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群峰叠嶂云雾缭绕的土地岭
七旬老人徒步穿越大别山
4年发现3条皖鄂古驿道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尤其皖鄂交界处山势险要,人迹罕至,先人们从哪里翻山越岭往返两省的?霍山境内的皖鄂古驿道,曾经商旅辐辏空前繁荣,随着现代公路的通车,古驿道被淹没在荒山野岭之中,早已不知所踪。
今年70多岁的霍山老人马维甫徒步穿越大别山腹地,一路考证发现明清时期共有三条皖鄂古驿道,日前,记者和老人一起重走古驿道,古道的沧桑历史和神奇传说一一再现。
东大路曾是官道
马维甫说,1985年起,他用整整四年时间,徒步翻山走访上千人,找到上百块石碑,最终发现从霍山到湖北,曾有前明古道、西大路和东大路三条古道。
东大路是明后期形成的,在黄石河畔有一块石碑,碑文记载:“前清从黄石河上岭出南庄,从陡岭上大王庙过河至千笠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八月修成花滩河至大王庙河崖路;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月修成黄石河大河崖路,始顺河而下。 ”这条大河崖路原貌依旧,一边是陡峭的石壁,一边是悬崖,悬崖下面就是黄石河。马维甫考证,这段路在清代还是朝廷运送银两的官道。
西大路古道上有漫水河镇杨氏祠桥,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条古驿道在古霍山西镇交汇,通往湖北英山。
进山门户曾繁华
从霍山县城取道西南,大别山在落儿岭镇变得陡峭起来,老街上一口百年老井依然甘甜,家住水井旁的老人们说,百年水井从未干涸过,见证了当年商人如织的繁华。
78岁的熊正忠介绍,井边的老街只是一条很窄的仅容两人并行的小巷子而已,不过,这里曾是通往湖北英山等地的交通要道。湖北缺盐,霍山黑石渡有渡口,可以运盐,生意人将盐从霍山运到英山,然后从英山带其他货物过来。由于落儿岭是进山的门户,自然就成了一个驿站,一些大户人家就靠开盐庄、经营茶业以及木材生意起家。
宁家就是这样的一户人家,至今还有“宁家半条街”的说法,如今宁家老屋已是断垣残壁,但从门头、屋檐处残留的壁画上仍能想像当年雕梁画栋的富贵。
刘邓大军曾走古道
记者一行从上土市镇老街出发,沿着淹没在杂草中、断断续续的石板路向中界岭迈进,这里就是皖鄂的分界岭了。
该县关工委主任邵必贵说: “当年刘邓大军就是从黄栗杪大桥附近的这条古道进入霍山的”古道上芳草萋萋,一块块被踩得光滑如镜的石板上似乎还留有当年大军走过的痕迹。
中界岭离上土市镇17公里,这里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也是湖北与安徽的分界线。据英山县民国九年县志记载,这里当年曾设有卡门,往来两省者必须从卡门经过,如今在上店村界岭组还能看到当时卡门的围墙。
民间传说与古驿道地名
据传说,古驿道沿线地名与汉王妃逃难传说密切相关。汉武帝时,衡山王反叛,怀有身孕的王妃苏氏逃难至淠河边,一只巨龟将她驼过河,后人称此地为“黑石渡”。王妃继续西逃至一处山岭产下太子,这就是“落儿岭”。
逃命进一山坳,里面泥泞不堪,故名“烂泥坳”。王妃又躲进小庙,后被称“太子庙”。逃至皖鄂分界处的一三叉路口,天飘大雪,将军让王妃倒趿鞋,逃往天堂寨方向,故名“倒趿冲”,后当地百姓误读为“道士冲”。 (通讯员夏金华、记者 方荣刚 文)
三条古道汇西镇 |
||||||
——皖鄂古道探幽 3月31日,正值烟花三月,我们越过一座座如黛的青山,跨过一条条清澈的山涧,向前迈进,继续皖鄂古道的神奇之旅。 条条古道连皖鄂 告别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太子庙,我们来到了土地岭,站在岭头,只见群峰叠嶂、云雾缭绕,茫茫的云海之中,究竟那条才是曾经的皖鄂古道呢? “其实皖鄂古道有三条”,今年70多岁的马维甫老先生肯定地说,“1985年,我为了编写漫水河区简志,用了整整四年时间,走遍了这一带的山山水水,走访了上千余人,找到上百块石碑,最终考证,自古以来从霍山到湖北分不同时期曾经有过三条古道。”
马维甫是漫水河镇的退休干部,他在自己主编的漫水河区简志中,是这样记载皖鄂古道的: 在元至明中叶时,有一条前明古道,其线路:霍山城——黑石渡——落儿岭——鹿吐石铺——田家山——良善铺——甘棠坳——西河——十家铺(今名石桥铺)——黄家湾——船仓——松林铺——杨家河——十八尖——蔡家河——乱石畈(今名太平畈)——高山铺——东界岭(英霍交界)——草盘铺。其中在鹿吐石铺、良善铺、十家铺、松林铺、高山铺和草盘铺都设有驿站。 这条路所经河流太多,到了雨季行走非常不便。因此明中叶,就改走西大路。西大路的路线是:霍山城——黑石渡——落儿岭——鹿吐石铺——烂泥坳——六里洪——土地岭——新铺沟——滑石桥——道士冲——杨氏祠——歇马台——泡桐岭——打杵岭——漫水河——小回头岭——大回头岭——陡沙河——上土市——九龙井——深沟铺(今古佛堂)——中界岭——石头咀铺(今名石头镇,英山境内)。这条路不断维修,沿途还有石碑记载。 到了明代后期,人们逐渐探索出一条东大路,又称英霍大道。这条路的线路是:中界岭——深沟铺——九龙井——黄栗杪——上土市——陡沙河——大回头岭——漫水河——黄石河——千笠寺——西河——白莲岩——午旗河——管驾渡——佛子岭——柳林河——霍山城。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条古道,当初都是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沿途还要经过许多河流,时至今日,这些古道大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我们只能从现存的一些古桥上、古树旁还能依稀看到当初的痕迹。座落在漫水河镇百合基地旁的杨氏祠桥就是其中的一座。杨氏祠桥的位置在曾经的西大路古道上,是一座单孔半圆条石拱桥,桥宽3米,总长12米,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在打杵岭上,还有一棵古老的银杏,从这棵银杏也可以找到西大路古道当初的热闹。打杵岭离漫水河镇约一公里,以前挑担的一般每走一公里左右歇一会儿,但担子是不能放下来的,就用一种特制的棍子(叫打杵)将担子撑住,称为歇一杵,因此一公里又称一杵路。银杏树正在岭头上,肩挑或过路人都喜欢在树下歇息,当时有“打一杵回头且看清河漫水”的说法。这棵树树围长5.5米,高约35米,树冠覆盖面积600平方米。1981年省林业厅已登记,并测算树岭约800年,银杏目前长势良好,年产鲜果近千公斤。 我们走在这棵沧桑却依旧充满勃勃生机的老银杏树下,仿佛还能听见当初那些南来北往的行人在树下歇息时的欢声笑语…… 明代古寺话沧桑 在曾经的古道旁,有很多这样的古桥和古树,它们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而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在漫水河镇万家山村,还有一个明代古寺。这座名为响水寺的古寺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这里群山围拱,清流环抱,对面有一山如龙头俯入漫水河,仿佛正在饮水。而古寺门前曾有一条大路,就是东大路古道的必经之地,正因为这样,所以寺庙内的香火一直非常旺盛。
寺庙中还保留着从明代到民国各个不同时期的石碑,通过这些石碑,我们了解到古寺几百年来的风雨变迁。据碑文记载,明崇祯十年到十三年,连续三年大旱,又加上蝗虫灾和瘟疫,庙里很多僧人也都遇难了,寺庙一度冷落,到了康熙初年,九华山大师洁纯来到古寺担任主持,庙里香火又重新旺盛起来。寺庙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嘉庆十三年,当时寺庙经过扩建,有上佛殿、中佛殿、前佛殿和左包厢,共27间。1932年,有四个红军藏在庙里,后来因人告发而被害于庙下的漫水河畔大柳树下,古寺也因此被全部烧毁了。2004年,当地村民自发捐款,又重新修建了前佛殿和中佛殿。 黄石河畔觅辙痕 东大路是明后期逐渐形成的,在黄石河畔有一块石碑,记载着当时改道和维修的情况。碑文记载:黄石河至千笠寺路段,前清从黄石河上岭出南庄,从陡岭上大王庙过河至千笠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八月修成花滩河至大王庙河崖路;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月修成黄石河大河崖路,始顺河而下。 这条重修的黄石河大河崖路,现在还能看到当初的原貌。这条路是修在半山腰上,一边是陡峭的石壁,一边是悬崖,悬崖下面就是美丽的黄石河。 这一路上,我们一直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而来到黄石河,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黄石河宽广的河面和清澈的河水让人眼前一亮,而两岸的自然风光也非常美丽。
一直陪同我们的马维甫老先生告诉我们,黄石河这一带曾经非常繁华,因为是交通要道,每天有很多人从这里经过,所以这里沿路都是饭店和旅社。“你看,这里曾经就有一个饭店”,马老指着路边一块空地告诉我们,“我六十年代刚参加工作时,就经常从这条路去霍山开会。那时候早上三点多钟就起来上路,走快一点,一天才能到霍山,如果走迟了,就要在路上歇一晚。当时最辛苦的还是那些挑担子的,我们经常遇到他们,最多的是挑盐的,一般都是20多人一起走。我们两手空空的,一天走下来,脚都起泡了,你想这些挑担子该多累呀。” 黄石河这段路在清代还是朝廷重要的运送银辆的官道。当时湖北英山属安徽,所以这条路上就会经常出现运送银两的马队。据说有一次,运送银两的马匹走到黄石河时忽然走失了一匹,马队的队长吓坏了,丢了一匹马就等于少了一包银子,他一害怕就在黄石河边畏罪自杀了,当地人就把他埋在河边的山坡上,现在他的坟还在呢。 走在黄石河边,看着两边美丽的自然风光,站在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上,遥望对面山腰上的那条古道,一时间让人感慨万千。想当年,人们为了一包盐,爬山越岭,要走多少路才能到达!而如今,你看,这四通八达的路不仅到村到组,很多都直接修到了家门口!路的变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而站在黄石河边,我们就像站在一扇可以看见古今交替的门前,这边是现代的水泥路,那边是石板铺成的山间古道…… (记者:夏金华) |
2016-08-23 02: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