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昨日下午,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右一)为选举产生的咨委会主任许振成颁发聘书。 新快报记者王飞/摄
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成立,陈建华两提新快样本口号——观念新、行动快、有回报
■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通讯员 成广伟
将对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大项目建设、决策进行咨询、监督、评议的广州城市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昨天成立。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到场向每一位委员颁发聘书,在总结发言时他提出广州垃圾处理的最终目标:原生垃圾零填埋,回收垃圾全利用。陈建华希望委员能为广州破解垃圾围城危机提供决策建议、技术支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只要能把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好,我愿意做‘垃圾市长’。什么需要我去哪里派分类垃圾袋,搞分类活动,我随叫随到。过了吃饭时间给个盒饭,给个矿泉水就好了。我也是城管志愿者,也要把志愿者队伍尽快建起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
委员包括19名公众代表
据介绍,广州城市废弃物处理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咨委会)于今年5月29日启动筹备工作,并在6月中旬正式向公众招募。经过市民报名和部门筛选,最终确定了30名委员,其中包括了11名专家代表和19名社会公众代表。19名社会公众代表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名,硕士3名,包括市人大代表、网友、教师、医生、律师、志愿者、企业、社会组织等行业;11名专家代表则从广东省内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专家中产生,全部拥有高级工程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
根据咨委会章程,咨委会将就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大项目建设、重要决策及决策执行进行咨询、监督和评议;委员可根据广州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咨询和监督课题,也可接受各级政府委托就有关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重大问题进行咨询和监督;委员可依照个人职业特长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自主提出监督意见和建议,通过广州市固体废弃物办公室报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研究;咨委会将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委员会议,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委员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可获补贴;咨委会运作的资金,将采用政府购买方式获取。
年底前全市压缩站升级
对于咨委会的成立,陈建华评价为“开了先例,创了先河”,表示这可能是全国首个就生活垃圾而成立的公众咨询委员会,对于日后政府处理和垃圾相关问题起了很好的监督和建议作用。陈建华建议要给每一位委员都设一个网上工作室,让市民及时把心声反映给委员,并建议咨委会每一季度发表一份报告,每一年发表一份广州垃圾处理绿皮书。全体会议可以一季度甚至一个月开一次。
“原生垃圾零填埋,回收垃圾全利用。”对于广州处理垃圾的最终目标,陈建华昨天给出了总结。他表示,要实现目标首先就要做好分类,把占生活垃圾中1%的有害垃圾分离出来。另外要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方法努力把回收率从目前的33%提高到发达国家40%的水平。
陈建华强调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履职到位。对于垃圾分类所需要的资金,必须及时划拨到基层政府。他透露,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全市171座垃圾压缩站的升级改造,使它们全部具备垃圾分类压缩功能,这样便使生活垃圾在未进入终处理设施之前压缩掉由水分和空间组成的10%总量;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366台分类垃圾运输车辆的采购或升级;餐厨垃圾处理量到明年底能到每天2000-3000吨的规模,预计后年可实现100%全处理。
陈建华向咨委会介绍新快样本
寄望更多媒体参与垃圾分类试点样本
新快报讯昨天15时20分,新快报记者在市城管委的电梯口碰到了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获悉记者身份后,陈建华随即眉毛一抬,脱口而出:“你们的新快样本口号我还记得,观念新、行动快、有回报嘛!”
记者抓紧机会向市长汇报:新快样本杏花社区的分类活动一直在抓紧推进,新快报每周都对试本情况进行跟踪。记者还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入户宣传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也遇到过困难,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声音。陈建华表示:“媒体亲自去做垃圾分类就知道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要去做通居民的工作啊!”在随后的咨委会成立仪式总结发言时,陈建华市长再次提起了新快样本。在引导媒体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中时,他主动提及:“下午时我在电梯里碰到了新快报的记者,我就引用了他们老总的话。垃圾分类要‘理念新,行动快,有回报’,这就叫‘新快报’。”陈建华此言一出,现场的咨委会委员都乐了,纷纷鼓掌对这句口号表示赞赏。
陈建华随后表示,现在搞垃圾分类试点样本的是三家报纸媒体,希望广播、电视台,包括网络媒体也要积极参加。他现场寄语,希望其他媒体的记者和领导反映一下,“因为你们也会产生垃圾”。
■现场直击
有委员反对垃圾是资源市长呼吁专家与其交流
新快报讯咨委会委员黄锋来自广州万绿达公司这一环保企业。他昨天在市长面前高调称,垃圾不是资源,谁愿意要资源的话,他可以无偿提供很多资源。他指出,现在很多低价值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在经济上比较吃亏。例如玻璃瓶回收就没人愿意,因为捡一天也赚不了10元,回收后的处理成本也远比重新做玻璃贵。他们公司去年搞了几千吨的牛奶盒回收利用做环保纸,也是不赚钱的。他希望政府能补贴企业,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陈建华市长在总结发言时对黄锋的说法表示反对。“垃圾不仅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还把它加上宝贵二字,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我们要让广州所有市民,树立一个科学的关于资源的理念。”
陈建华指出,咨委会委员对资源、固体废弃物认识如果不能形成高度一致认识,在社会上就很难形成公众认识。所以他在会上公开呼吁咨委会里哪位专家能自告奋勇和黄锋委员结对子进行交流。
■委员建议
要解决有机肥料出路
●李海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也曾进行堆肥生产,技术是没有问题的,但最终没有运行下去。处理成本、地方态度是失败的关键原因。堆肥是处理方式,但产生的有机肥在卖的过程很难。建议政府帮厨余垃圾制成的有机肥找出路,可以通过补贴,把这些有机肥不当成牟利工具。鼓励人们过来免费拉走,用来绿化造林、种花。欧洲垃圾堆肥后就不当商品来卖,给人免费拉走或堆荒山上。
要科学决策适度超前
●原效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环保工程设计所高级工程师
咨委会所做工作可能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专业角度来讲,要体现科学决策和适度超前,要有魄力和战略高度代表国内领先水平去选取领先的技术。另外要有政策和资金保证高标准的建设,一流的硬件设施,再配一流的运行管理。
需充分讨论垃圾焚烧
●阿加西番禺知名网民
一直以来,垃圾焚烧没有一个可以充分辩论的地方。政府想宣传,不妨找一个类似羊城论坛的场所,让咨委会和反对焚烧的人去充分讨论,究竟垃圾焚烧这个技术是否可行,如果去监管,让市民不用只从网上看消息。政府对垃圾焚烧厂距离居民聚居点的防护距离究竟应该设为多少也要有个定论。
2012-08-05 01: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