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文/黄鑫亮
1818年,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这之后科技主题也正式进入到文学领域中,科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开始崭露头角。
1888年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星际战争》(The War of the Worlds)由威廉·海涅曼公司完成出版。小说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域外文明的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
1902年,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埃拍摄了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他从一开始就将科幻电影的科学性和幻想性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称为科幻电影的鼻祖。
1996年,《独立日》重现《星际战争》中的宏大场面,让威尔斯小说中的域外文明有了更加富有想象力的表达。
20年之后,《独立日2》中的“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世。这一次,入侵者的最高统帅亲自披挂上阵,在和人类的厮杀中企图夺取地球的能源。
罗兰·艾默里奇在《后天》和《2012》中“毁灭世界”的能力与日俱增,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他可以毫无限制地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洪水肆虐,火灾吞噬……当然这种能力在新作《独立日2》中没有丝毫减弱,蓝色星球上人类建筑智慧的结晶顷刻间灰飞烟灭,那些地标性建筑如同南极旱冰突然遭遇炽热的太阳一样,迅速化为乌有。
地标性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地区,或者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自由女神像之于美国,在这些符号有着超越于他们物质实体本身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导演们表现末日来临的惯用手法,就是一次次地把世界闻名的地标性建筑毁灭,用以表明人类文明的毁灭。并且,这种表现手法容易使观众对现实和虚拟的界限产生模糊,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画上等号,创造更加真实的末日感。艾默里奇深谙此道并屡试不爽。
外星人入侵题材从最初的《月球旅行记》开始萌芽,每隔一二十年就会流行一次,50、70-80、90年代末,20世纪末到现在都不同程度的流行过。外星人是人类对于是否存在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形态的思考。
从《2001漫游太空》和《星球大战》开创的经典的太空故事以来,这种类型的电影便被不断翻拍并隐射出相应时代的特征。比如在冷战时期大为发达,而之后,苏联的解体,使得外星人的电影题材更倾向于平面化、视觉化和游戏化,其中的政治隐喻有所减少,但仍有冷战思维的延伸。“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民众的担心稳定社会遭到外部打击的焦虑,投射到电影当中便是末世情绪的加重。
自人类诞生以来,经历了太多人为、自然的灾祸,但总的来说,这个种群仍然在地球上安稳地延续了下来,星海茫茫,地球就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因此对她总是充满了依恋。关于宇宙的探索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地球以外的世界是那么大,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的因素。面对未知,想象开始膨胀,而恐惧也进一步加深。于是,来自于“天外来客”——行星、陨石或外星人的威胁,成为末日题材电影中经常表现的内容。侵略,是人类社会才有的行为,虽然现在无法证实是否有外星生物,但仍将这种行为安放在一个想象的敌人身上,以此来表达一种不安全感。追根溯源,这种情绪,与原始社会中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恐惧一脉相承,只是范围进一步延伸到地球以外的未知因素。
每当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境地时,作为拯救者的英雄形象就被召唤出来,他作为人类智慧和勇气的最佳代表,成为大决战中的“救世主”。就像《圣经》中的弥赛亚一样,他们身负人类种族存亡的重任,披荆斩棘、排除万难,杀出一条血路,总能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奏出一首宏伟的英雄凯歌,为人类的未来揭开曙光。这种角色的设置,反映出人们共同的普世情怀,表达了一种内心深处的理想——渴望救世主的到来,渴望被拯救于苦难之中。
2016-06-21 1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