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10月14日,美国、印度海军及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孟加拉湾开始举行“马拉巴尔”海上联合军演。这是安倍政府通过安保法案后自卫队首次与外国军队联合演习,也是自卫队8年来首次参加印度洋海上演习。而且,美日印三国政府已经基本达成一致,把这一军演形式固定下来,每年举行。
虽然日本自卫队发言人特别表示,演习“不针对特定国家”。但是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外交辞令”,让“聪明”的日本媒体心领神会,很快兴奋起来。什么“日美印联合围堵中国”、“印度加入对华包围圈”之类的言论开始充斥日本媒体,成为炒作的热点。
如果真把这些危言耸听的噱头当回事,恐怕是路都要走错的。确实,美国对中国警戒之心日益加强,日本狐假虎威围堵中国之意也路人皆知。可是此次印度洋上举行的军演,显然印度才是主角。替印度发声,做印度的“代言人”,不知道日本媒体考虑过印度的感受没有。
不可否认,美印双边军演升级为美日印三边联合军演,暗含遏制中国的因素。扩大军演覆盖面,也是印度防务政策的重大转变,是向西太平洋迈出的一大步。
不过,与遏制中国的因素相比,印度考虑更多的是自身战略需求。与美日举行联合军演,不能过度解读为印度加入了“围堵中国”的阵营。不难发现,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和美日的关系明显加强,但与此同时,印度加强对华关系的力度也丝毫不逊色。印度在国际上展开密集外交攻势,首先是为发展经济寻求合作,再是争取“入常”谋求大国地位。在这些问题上,印度与日本存在利益交集,但与中国存在更大交集。“南亚大象”印度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大国,而不是成为美日的“战象”。
从二战后历史来看,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努力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1954年4月,印度与中国建交,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周恩来总理与当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共同倡导确立的。冷战结束后,印度更是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环境。显然,即使对中国存在一些担忧,印度也绝对不会加入美日阵营,成为其印度洋上的盟友。在这一点上,日本媒体是想多了。
再从现实的经济角度考虑,近年来中印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03年,两国建立了联合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并制定了经贸合作计划,双边贸易额从2005年的187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16亿美元,今年更是有望突破千亿美元。而2014年日印的双边贸易额仅为250亿美元。中日在印度目前经济格局中孰轻孰重,一看便知。为了日本得罪中国,印度显然不会做这样的“亏本买卖”。
其实,日本媒体大肆炒作“日印联合围堵中国”、“中国破解包围链”等,说穿了都是冷战思维。当今世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早已过时,“双赢”、“三赢”成为主流。中国、日本、印度作为亚洲大国,只有互相合作、共同发展才能为本国、为亚洲、为世界带来更多福音。老玩什么“三国杀”,到最后只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作者系《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
2015-10-18 2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