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新柏林(1)
一
汉堡离柏林不远,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一下车,就被柏林的火车站震了!整个车站由巨大的钢架、玻璃构成,通透不失壮观。一层又一层的电梯,你上我下,一目了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之一。
车站外的广场也很广阔。对面不远处就是德国的
“总理府”,斜对过还有议会大厦。“总理府”轻盈的现代建筑的造型,使人想起了巴黎的新凯旋门。远远望去,如水晶宫般敞亮透明。心想:怎么一个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这般坦坦荡荡,不知道设防?与森严壁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我又想起了东京都,同样对外开放。笔者第一次去日本,就入内观看了东京的城市绿化。
从火车站到酒店,没有公交车,好在不远。这次住的是五星级的“格兰德饭店”。原因还是儿子到印度出差得到的优惠(详见《海牙: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文)。大凡高级酒店除了设备好,地理位置必然理想。酒店就在“6月17日大街”上,离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博物馆岛、电视塔、巴黎“老佛爷”分店,波茨坦广场和索尼中心、柏林教堂、柏林雕塑、柏林墙、犹太人纪念碑,等等,都很近。游览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酒店规模很大,入口大厅开阔,左边是登记入住的巴台;右侧是桌、椅环形排列、供客人休闲、餐饮的圆形大厅。在楼板的遮盖下,幽暗中显得分外安谧恬静。通向楼上的台阶足有20米宽。脚踏在厚厚的地毯上朝上走,有种漫步宫殿的感觉。
登上二层朝下看,大厅一目了然。二层四周同样呈环形,有通向客房的电梯。出了电梯,就是连接各个房间纵横交错、铺满地毯的长长的,折来拐去的廊道了。登记时服务人员问:用不用导游?儿子说不用。老爸跟着儿子“摸着石头过河”,很快就找到了174号门,里面是个宽绰的套房。
从宽大的窗口朝大街张望,远处七十米高的“胜利纪念柱”、柱顶九米高的维多利亚金色的女神像,遥遥在望,酒店的位置真是得天独厚。
欧洲有3座都市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伦敦、巴黎、柏林。文章题目曰“新柏林”,是因为战争摧毁了这座著名的欧洲古都。如今的柏林,依然巍峨、宏伟、繁华、富有、耀眼、诱人……,则是德意志民族创建、自我重塑的结果。他们与大和民族一样,战后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强国。
来到柏林,不由得想起1965年6月与1970年12月7日,德意志先后有两位总理——维利.勃莱特与科尔的惊人之举:二位双膝跪倒在波兰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并以史为鉴,将多处纳粹集中营遗址辟为纪念馆,供国民参观,还矗立起了一座犹太人纪念碑;在教科书中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内容;议会则通过了《反纳粹和刑事犯罪法》,防止纳粹沉滓泛起——与“大日本”比较,对侵略战争的忏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柏林地处欧洲的心脏,东西方的交汇点。人口约340万,面积8百多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一是公园、森林、湖泊与河流,整个城市座落在森林与草地的怀抱里。
柏林既古老又年轻。说古老,始建于1237年,建城人是勃兰登堡边疆伯爵阿伯特,绰号叫“熊”,于是一只站立的黑熊就成了柏林的城徽,游览时也就屡见不鲜了;说年轻,柏林多灾多难,是座被战争摧毁过的城市。如今古老与现代共存。
二
2012年4月29日,从柏林乘火车去波茨坦古城,那里有众多宫殿和规模巨大的皇家园林。火车上游人满员。笔者座位的对面是一节小车厢,十来个法国人嘻嘻哈哈,笑声不断。一位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本旅游手册,比比划划,表情丰富地在介绍。车窗外,路两边满眼皆绿,房屋掩映在树林里。风光、笑声、导游,人在旅途并不寂寞。
9点多的火车,10点多下车,然后坐有轨电车,就到了古城波茨坦。波茨坦是座演绎过许多历史故事的城市。1200年开始建立德意志居民点,1317年正式定名。发展到17、18世纪成为普鲁士王朝的首府。自1617年起,始为柏林以外皇室的行宫。
波茨坦发展中的故事,难以尽述。诸如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又称“老佛理茨”,和他的“无忧宫”;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杜鲁门、斯大林、丘吉尔在波茨坦的“西荠琳宫”,召开了著名的“波茨坦会议”,是一桩载入波茨坦史册的历史事件。
波茨坦是一座文化古城。城里到处都有文化珍品,漫步其中,可以发现许多历史留下的遗迹:一条街的建筑,外墙面的顶上有着优美三角墙的装饰,儿子说,这是荷兰建筑风格,是1737年建造的荷兰移民区;另有一座建筑,具有罗马万神庙的格调,则是腓特烈大帝为胡格诺人建造的法国教堂;一座小巧玲珑拱顶正方形建筑,由俄罗斯建筑师设计,里面的圣像是在俄罗斯专门订造的,这就是“东方正教堂”。
波茨坦教区教堂为拱顶四角立柱式建筑,原本是1830年-1837年仿造伦敦保罗主教堂设计建造的,现在的样子,则是1839-1843年改建后的风貌。其它如1753年建造的市政厅,顶立镀金雄鹰,为巴洛克式建筑,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一路走来,赏不胜赏。
和柏林一样,波茨坦城内也有一些诱人欣赏的门。一座仿罗马式凯旋门的3门洞建筑,1770年建造,亦名“勃兰登堡门”,不同的是门上以徽章和旗帜作装饰;一座门上以鹿和猎狗作装饰,整个建筑属立柱式设计,于1733年建成,人称“狩猎人门”;还有一座们,远远望去,是两个哥特式圆形塔楼,使人以为是城堡。这是德国建造的第一座新哥特式建筑,取名“瑙恩门”……。时间有限,对波茨坦的欣赏,只能走马观花了。
三
波茨坦最有名的还是腓特烈大帝的“无忧宫”,及其规模宏大的园林。“无忧宫”是腓特烈大帝为自己设计的一座夏宫。宫殿为洛可可风格,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之久。
进入“无忧宫”,是一条漫长而宽敞的林荫大道。一头是高高的方尖塔,一头是新宫,中间是一座巨大的喷水池,高高的水柱气势磅礴,仿佛在与方尖碑比高低。
喷水池与四周精美的人物雕像、供人休息的弧形宽大石坐椅,构成了一个美丽的休闲欣赏空间。并与外围的草坪绿地和顶部矗立着雕像的石柱相联系,无疑于一座生动完美的大花园。
平面设计均衡对称,凸现了西方园林的宏大气势与壮丽。以喷水池为中心的布局,打破了漫长园林大道的僵直,增加了“无忧宫”花园的景观层次,同时呈放射性向四周延伸,又将整个“无忧宫”各处不同的风景,如新宫、欧兰格里宫、巨大的荷兰风车、中国楼、夏洛登宫、龙厅、观景厅、蛇门、玛尔利花园,以及四周围的森林,等等,等等,结构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坐在喷水池周边的石座椅上瞭望,不同的位置面对的是不同的风光。笔者座位的对面就是“无忧宫”。“无忧宫”高高地座落在梯台式葡萄山上,有六段宽大的台阶与之相连。阶梯上人来人往,两侧是高低错落的六个平台,每个平台的挡土墙下,种植的是葡萄。夏天,鲜活碧绿,如宫殿前一面面绿色的屏风,形同意大利风格的台地园。
“无忧宫”的特点是宫前的广阔平台,宫殿墙面上矗立着形姿不同的雕像,有巴克斯酒神的男女信徒,小仙童和花瓶,等等。宫殿后院被半圆形廊柱围绕。“无忧宫”是腓特烈大帝最喜欢的地方,宫殿的东翼经常举行著名的“无忧宫长笛演奏会”。演奏、读书,无忧无虑,以恢复国王处理国事的疲劳,这就是“无忧”的意思吧?。
金碧辉煌的凉亭旁有进入后院的入口,“无忧宫”的后院另是一番景象。最诱人的就是那座意大利风格的柱廊了。站在柱廊旁的铁栏内俯瞰,下面是道路,森林,迎面又是一处规则式园林。通过柱廊往里走,究竟又有何风光,时间有限,就顾不上了。
“无忧宫”前购票参观的队伍很长,父子俩没再凑热闹,而是穿过人群,到了欧兰格里宫。
欧兰格里宫建于1851-1860年,由腓特烈威廉四世构思,仿照的是意大利风格。这座三翼式宫殿横宽300米,中间有两个方形塔楼,塔楼之间是柱廊。包括建筑两翼低平的房子和角厅,都是分别仿照罗马美迪奇别墅和佛罗伦萨的皇宫式样。
这里与“无忧宫”不同,宫殿的前面是古典派的梯台式花园。布置有几何形水池、草坪和雕像。如宫门口就是腓特烈大帝骑马时的威武形象。在这里,父子俩购票登上了顶上的柱廊。四下俯瞰,周围是森林、鲜花、清流、广阔的草坪,视野如此开阔,高低错落,漫无边际。哦,“无忧宫”的层次何等丰富,面积好大,好大。 2012年5月12日于巴塞尔。
2015-05-06 17: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