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你下午或傍晚进电影院去,看完《聂隐娘》出来,天已经黑了,看着身边稀落的同侪,听着散场时咒骂的声音,耳畔回响着片尾曲的旋律,一阵晚风吹来,身子一爽,满满的都是惬意。
这是看电影的好时节,遇到《聂隐娘》,也是。
终于看到了一部货真价实的艺术片。领教过不少解读,有说隐喻台湾现实和历史,有说阐发武学精妙,有说参悟佛法禅机,还有的说聂隐娘就是东方蒙娜丽莎……谁都对,艺术片就是应该被解读的,怎么解读都不过度,某种意义上,这甚至是衡量艺术片“真伪”的不二法门。“伪艺术片”,稍微解读点新东西,就牵强附会了,断不像《聂隐娘》,真正的艺术片,都在酒里,又都不在酒里。当然,意义产制与作品本身是个复杂的关系,根子上大约是个解释学问题,我一直以《诠释与过度诠释》一书为圭臬,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从“气韵剪接法”到“云块剪接法”,侯爷还是一如既往的反商业。这里用了“艺术片”这个词,没办法,日常语言简单粗暴,但也好用。著名逗比网站知乎上还曾一本正经的做过“文艺片”“艺术片”的名词解释,真的无话可说。当然,影史上还真有“文艺片”的大范围用法,但不在本文指称《聂隐娘》的语境里,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画幅变了,色彩变了,粗糙颗粒感也出现,片方解释了不是技术故障。“(当代)艺术就是瞎搞”,怎么玩,都能解读找补。我觉得吧,一个主要原因是拍了七、八年,除了折腾统筹场记,就是在技术标准日新月异的当下很难保证制式的同一性,不过放在影片整体的意境中非常好,也就无需计较。一定要匠心独运的解释一番,侯爷自己说过一嘴,别的,也就别提了。当然,当代后现代艺术的界限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与电影的关系亦纷繁复杂,我只是讲个大概意思,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聂隐娘》片名是《刺客聂隐娘》,武侠是不是?是嘛,《千古文人侠客梦》里,把唐传奇视为武侠的重要渊薮。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迨裴铏著书,径称《传奇》……聂隐娘胜妙手空空儿事即出此书”,百度百科里也说《聂隐娘》篇是裴铏作,不过现在学界又开始倾向作者是袁郊,这个不去管他。反正是晚唐,朝廷以招抚平息安史之乱,也埋下了藩镇割据的祸根。当然,电影故事与具体的史实考证不能等同,与唐传奇原作也有区别,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舒淇说电影《聂隐娘》是“爱情、打架和一个孤独的女子”,我以为,说的甚好。朱天文说《聂隐娘》这种电影要以莫大的善意待之,感同身受。现代社会就是躁,动不动就要燥起来,有心情去看《聂隐娘》,光影变幻刹那间,一片云,一缕光,一道阴影照在猪肉上(这是个侯爷的典故,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非常有意思,比燥起来的东西有意思,当然我也觉得《疯狂麦克斯》有意思,但没有《聂隐娘》有意思,具体两片的对比,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片尾曲Rohan是法国乐团Bagad Men Ha Tan和非洲鼓手合作的产物,Bagad就是乐团的意思,这曲收在专辑Dakar里,Dakar是塞内加尔的首都,也是鼓手的家乡。Rohan衬托在聂隐娘和磨镜少年的背影里,一边出字幕一边被我听出了唐风古韵。我想,这跟唐帝国的世界影响力是有关的,陈寅恪说唐帝国由“关陇集团”建立,胡风劲吹,民族融合,皇帝是天可汗,田季安在电影里看胡舞娶胡姬,长安那时候黑人比现在的广州还多,一个世界帝国,配世界音乐都无违和感。不过这曲子又让我想起月隐云后(Tmlhbac)那种中古民谣的感觉,可能在古代社会,大家都有共通性,又或者因为,现代社会真的变成施特劳斯意义上的“普遍均质国家”了,趋同化严重,一听异域风味古典色彩,就觉得迥异于耳前,当然,古今之争的问题,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还打了鼓,因为音乐少,好多环境声,鸟,风过林梢,一些虫鸣,然后就有鼓。很迷恋那些鼓声,古筝(古琴?)也好,古筝是中国的,鼓说不好。原初音乐都用鼓,鼓通灵,巫傩萨满都打手鼓,有点Rohan里鼓的意思,所以《聂隐娘》里的鼓声就显得通灵,有天籁的意思。以前课本里有篇陆定一写的课文,他躺在野外(好像是长征),“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聂隐娘》里的鼓声和其它声效,就给我这个赶脚,很玄妙,让你觉得很渺小。当然,鼓在原始音乐里的具体作用我未加考证,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风笛、双簧和鼓,胡旋舞有什么用不上?有网友说是唢呐,也对,布列塔尼唢呐嘛。这些响动,古意十足。古很难,不是鼓就有古意,你看《爆裂鼓手》,意思反的。《聂隐娘》真的拍出了古意,那种古人的情境,古人的念想,古人的嗔怨。当然,都是假的真古意,电影嘛,对白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嘛,叙述历史而已,古也是白话出来的古,不能僵化理解,至于电影艺术之古意与历史“真实”古意的辨析,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原作里聂隐娘是被女尼掳走训养,电影里是道姑。唐皇崇道,老李家,通道教神仙,附会总免不了的。唐代道姑很神奇,譬如鱼玄机,斋藤茂写《文人与妓女》,讲到唐朝,说很多道姑都有皮肉生意,嗯,这不是说电影里的道姑,而是说,道姑在唐朝,很有奥妙,公主当得,妓女也当得——或者反过来?磨镜少年,妻夫木聪饰演,说点倭语,又说去新罗云云,镜就与道家关系密切。原作里,磨镜少年是隐娘自己选的夫婿,父母莫不敢从,电影里不是那个意思,又大概是那个意思。反正佛道这东西,义理上历来纠结不清,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聂隐娘是孤独,“一个人没有同类”,整部《聂隐娘》都孤独,没看见一个热闹的。跳完胡旋舞算是热闹了一阵,立马就被幻影杀手盯上了,生了悲。纸人做法,这个在唐传奇里很常见,《聂隐娘》原著里更奇,折纸为驴,脑后藏刀(还好保罗·范霍文没看见这个,不然他就会觉得自己的《全面回忆》白拍了),化作蚊虫潜入肠中(堪比大圣归来),隐娘技艺,无所不用其极。编成电影,侯爷还是节制了,人物关系也改了,也多了爱情纠葛,具体改编异同,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电影是国外传进来的,基本样式、语法、艺术特性都是西洋的,绝少中国特色,所以《聂隐娘》难得,费穆《小城之春》拍出中国美学特色,《聂隐娘》也是。侯爷说要在大银幕上拍傅抱石(宾哥起的头,侯爷倾向写实而非写意,不是全同意,但影画调性还是傅抱石),我以为拍出来了。画面像国画,这个厉害了,很厉害,比像油画厉害太多,而且有“境界”,王国维说的那个“境界”。有人讲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境界,有点意思。跟前述声音一样,让你觉得很渺小。当然,之前胡金铨也拍过类似的,空山降灵雨,山中有传奇,不过最像的还是《侠女》。《聊斋》与唐传奇,原本,电影,都像,还像黑泽明,当然从侯爷自己的作品序列里也可梳理,不过那太简单了,显不出我的牛逼,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聂隐娘》就是活明白了的人拍的明白电影,这也是真艺术片的重要标准。一步之遥,遥在哪里?道士下山,下了山干嘛?没想明白,就伪了,不算伪吧,至少是萎了。《聂隐娘》就通透,就像《新龙门客栈》里林青霞对着张曼玉说:“那你也得让我看你看得通透一点儿”,《聂隐娘》对着观众,就是这样。澄明,自然通透。艺术片要等,等云到,等风来,等肚子饿,明白人才能等。你去看《聂隐娘》,也是等,等一段时光的结束,等灯光变亮,等Rohan声响起。唉,其实我讲的也不全是这个意思,但是要说清楚就太费笔墨了,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有人说谈论对这片的喜爱会在朋友圈里绝交,何必呢,那是没明白。电影本就是萝卜白菜,以影会友,一个人没有同类,找到都喜欢的人,就有了,多好。好的艺术片就像一段姻缘,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好了。票房就算了吧,《聂隐娘》对那个东西免疫。不喜欢看,那不管他就是。就像我这篇文章,寻找读者,也是寻找一段姻缘,如果有个美女正好跟我有类似的赶脚,那我会很开心,如果她又胸大,那更好。当然,我不是要约的意思,就是打个比方,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天气微凉的时候,正是看《聂隐娘》的好时候。不过我说的也不是天气,在此就不赘述了,不然又要叉出一大段去。
2015-08-28 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