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无人驾驶靶机被形象地称为空中磨刀石,它主要用来试验、检验各型导弹武器的性能。在一架靶机的研制、制造过程中,有一项要反反复复进行的工作———试滑,这是一个异常危险且富于挑战性的工作。
日前,在中国无人靶机的诞生地———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笔者有幸见到了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称为木偶飞行家的首席无人靶机试滑员周宏军。
见到周宏军时,他正准备试滑一架即将放飞的超音速无人靶机。
初冬的戈壁已经寒意刺骨。一个小时后,当周宏军从无人靶机上走下来时,却是一身的透汗,摘下厚厚的皮帽子,头上还冒着缕缕热气。顾不上喘口气,他便立即与站里的科研人员一起,开始调整靶机的各项参数,并把调整数据仔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空军某试验基地二站所研制、改装的靶五和超音速无人靶机,全是利用退役的飞机,即拆掉飞机人工操纵的部分,减轻飞机不必要的重量,加装研制成功的无人操纵系统,从而完成一架无人靶机的“生产”。在此过程中,由于飞机各系统已经改变了很多,所以,无人靶机试滑在无人靶机的研制、改装过程中就成了一个经常性的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我军武器现代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国家航空武器的研制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航空武器的试验开始需要一种速度更高、性能更好并且更接近真实飞机的无人靶机。这项光荣的任务落到了二站科研人员的身上,为完成超音速无人靶机的研制工作,四年时间里,官兵们进行了成千上万次试验。
周宏军是分配到大队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也是一直在二站靶标大队干到大队长位置上的第一个大学本科生。在超音速无人靶机的研制过程中,他担任了无人靶机的试滑工作。
无人靶机试滑员,曾经被人形象地称为“木偶飞行”。滑行的时候,试滑员坐在靶机里,靶机自动做慢速、高速等各类滑行动作,试滑员的工作则是:在飞机出现特别紧急的情况时,把靶机自动滑行转换为人工操纵,但是,他们要在最大限度内允许靶机偏滑,从而有机会对靶机起飞、飞行等参数进行准确调整。因此,在靶机高速滑行过程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留给他们的处理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几秒,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刚刚参与这项工作时,周宏军仅仅只在地面上开过车,到一个不用人操纵的飞机上试滑,对于他来说,无异是个陌生的课题。但是,由于试验任务十分紧张,他只有边摸索、边学习、边试验。记得第一次试滑前的那个晚上,周宏军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一遍又一遍想着滑行的各种动作,想着解除自动的操作程序……第二天,飞机经过科研人员、大队机务人员的再次检查调试,滑行速度定在了200公里。
当跨上试滑靶机的时候,周宏军心里却是异常的平静。飞机启动了,巨大的轰鸣声一下子就把他抛入到了一种空白之中。周宏军说到:“那个时候,对那声音根本没有感觉了,心里所想的只是怎么样滑好,怎样让飞机平安滑回来。”遥控组发出了起飞指令,飞机开始慢慢在跑道上滑行、加速,100公里、150公里、200公里,突然,飞机滑行出现歪斜……最后,当指令解除时,飞机已滑到了跑道边缘。
从飞机上下来时,周宏军身上的衣服都拧出了水。自此,他开始了试滑无人靶机的历史。这以后,他还遇到过很多次靶机冲出跑道的情况,但每次都在他的正确处理下,化险为夷。
最让周宏军难忘的是一次高速滑行试验,那是某型无人机的一个关键试验项目。当时,按照试验要求,靶机滑行速度必须达到260公里。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自动滑行速度。当时已经是大队长的周宏军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他说:“不怕,让我上,肯定没问题。”飞机很快加速到260公里,这时,飞机的刹车系统已经不起作用了。
周宏军立即进行人工操作,持续点刹。飞机速度终于慢了下来,在离跑道尽头只有4米远的地方停住了……
对于自己的工作,周宏军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自己在试滑的时候,总有一种被飞机劫持了的感觉,充满了风险,甚至有些惶恐,但是习惯了也就好了,因为这毕竟是国防建设的需要,毕竟需要人冒这个风险,做出自己的奉献……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2012-08-01 00:02:37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f647f010182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