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拉里·佩奇:创新必须强迫自己着眼于未来
Wednesday, October 7, 2015 16:03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在德鲁克管理时代,靠头脑吃饭的人被称为“知识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新的物种诞生了,谷歌称之为“创意精英”(Smart Creative)。这个新的物种,就是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未来社会最有价值的人,是以创造力、洞察力、对客户的感知力为核心特征的,他们就是 “创意精英”。这些创意精英,通常都认真努力,乐于挑战现状、敢于从不同角度切入问题。如果公司能把先进的科技工具交给他们,并给予他们广阔的空间,他们就能以惊人的速度做出惊人的创举。

没有一个企业永远是赢家,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这样的展望可能让一些人不寒而栗,但我们却觉得热血沸腾。

据我观察,创意精英至少遵守下面两条法则:

法则一:只有在原始的混沌中才能激发创新。

每年谷歌的产品评鉴会上,佩奇和埃里克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你想得不够大”,这句话后来被佩奇升级为“把想法放大10倍”。往大处想的思维方式赋予了创意精英更多自由,解开了羁绊,激发了创意。佩奇看上去就像个赌徒,可商业上的创新也是公平的:赌注下得越大,成功的概率往往也越大,因为企业无法负担失败的损失。相对的,如果下了一连串较小的赌注,没有一个威胁到企业的安危,那就有可能以平庸告终。

谷歌愿景是“重组世界的信息,让它们变得更加有用,并让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都能自由获取”,当时很多人觉得佩奇太狂妄可笑了。但今天,佩奇觉得,“当时的格局不够宏大”。

为什么当时的格局不够宏大?因为当时只在已经“有”的世界里打转转,而没有看到无极混沌才是众妙之门的发源地。一如谢永健诗云:

凡人打妄想,自诩千年忧;

唯有无始道,创发大自然。

法则二:创造力热爱公司资源受限。

iPhone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人气,正是因为这是苹果公司制造的唯一一款手机。如果新一代iPhone的研发遇到什么问题,想不出解决方案,团队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回家。苹果公司的产品线精之又精,因为每一款产品都“输不起”。这又是为什么?

治人事天莫若啬。唯有一啬到底:心怀敬畏和恭敬,深藏其气,固守其精,就会用直觉力发现真善美的产品。和谢永健的诗云:

无名天地始,有名天地无;

无极无始道,刹那地头力。

——王育琨记

 

原文:他们只花了20%的时间,就颠覆了世界,苹果、微软都将它视为头号对手

本期分享人:书单君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最近,坊间盛传Google正计划重返中国内地,对于其将以什么面貌重新出现也有颇多猜测。


从五年前退出中国内地,谷歌就离我们的视线越来越远了。但在不久前,Google宣布公司重组,创办新的控股公司Alphabet,Google变成了子公司,同时更换了16年来调整最大的的全新logo,这一惊人决定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实际上,在中国隐退的谷歌一直相当有雄心,除了大家熟知的搜索,它在风险投资、实验室(Google X Lab)、视频网站(Youtube)、智能家具(Nest)、无人车(Driverless Car)等领域,都是标杆。你可能想不到,Facebook、亚马逊、微软和风头正劲的苹果都将其视为头号竞争对象。


作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它又如何保证自己的持续创新力?


今天,书单君就和大家分享一本新书《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Google的执行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前产品高级副总裁乔纳森·罗森博格,他们俩在推动Google从一家技术型企业转型为互联网巨头上功劳颇多。但刚进Google的时候,信心满满的他们收到的却是拉里·佩奇的一句“这样做太蠢了!”

 

一个新的物种


加入谷歌之前,施密特曾是贝尔实验室的“电脑极客”,乔纳森则曾在苹果公司和Excite@Home工作过,是一位创新狂热者。来到谷歌之后,他们才意识到,本来自信满满的那一套企业管理之道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


乔纳森给拉里·佩奇提交了一份产品计划,报告中他把多数企业习惯运用的“过关制”研发方式(设立明细阶段和步骤,并安排公司自上而下层层评估)展示得如教科书般精准,但拉里·佩奇劈头就问:


“你见过哪个团队的表现能超越既定目标?”

“呃,没有。”

“你的团队研发过比计划中更出色的产品吗?”

“也没有。”

“如果是这样,计划还有什么意义?只是在拖我们的后腿罢了。一定要有比计划更有效的方式,去和工程师谈谈吧。”


乔纳森这才意识到,拉里所说的工程师,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工程师:


他们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使用专业工具,还需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他们有分析头脑。对数据运用自如,可以利用数据做出决策,但不会被数据牵着鼻子走。他们有竞争头脑。他们的杀手锏源自创新,但也离不开实干的积累。他们有用户头脑。没有人比他们更懂用户或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他们是“超级用户”,对自己的兴趣近乎痴迷。他们是新颖原创构想的源泉。懂得在必要时跳出自己的视角,充当“变色龙”。他们充满好奇心。总是在提问,善于从各处发现问题,自信解决问题的人非自己莫属。他们喜爱冒险。不惧怕失败,因为他们自信自己能从失败中挖掘出宝贵的财富。”


在德鲁克管理时代,靠头脑吃饭的人被称为“知识工作者”,但在谷歌看来,在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新的物种,他们称之为“创意精英”(Smart Creative),谷歌认为,这个新的物种,就是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既然是一个新物种,数量上当然是稀缺的。在谷歌看来,这些创意精英,通常都认真努力,乐于挑战现状、敢于从不同角度切入问题,如果公司能把先进的科技工具交给他们,并给予他们广阔的空间,他们就能以惊人的速度做出惊人的创举。



作者手绘,选自英文版《How Google Works》


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也非常难以管理——对于大多数科层制、以管理为核心的公司来说,如何打造企业文化以吸引人才、如何创造合适的环境留住创意精英,就成为了决定公司存亡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谷歌形成了他们独树一帜的管理新理念:


 

70/20/10原则


2002年,拉里·佩奇想把人类有史以来出版的每一本书籍都放在网上供人搜索(当时世界上共有129 864 880个不同的书名)。他的理由是,如果能把每本出版过的书都放到网上,那么在万能翻译工具问世后,全球的所有知识就能为世界上每个人所用了。


按照一般做法,他可以把这个难题交给工程师,然后拨一大笔预算就可以。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找了一部数码相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边翻书一边拍照。



后来,图书工程师在拉里·佩奇的启发下设计了这款自动翻页的图书扫描仪,每90秒扫描1000页。


使用这个简易模式,谷歌估算出将一本书数字化所需的时间,然后通过在计算确定这个大胆的项目可行。就这样,谷歌阅读(Google Books)应运而生。




这个项目,在整个公司的项目资源配置中只占了很细微的部分,这就是谷歌的“70/20/10原则”带来的成果。


“2002年,我们仍然依据排名前100的项目清单来进行资源配置以及项目组合管理。但随着公司的成长,大家都开始担心这个简易系统是否适应我们的规模。

因此,一天下午,谢尔盖仔细研读了我们的前100名项目清单,并将单子上的项目分成了三组。


其中,大约70%的项目涉及搜索引擎以及广告搜索核心业务;大约20%有关一批初步成功的新兴产品;另外10%是关于一批全新的产品的,这部分产品虽然失败风险很高,但一旦成功,回报也会是惊人的。

一场持久的讨论由此展开,最后的决定是:将70/20/10作为我们的资源配置原则,即将70%的资源配置给核心业务,20%分配给新兴产品,剩下的10%投在全新产品上。”


这一原则,既可以确保核心业务大部分资源,蓬勃发展中的新兴业务可以享受一定的投资,与此同时,异想天开的疯狂构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以防不可避免地成为预算削减的牺牲品。


对全新产品的投入定为10%,还出于“创意喜欢限制”这个原因。谷歌认为,资源上的稀缺,是激发创意的催化剂。没有什么比过度投资更能损害创意的发展,就像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说的:“人类建筑最为辉煌的时期,就是那些限制最多的时期。”


除了资源的支持,自由是创意精英们更关注的,在这方面,Google鼓励工程师们开开小差,并设定了制度。


 

20%时间制


在使用谷歌搜索工具时,当我们键入一个词,网站马上会出现一份下拉菜单,当中可能就有你本来准备输入的完整词条:




这项发明就来自谷歌的工程师凯文·吉布斯,当他提出这个模型时,马上吸引了几位工程师加入,于是Google Suggest这项搜索建议功能就诞生了,不仅节省了用户的时间,还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帮助用户搜索到想找的信息。


而这个功能,就是几位工程师利用谷歌的“20%时间”工作方式实现的。


在谷歌,工程师们可以拿出20%的工作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我们熟知的下面的这些应用,都是员工们在20%的时间里做出来的。


谷歌街景三轮车



语音服务Google Now


谷歌新闻(Google News)



 

谷歌地图(Google Map)上的交通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制度的重点在于自由,而不在于时间长短。无论你想把这20%的时间用在哪里,只要不妨碍正常工作,没有人能阻止你忙自己的事情。


其实,与其说是20%的时间,不如称120%的时间更合适,因为工程师们往往会把这个时间安排在夜晚和周末。


谷歌有太多富有激情的工程师,安卓系统的创始安迪·鲁宾就是机器人的狂热爱好者,谷歌第一位工程负责人韦恩·罗辛痴迷天文望远镜,本书的作者之一埃里克则迷恋飞机和飞机驾驶。



安迪·鲁宾


埃里克曾斥资2000万美元购买了美国湾流公司的

Gulfstream V私人客机


这些兴趣看似业余消遣,却往往能为谷歌带来直接的利益。安卓的一款发明Sky Map,是一款可以将手机变成星象图的天文观测软件,它就是工程师们用20%的时间研发出来的,而他们,都是业余的天文爱好者。



Sky Map


类似的法则,在其他高科技企业中,也得到了验证。乔布斯就曾告诉埃里克,他在管理NeXT公司的时候也采取过类似的做法。每过6个月左右,工程师团队便会暂停手中的工作,全身心为NeXT平台制作应用程序。这个做法不仅对企业生态的建设不可或缺,也让大家对平日的工作产生了新的洞见。


20%制度最宝贵的地方就不在于由此诞生的新产品或新功能,而在于人们在做新的尝试时所学到的东西。即便这些项目很少能够演变为新的发明,却总能产生更多精干的创意精英。


 

7的原则


有一种矛盾,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难逃其扰:虽然人人都声称希望通过扁平式结构拉近与上层之间的距离,但实际上,多数人仍然从心底希望等级制度延续下去。


而创意精英们却不然,他们之所以渴望扁平的企业结构,并不是因为他们想与上层平起平坐,而是因为他们希望多干实事,因此需要加深与决策者之间的沟通。



谷歌员工在讨论项目(图自网络)


拉里·佩奇本人也对等级制度嗤之以鼻,于是,他们做了一次大胆的实验——取缔整个管理层,所有的谷歌工程师将不再向项目经理报告工作,而是向新聘请的工程副总裁韦恩·罗辛(Wayne Rosing)汇报,而罗辛将直接向佩奇汇报工作;同时,原来的项目经理也会被炒鱿鱼。改革的结果是,有一次,罗辛竟一下子收到了130份直接报告,根本没时间去过family day。


这次改革并没有真正实施。其实,创意精英们与正常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他们也需要在正规的企业结构下工作。经过调整,谷歌既保留了原来的正规公司制度,也保留了扁平化管理,只是没有那么极端。他们将最终的解决方案叫作“7的法则”——每位管理者的桌上至少要放7份直接报告,通过减少管理层的监督并赋予员工更多自由。


事实上,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创新基因,领头人非常关键。在谷歌,创新并不只是工程师们的职责,作为管理层,拉里·佩奇和谢尔盖也会利用20%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吸引“第一追随者”


几年前,企业家兼音乐家Derek Sivers在TED演讲时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看似精神不正常的人在一场露天演唱会上独自起舞。这个人站在山边,赤着上身和双脚,旁若无人地舞着,舞得不亦乐乎。


刚开始,他身边五六米的地方无人敢靠近,但过了一会儿,一个大胆的人加入后,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加入进来……闸门就这样打开了。几十个人蜂拥而上,原本的独舞变成了众人狂舞。



Google苏黎世办公室,放肆的享乐主义(图自网络)


Derek把这称为“第一追随者”原则:在发起一个行动时,吸引第一个追随者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将一个孤独的疯子变成领袖的,就是第一个追随者。”创新的混沌环境需要给这些创新人才——或者说在山边独舞的疯子——创造条件。


但除此之外,这个环境还需要给那些参与创新项目的人——也就是从第二个到第二百个加入群舞的疯子——创造空间。如果你只将创新局限为某个团队的特权,那么你或许能为这个团队吸引到创新人才,却无法吸引足够的“第一追随者”。


很多企业会将一切与创新有关的责任都推给一位高管,甚至单独设立“首席创新官”,但谷歌认为这样是行不通的,这个职位的权力无法营造出原始的混沌(只有在原始的混沌中才能激发创新),他们的做法是,首席执行官必须兼任首席创新官。


把你的想法放大10倍


拉里·佩奇曾经为谷歌提出的发展愿景是“重组世界的信息,让它们变得更加有用,并让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都能自由获取”,当时很多人觉得佩奇太狂妄可笑了。但今天,佩奇觉得,“当时的格局不够宏大”。


每年谷歌的产品评鉴会上,佩奇和埃里克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你想得不够大”,这句话后来被佩奇升级为“把想法放大10倍”。



拉里·佩奇:创新必须强迫自己着眼于未来


毋庸置疑,往大处想的思维方式赋予了创意精英更多自由,解开了羁绊,激发了创意。


Google X 团队的负责人阿斯特罗认为:如果你要造一款省1/10汽油的车,只需对现行设计做些改动;但如果你想造一款每加仑油可以跑500英里的汽车,那就得从头开始了。仅仅通过思考“我该如何从头开始?”这个问题,就可以刺激你萌生从未有过的想法。




从这个角度而言,佩奇看上去就像个赌徒,可商业上的创新也是公平的:赌注下得越大,成功的概率往往也越大,因为企业无法负担失败的损失。相对的,如果下了一连串较小的赌注,没有一个威胁到企业的安危,那就有可能以平庸告终。


这样的商界例子多不胜举,比如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后发现,这家公司拥有几十款不同的机型,每款都以市场调查划分的特定群体为目标,这样的划分背后有其道理,毕竟不同的手机用户希望拥有自己独特的机型。


但同时,这也会导致平庸。每款手机的专属产品研发人员虽然会努力造出伟大的产品,但他们也知道,只要产品还不错,就不会威胁到公司的生存。


相反,iPhone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人气,正是因为这是苹果公司制造的唯一一款手机。


如果新一代iPhone的研发遇到什么问题,想不出解决方案,团队中的任何人都不会回家。苹果公司的产品线精之又精,这并非巧合,因为每一款产品都“输不起”。


多说几句


工业时代最深刻的观察者彼得·德鲁克,把过去200年的组织创新总结为三次革命:


第一次是工业革命,核心是机器取代了体力,技术超越了技能。

第二次是生产力革命,核心是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普及,工作被知识化,强调的是标准化、可度量。

第三次是管理革命,知识成为超越资本和劳动力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而到了21世纪,我们正在面临的时代大变已经产生了第四次革命,即“创意革命”。


按照目前科技的发展,在可见的未来,机械性的、可重复的脑力劳动,甚至比较复杂的分析任务,都会被机器智能取代。但人的直觉,对知识的综合升华能力,是机器暂时难以超越的。


所以,相对应的,未来社会最有价值的人,是以创造力、洞察力、对客户的感知力为核心特征的,他们就是 “创意精英”。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公司”这个词,是时候重新定义了。谷歌对管理变迁的实践不仅对科技行业是必然,对所有其他行业来说,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在书的最后,作者感叹时局,畅想未来的颠覆和被颠覆,或许会给我们更多启示和开始改变的动力:


我们不免受到这些改变力量的影响。我们虽然学到很多东西,也被迫重新学习更多东西,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更多。我们虽然努力要全盘掌握科技现况,并了解科技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产业,但在这方面,我们就是比不上新世代的智慧创作者。

我们很确定,在日常工作中每遇见一个这样的明星,就有另外数十个、甚至数百个这样的杰出人才正在全力打算颠覆我们。


也许他们全都会失败,也许不会。也许在某个车库、宿舍、实验室或会议室,有个大胆无谓的企业领导人已经集合一小群专注的智慧创作者,他也许买了这本书,正在使用我们的理念和方法来帮助他建立一家终将使Google变成无足轻重的公司。


可笑吗?不,没有一个企业永远是赢家,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这样的展望可能让一些人不寒而栗,但我们却觉得热血沸腾。


了解更多创新案例和想法,请读:《创业没点子?创新没方法?试试这几招》

如果觉得书单君品味还不错,
友一个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苹果成功之道《许多公司热爱简洁,但只有一家痴迷于它,而且只有它发展得如日中天》

     

2015-10-07 16:00:07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9bb690102w4dp.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