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每次遇到与车与车有关的灾祸,人们总是把目光投向那把锤子——安全锤。
公交车起火,人们首先找锤子在哪?为什么没敲碎玻璃让人火海逃生?
城市成汪洋,人们率先教私家车主怎么使用锤子,警告人们不会用安全锤只能坐以待毙,亡命于积水。
无论公交大巴,还是私家车,安全保障本来是全方位的,可多数人仅仅知道有个锤子,寄全部希望于一把安全锤。
所以当7月19日台湾桃园的一辆旅游大巴起火后撞上护栏,车上26人快速罹难,熊熊火光举世瞩目。人们本能地问,锤子呢?为什么安全没派上用场?
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今年6月26日,湖南宜凤高速上一辆载有57人的旅游大巴车,因撞到隔离带防护栏而快速起火,因为玻璃砸不开,35人死亡,13人受伤。
2013年6月,厦门BRT公车突发起火事故,造成42人死亡、33人受伤,安全门实效、玻璃砸不开是原因之一。
2012年8月,延安发生特大交通事故,36人遇难,仅3人逃生。这是一辆双层卧铺空调客车追尾并撞上了一辆甲醇运输罐车,两车均起火燃烧。其中,两名乘客从客车前方撞碎的(还不是用安全锤砸碎的)玻璃窗逃出,另一名乘客由客车尾部唯一一扇可以打开的小窗户逃出。如果客车前方玻璃窗没有被撞碎,那么逃生的可能就只有车尾小窗的那一人。
2011年7月,京珠高速发生超载和违规运输化学危险品燃烧事故,乘客逃生无门,41人死亡,仅6人逃出。
发生公交事故尤其是起火或水淹的原因各异,更为不幸的是,人们在救生时首先追问安全锤在哪?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
仅靠一把锤子,实际上是无法保障安全的,无法给人们敲开逃命的出口。(对啊,再说私家车也没有锤子…)
而要保证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安全,就必须另辟蹊径,把着眼点从把那锤子上移开,系统地从软管理和硬科学两方面强化。除了照章行驶、科学管理外,强化车辆的安全设计与安全性能,或许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根本出路。“防大事故,治大隐患”,不能依靠地方领导和运输公司的嘴说,而要靠科学地改良交通工具来实现。
无论遇到火灾水灾,车窗全密闭难以逃生,是导致人员大量死亡的关键。据说车窗全密闭设计,是为了保证空调系统更节能,于是寄希望于安全锤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但实际情况是,全封闭车窗的玻璃坚固异常,一是人们在事故发生发生后难以理智地区找安全锤,二是即便找到安全锤,也在手忙脚乱中难以准确发力敲碎玻璃。因此,安全锤几乎发挥不了作用。
想想过去传统的车辆设计,可否把公交车制造成推拉式窗户?遇到紧急事故,乘客不用找什么,会像推拉自家的门窗一样推开窗户,进行自救,减少伤亡。如此改良,不一定节能到极点,但可以在危机时救人性命。(安全还是比节能重要)
再想想自动化技术,能否在公交车上设计自动安全门,出现火灾、水灾,无需驾驶员操作,安全门就自动打开,让乘客逃命。(看来这方面的科技还是很需要的)
台湾桃园的大巴起火后,美国人就说这事发生在美国,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亡。为什么?因为美国的公交大巴上都有自动灭火装置,一拉就会喷水,还会直接喷水在发动机上面,先把引擎的部分灭火。另外,大巴车车厢前后顶部各有一个紧急逃生窗,车内人员互相帮助也能打开窗口逃生。
所以,我们再不也能把交通安全寄托于一把锤子上,而要从管理和车辆安全设计上下功夫,把先进科技转换成人民的生命保障。每次重大事故发生后,只强调安全锤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那只能使悲剧不断重复。
现在,是到了该把安全锤丢弃的时候了。
公交车窗要不要改?你来说,你来投票
(请把您的意见写入文末”写留言“中,与大家分享)
THE END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请长按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2016-07-22 07: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