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吴大澂:学者型官僚的“古玩救国”
作者:金满楼
话说甲午战争后期,素有文化名流之称的湖南巡抚吴大澂率湘军出战,结果却是丧师丧地,大败而归。回到任所后,吴大澂不免羞愧难当,尤其听说马关和谈失利、中国将要赔款两亿两白银的消息后,更是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思来想去,吴大澂最终给顶头上司、湖广总督张之洞发去一电报,其中称:“倭寇索款太巨,令人痛恨!如今国用不足,为臣者理应毁家纾难,以救危亡。大澂历年薪俸所得,皆用于购买古器,现拟以古铜器百种、古玉器百种、古镜五十圆、古瓷器五十种、古砖瓦百种、古泥封百种、书画百种、古泉币千三百种、古铜印千三百种,共计三千两百种,抵予日本,请减去赔款二十分之一”,云云。
电报发出后,张之洞未加理会。等了十天后,心急如焚却又不知内情的吴大澂随后又发电报和信函各一,以明心迹。这次,忍无可忍的张总督派专人送复信到湖南,其中严厉训斥道:阁下毁家纾难,忠悃可佩,但“以古器文玩抵军费”,未免“事太奇创!”要知道,倭奴好兵好利,岂好古哉?再者,阁下所藏虽富虽精,但估值也不过十万两白银,现提出抵扣赔款二十分之一,即作价一千万两,岂不荒唐?阁下之提议,敝人实在不敢代奏,以免为“世人所讥、倭人所笑”;如阁下一定要这么干,那就请与合肥(即李鸿章)自行电商,我不予闻。信件最末,张之洞半劝告半警告地说,如今非常时期,劝阁下还是不要再做“新奇文章”,“总以定静为宜”,拙见如此,采纳与否,悉听尊便。
张之洞的大光其火并非没有原因。客观的说,吴大澂的为官处事确实有些迂腐书生气,而这与他的“清流党”出身不无关系。早在光绪初年,京师即盛传“李鸿藻为青牛头,张佩纶、张之洞为青牛角,陈宝琛为青牛鞭,王懿荣为青牛肚,其余牛皮、牛毛甚多”的说法,这些出身翰林的词臣直言敢谏,封奏联翩,一时号为“清流党”。作为其中的一员,吴大澂虽不如“两张”(
张佩纶、张之洞)锋芒毕露,但也曾崭露头角,风光一时。
书生议政固无不可,但最终还须实务考验。不幸的是,在之后的中法战争中,风头最健的张佩纶受命福建海疆,结果却是马失前蹄,惨败而归。受此牵连,朝中“清流党”一时折戟沉沙,陷于低潮。在此期间,时为通政使司通政使的吴大澂也曾受命会办北洋事宜,张之洞则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两人涉险过关,继而成为名重一时的封疆大吏。
中法之战时,湘军前辈曾国荃曾有一戏言:“先去先败,后去后败,同去同败,不去不败”。总而言之,一个“败”字,张佩纶即为前车之鉴。不过,吴大澂似乎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在甲午年间,全国督抚官员不下二三十人而无人敢于前赴敌阵,唯独吴大澂一人挺身而出,不失书生本色。同属湘系、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其在受命钦差大臣并节制“关内外防剿各军”后却屡以病辞,不肯应命;到达京津后,又以“队不齐,械不备”等理由再三推诿,迟迟不肯出关。刘坤一之作为,无非“不去不败”之故智,在其映照下,吴大澂的“奉命出关、立即启行”无疑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书生毕竟是书生,他不是军事家,更不是上阵杀敌的将领。吴大澂领着数万大军奔赴前敌后,朝中言官、给事中余联沅也曾警告清廷决策者说,“吴大澂未经战阵,以虚骄之气,做夸大之词,请加训诫”;御史安维峻也说,吴大澂并无军事经验,恐手下将领不听约束,但这些谏议均未引起清廷乃至吴大澂的重视。
清廷委派吴大澂为“东征军务”帮办并率老湘军出关作战,原因可能是吴之前曾在东北编练过东北防军(即后来的靖边军)并处理过边境事务(与俄国人打过交道),但这一切与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还差之甚远。事实上,吴大澂为人称道的既非军事,也非政务,而在于金石考古、书法字画等文化方面,其中尤以篆书及古文字考释最为著名。
如此,吴大澂实为学者型官僚,倘若天下太平无事,自可亦学亦官,安安稳稳地终其一生。但生逢乱世,历史给吴大澂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让他这样一个对现代战争毫无经验的文官统兵作战,此举不啻于舍长用短、驱羊就虎,结局可想而知。相比而言,同样出身清流的张之洞则要老练镇定许多,他虽然也一心主战,却决不贸然请战。
事后,吴大澂被撤去帮办军务,赴京听候议处。看在其“愤然请缨”的份上,清廷只将之革职留任而未予深究,吴仍回湖南做他的巡抚。奉旨后,吴大澂赶紧上书谢恩,其中承认自己“一介书生,未经战阵”,只因“倭寇猖狂,迫于忠愤”而“不自量力,愿效驱驰”;如今朝廷格外施恩,曲予保全,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勉力“补过尽忠”,以求报于将来。
光表态还不行,得拿出实际行动。《马关条约》签订后,深知闯了大祸的吴大澂也确实为之焦灼万分,他觉得自己身为昔日的前敌统帅、而今的“败军之将”,应该为战争的失败承担一份责任,即便忍痛割爱,亦在所不惜。由此,才有了前文的戏剧性一幕。只是,吴大澂的赤字之心固然可敬可佩,但国与国之间的争夺并非儿戏,其“古玩救国”的想法不失为一片赤诚,但未免有些天真过人了。
甲午事毕后,在言官们的不断弹劾下,清廷最终将吴大澂彻底革职。戊戌年中,仍存“复官”念头的吴大澂被清廷宣布“永不叙用”。至此,吴大澂官途尽断,4年后郁郁而终,年仅68岁。(首刊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更多,请点击链接:《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2014-08-27 02: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