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她46 岁时,丈夫遭遇意外不幸去世,儿子和她相依为命。她74 岁时,儿子因患骨髓癌被病魔夺去生命,留下20 多万元债务。去年儿媳又查出患有乳腺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儿子走了,儿媳也是心头肉,有病就要治。”她不怕苦和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这个家不能倒下。
人到中年承受丧夫之痛
29 日下午,霍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程世莲家大门敞开,屋内空无一人,她正忙着在后山茶园里摘茶叶。
听到有人靠近,院子里的狗大声叫了起来,犬吠声打破了山里的宁静。得知有人到访,程世莲拎着箩筐回到家中,裤脚和布鞋都沾满了泥。她头发稀疏,两鬓斑白,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程世莲曾是一名乡村老师,教过的学生遍布周边十里八乡。1993 年她退休后原本可以颐养天年,但74 岁那年,她却扛起锄头,起早贪黑开荒种茶。一个老人承受这样的命运,还得从一系列变故说起。
程世莲是衡山镇牛角冲村人,丈夫生前在当地一家水泥厂工作。1986 年,丈夫意外从高处摔落不幸身亡。就在同一年,儿子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大学。
“家中顶梁柱塌了,儿子又没有考上大学,发生了很多事情。”程世莲说,她很伤心,晚上睡觉眼泪都会打湿枕巾,但是当着儿子的面,她不愿流露出难过的神情,“我怕他想不开,还要安慰他。”
在丈夫离世后,程世莲每天还要去学校上课。那时乡村教师少,她一人肩挑语文、数学等好几门课程,家里还有一个70 岁的老母亲要照顾。
照片上的儿子和儿媳曾是多么幸福
老年丧子儿媳又患重病
上世纪80 年代,程世莲的儿子也来到水泥厂上班。后来儿子和儿媳结婚了,又有了一个孙子,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是一家和睦,其乐融融。“有了孙子后,我就退休在家带孙子了。”程世莲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缓缓绽开。
原本以为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然而2011 年,生活再一次掀起波澜。“儿子老说身上没力,又发了几次烧。有一次骨折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骨髓癌。”
这个消息对程世莲一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儿子生病后第三年就卧床不起,儿媳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我一个月有1000 多块钱退休工资。儿子治病需要钱,我又在家种了六七十棵板栗,一年能卖6000 元。”程世莲说,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又向亲戚朋友四处借钱。
2014 年,儿子最终还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留下孤儿寡母,还有治病期间欠下的20多万元的债。这一年,程世莲74 岁。
去年不幸再次降临,儿媳又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儿子走了,儿媳也是我的心头肉,有病就得治。”程世莲买了两本关于抗癌的食疗书籍,想着法子给儿媳做营养饭菜。
“我婆婆比我亲妈还亲。”程世莲的儿媳吴华清说,为了让她尽快好起来,婆婆每天熬玉米粥、山药粥等抗癌食物。有时她胃口不好,婆婆又给她做开胃的饭菜,就是为了让她多吃点。
看着婆婆偌大年纪还这么操劳,家里欠着外债而自己又身患重病,吴华清心里很自责,曾经有过轻生的念头。当程世莲得知儿媳的想法后,劝导她:有困难,咱不怕;有你,才有一个家,不能放弃。
程世莲老人年过古稀学技术培育茶苗,在茶园采茶
不屈命运,她承包茶园种出明天希望
经历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之痛,儿媳又患重病,命运将程世莲逼向绝境。抹干眼泪,程世莲决定:人死账不烂,她是一个党员,也是一名教师,信义如天,她要替儿子还债,给儿媳筹钱治病。已是古稀之年的程世莲决定开荒种茶,培育茶苗,创业增收。
孙子曾经劝她,“奶奶,你年纪大了,我来扛这笔债。”但是她没同意,“他在合肥打工,工资本来就不高。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谁都不能懈怠。”
“茶苗市场有前景,经济效益好,我想培育茶苗,多赚钱。”实际上儿子在世时,程世莲就有培育茶苗的想法。2013年她曾经拿家中一分地进行试验,却几乎血本无归。
对程世莲来说,半路出家,年迈不是问题,缺技术才是最大的困难。儿子去世后,她下定决心要把茶苗培育出来。程世莲不顾年事已高,到离家几十公里远的茶苗基地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技术。这个茶苗基地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是两名技术能手非常忙,只有在中午吃饭时才有空。因此每次她都上午过去,趁中午技术能手吃饭时抓紧时间请教,下午再赶回来。
“他说一句,我记一句,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程世莲不知道跑了多少趟茶苗基地。在整个茶苗基地,她是最年长的一个,也是最勤快的一个。
培育茶苗是个细致活,栽种、润土、施肥、除草……样样她都自己干。茶园由于行间空地多,杂草生长快,容易滋生病虫,程世莲背上农药箱杀虫。农药箱装上药水后,足足50 多斤,重重地压在她的背上。一次杀虫得花将近一个小时,每次她都累得直不起身。
2014 年,程世莲培育的万株茶苗,长势喜人喜获成功。2015 年,她又扩大了规模,种植了3万株茶苗,又被周边茶农抢购一空。
乐观老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程世莲就起床了。她先烧饭做菜,把媳妇的粥熬好,6 点多吃过早饭就上山了。今年,她又承包了4 亩多山地,培植了10 万株茶苗,此外她在屋后山地上还有一大片茶园,第一轮春茶的新芽已经长出来了,再不摘就赶不上价了。
毕竟年事已高,程世莲的眼睛已不如从前明亮。嫩芽大多不足2 厘米,一芽一叶的采摘都很讲究。每次上山采茶,程世莲经常腰间挂着箩筐,手里再提个板凳。一天下来要站八九个小时,山里的茶树不高,经常需要弓着腰。每摘一两个小时,她就要坐下来歇歇。每天下午五点,有人来山脚下收茶。采摘的茶叶不能过夜,她一天能摘3 斤茶叶,看到山下来人了,就赶紧下山去卖,一斤能卖40元。
“茶苗应该能卖2 万,板栗能卖6000 元,茶叶能卖1000 多元……”程世莲细数着今年的收成,到年底应该能挣3 万多元。今年媳妇做了手术,经过5 次化疗,病情已经稳定下来。程世莲规划着以后的生活,等媳妇病好了,一家人一起干,20 多万元债一定能还完。她还要等着孙子结婚,再添个重孙子。如果她身体硬朗,还可以一起帮忙带重孙子。
程世莲看着手心里刚摘下的茶叶,脸上洋溢着笑容。身旁的茶园,绿色铺满山脉。本组稿件由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钟虹/文项春雷/图
2016-04-09 09: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