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少年周恩来为何在东北读书?
在国人的印象中,周恩来求学过的地方有天津南开中学、日本及法国德国,在他的人生履历中,童年发蒙接受教育的资料也很容易查阅:周恩来于1898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童年时代在淮安清江浦楼读书,直到11岁。
如今,清江浦楼有周恩来读书旧址,周恩来纪念广场正面的汉白玉浮雕上,周恩来总理面带微笑,双臂抱在胸前。浮雕的左上方还有根据周总理手迹拼集而成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九个大字。雕像墙的右后面即是周恩来读书处的正门,门楣上是由李鹏同志题写的“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匾额。
读到以上资料,很容易产生一种印象,周恩来在清江浦楼读书时,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
然而,直到前几天,碧华先生在辽宁铁岭市采访时,突然邂逅“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并赫然见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题词墙,才意识到,关于周恩来的读书生涯,存在一个史料上的断层,或者说,即使有史料存在,但在宣传上,在人们的记忆里,存在一个“断层”,于是很有必要在此补充上,即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之前,还有一段读书经历,是在哪里呢?
1907年春,周恩来的生母万氏病重,而在湖北做事的父亲已经无钱寄回,不久,万氏便离开了人世。接着,周恩来的养母陈氏也一病不起,很快也离开了人间。一连失去两个慈爱的母亲,年仅9岁的周恩来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由于失去了亲人和经济来源,周恩来和他的两个弟弟在清江浦难以维持生活。同年秋冬之交,周恩来带着弟弟恩溥、恩寿返回老家山阳县驸马巷居住,“佐理家务,井然有序”。但是,渴望读书的周恩来给四伯父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四伯伯,我多么想念书啊!”就这样一句恳切的话,让四伯父动容,两年后,12岁的周恩来在三伯父的安排下,从运河登舟北上,从此离开了故乡。
这个改变了周恩来命运的四伯父就是周贻赓。
周恩来的五祖父周鸣鹿只存活周济渠一个儿子,周济渠在周家同辈兄弟中排行老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这个三伯父虽然幼年读书很刻苦,父亲为他捐纳了一个“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但淮安先后于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和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两次发大水,周济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带上妻子和四岁的儿子周恩彦,去东北投奔时任奉天右参赞的妻兄钱能训。
钱能训是浙江嘉兴人。光绪24年(公元1898年)中进士,在清末和民国年间曾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周济渠到东北后,钱能训就安排他到铁岭任税捐局主事,兼管铁岭的矿务,这可是当时油水很厚的肥缺,可想而知,周济渠的家境一下得以改变。1909年秋,周济渠奉命去湖北赈灾,就在周济渠赴湖北前,时在东北奉天的四伯父周贻赓就委托他去南方时,能顺道回淮安老家看看,祭祀一下祖先,并把12岁的周恩来和时在武汉的周恩来父亲周贻能一起带来东北,以便让他这个侄儿能继续上学读书,也好让穷困潦倒的胞弟周贻能生活有个着落。
周贻赓也是利用周济渠与钱能训的姻亲关系才到东北谋上差事的,当时已在奉天度支司任司书,可惜膝下无子。而当时周恩来已失去母亲,在武汉做小职员的生身父亲又自身难保,两年前侄儿周恩来给他写的求援信一直放在心上,所以趁周济渠南方之行托他将周恩来带去东北。1910年初春的一天,12岁的周恩来随周济渠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铁岭,这就是我为何今日在铁岭能邂逅他少年读书处的原因。
经周济渠的安排,周恩来到铁岭银冈书院读书。银冈书院位于铁岭古城南门内路西,始建于清顺治15年(公元1658年),距今已有357年历史,康熙年间曾是全国五大书院之一,是清代东北地区建院最早、影响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古代书院,也是东北地区现存最好的书院。它是清湖广道御史郝浴谪居铁岭时自建的居室和讲学授徒之所,最初名“致知格物之堂”。1900年,沙皇俄国侵占东北,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劫掠铁岭城,纵火焚烧20余天,从那时起,银冈书院成为爱国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周恩来来到银冈书院的1910年,正是铁岭学界爱国活动空前高涨时期,岳飞的《满江红》,夏颂莱的《何日醒》,还有《快猛醒》等歌曲,周恩来都是在该校学会的。因此,周恩来才能在13岁时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据此可以判断,这句名言是周恩来在东北求学时说的,不是在童年时的淮安清江浦楼,也不是在中学时代的天津南开中学。
1946年9月,周恩来在南京会见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时曾提到1910年那次离家的事:“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可见,周恩来在东北读书的经历对他一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5-08-10 16: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