。父亲文林对文徵明更是抱有厚望。他八九岁的时候,讲话仍不清楚,别人怀疑他的智力,文林却毫不介意,说文徵明是大器晚成。文林还为文徵明延请名师如沈周、吴宽、李应桢等,督促极严。弘治十四年(1498),29岁的文徵明与唐寅等人一起参加乡试,结果唐寅高中解元,文徵明却名落孙山。当时文林正在温州任知府,马上写信安慰文徵明,让他不必介意,并且信心百倍地预测文徵明将比唐寅日后更有成就,“我儿他日的成就,不是(唐寅)所能及得上的。”文林所谓的成就,无疑是指读书仕进。此论是否恰当暂且不论,但父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确实溢于言表。从小到大,文徵明都处在这种正统儒家功名至上的浓厚氛围里,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和家族的荣誉,他只能一次次地去赴考。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社会地位的上升,文徵明也愈来愈感受到没有功名的无奈。他29岁时,第二次赴应天府无功而返,此时的他也许还不怎么在意,甚至回家后一度刻苦攻读。可是到了1516年,文徵明七试应天,再次失意而归。这时的文徵明心情复杂,怅然若失,他写下了《失解东归口占》,诗是这样的:“七试无成只自怜,东归还逐下江船。向来罪业无人识,虚占时名二十年。”诗句温和委婉,乃是文徵明的一贯风格,但稍加琢磨,就不难看出言外的不平之意。当时的文徵明已经47岁,若论他此时的文学地位与社会威望,隐隐然已有吴中文坛盟主的意思,可是,他在科举上的屡屡失败,和他此时的身份地位就不太相称了,况且,身边的同辈朋友如祝允明、唐寅、徐祯卿等,甚至比他晚一些的后进如袁翼、钱贵、陆冕等都已取得功名,这就让一向“和而介”的文徵明很有感慨了。尽管如此,文徵明在诗里并没有指责科举选才的种种弊端,也没有把自己的这种困境推脱为造化弄人,而把自己二十余年的“时名”自嘲为“罪业”,归结为“虚占”,足见文徵明心情的无奈。

    就这样,从弘治八年(1495)到嘉靖元年(1522),整整二十五年,文徵明九赴乡试,又九尝失败苦果。科场路上,文徵明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走到了两鬓飞霜的老者,其中的滋味,有失望,有不平,但更多的是尴尬。功名对文徵明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需要,年过半百,声誉日隆,却还要为区区一个举人的头衔不停奔波,他除了内心的抑郁外,只有形之于自嘲了。

    文徵明54岁时,经巡抚李充嗣推荐,入京任翰林院待诏。按理说,文徵明这时为功名所累的心情应该有所改观了,可事实恰恰相反,他尴尬的心态非但未能稍稍缓和,反而比以前更甚。这又是为什么呢?

    像文徵明这样著名的文士,以博雅多能著称于世,却还要蒙受格外的圣恩,才得以进入翰林院,这种滋味,对于“和而介”的他来说,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当时的风气只重进士,贡士和进士虽然可以并称为正途,参修国史,备讲经筵,皇上的赏赐也与诸翰林相同,但翰林乃天子门生,待诏的身份与之相比有天壤之别。更为关键的是,以文徵明的个性,很难与官场中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久就有人在翰林院里公开宣称:“翰林院又不是画院,怎么能让一个画匠呆在这里呢?”这让人该多么难堪啊!对朝中权贵,文徵明也淡泊自守。据史书记载,当时杨一清为内阁首辅,时人竞相拜见,文徵明有意落在最后。杨一清见到后,对他说:“你不知道令尊和我是朋友吗?”言下之意是说我可以帮助你,你应该主动到我这里走动走动才是。这本是杨的一片好心,却不料文徵明正色回答说:“家父生前从未提到过阁下的名讳,实在不知相公是家父的朋友。”确实有点不知好歹,搞得杨一清一时下不了台。这样,对他的仕途就颇有些妨碍了。文徵明居官未久,就赋有《潦倒》诗,在京三年,三次上疏乞归。诗文集中思归、感怀、自嘲之作更是比比皆是。“白头漫赴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终日思归归不得,强驱羸马着朝衣”……他早已厌倦了官场中的迎来送往,人情酬酢。1526年,五十七岁的文徵明终于致仕回家,归时整理诗作,思归之作竟得三十二首。

    重归吴中后,文徵明才从功名的尴尬中慢慢淡出。不管怎样,他已有了功名,这就足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和应付世俗压力了。他修筑了玉磬山房,亲自在庭中种下两棵梧桐,平时以翰墨自娱,精研艺文。终于可以随心适性地读自己喜欢的书了,再不用为恼人的八股文劳心费力,这一份幸福来得很晚,但还不太晚,他活了90岁,还有很多时间。

                                                                             (沈骅)

     

2015-04-22 17:52: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lq2.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