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一个中国女留学生的巴黎观察记之四十八
★ 王文菁 ( 巴黎,«日本新华侨报» 专栏作者 )
据法国八股杂志《Voici》8月5日报道,法国环境部长塞格林•罗雅尔(Ségo¬lène Royal)在社交网络“推特”(Twitter)上用英文祝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生态保护问题上推出的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此举意在打造11月30日至12月11日即将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简称:COP21)的良好气氛。然而,罗雅尔在文中直接用“engagement”一词的法语含义“行动、举措”来表达所想。殊不知同样的单词在英语里意为“订婚”,且奥巴马在1992年便已迎娶了夫人米歇尔。罗雅尔所犯的语言错误,瞬间闹了国际大笑话。法国领导人烂透的英文水平,再次成为网友们开涮、逗乐的笑料。
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那句经典的“The Yes needs the No to win against the No”,到现任法国总统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频现的英文错误,法国领导人闹笑话的步伐,好像从未打算停止。2012年,奥朗德曾致电美国总统奥巴马,文中以法语礼貌格式在结尾处直译写下“友好地”(Friendly,法语:Cordialement)。但英文信件其实并无此习惯,应写为“谨致问候”(kind regards)。此糗一出,一时间热议与批评如浪潮般席卷网络。
熟悉两种有历史渊源的语言的人,应该非常清楚:法语与英语,就像汉语跟日语之间,总穿插着各种“爱恨情仇”。法语中将这一特点定义为“伪友”(faux-ami)。意思是,本是同源词,但不同国家在传播与改良的过程中将原有含义换掉了。比如在日语中,“冗谈”意为“开玩笑”;“爱人”意为“情妇”;“精进”意为“素食”等。
根据外媒做过的一项“欧洲各国缺点”之统计,法国人以“英语最差”位列其中。不过,法国人由过去的满不在乎、文化骄傲,到如今对英语的无法抵挡、拿来炫耀,也可说明,法兰西人民的异常固执,终是拗不过英语通全球的必然性。同时,越来越多的英语单词被法国人直接引用到日常口语对话中,却闹了不少笑话。许多英文单词已深深植入人们的生活(如:le weekend),这令法国人“无力挣扎”。正如法兰西学院于今年上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言:“如果为了赶时髦而使用英语词汇,那么我们自然能够尽其所能地纠正,但目前另一种趋势却令我们感到无力——英语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法国人的说话与思维方式。”的确,语言,也会变为一种危机。厚重而坚实的法国文化,以近数年“超低适应力”,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的潮流。
另一方面,英语却成为一种新型谋取利益的工具。根据2014年《中国文化报》1月13日相关报道,法语垄断法国影院的现象正悄然发生改变。法国电影制片商们越来越重视制作英语影片以开拓市场。
看来,法国领导人急需补课的又何止英文水平?法国急需改革创新的,又何止是政治跟经济层面?二者都应该在谦虚谨慎的态度与长远眼光方面多下下功夫。█
2015-08-13 18: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