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祠庙文化使诸葛亮神话成为“历史”
Tuesday, September 30, 2014 19:42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祠庙文化使诸葛亮神话成为“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不惜重金给死人立祠建庙隆重祭奠的浮华传统,皇帝死了,要建陵立庙;将相王侯们死了,要筑冢立庙;炙手可热的权势者执政时候,也有生祠,明代宦竖魏忠贤就是典型,他的生祠遍布国中。其实,帝王将相的祠庙文化,大都是奢侈文化——不惜国力与民力,不顾民众的死活。又都是腐朽文化,是人间等级制度的死后延伸,没有积极可取的内容,然而很有一些人十分热衷。

有祠庙就有香蜡纸表,这是善男信女供奉的;有祠庙就有诗赋题对,这是文人骚客、达官贵人的稀世墨宝;有祠庙就收门票,这是当地有关部门设置的;有门票就有涨价,不乏利益的驱动……如此等等。

祠庙其实很简单,不过是几座古老的建筑,一圈不高的围墙,几只古朴的香炉和一台一台砖阶石阶,地下埋着一堆朽骨,或者连朽骨都没有,单就外在风景而言乏善可陈。能提起精神发人深省的,是祠庙文化。或以嘱对绝妙工整,或以吟诵流光飞采,或以书艺精湛浑朴而令人赞叹。套一句现代人的口头语: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如对这些内涵、底蕴加以理性细究,则不难洞见以下特征。

其一,谀墓特征。古人把墓碑文章称为谀墓词,把由此获得的报酬称为谀墓金,其鄙视之色溢于言表。有品性的文化人,不屑于此道。祠庙中未必有尸骨,但阿谀墓中人却是普遍现象,如有人敢讽剌挖苦,会被砸断脚踝骨。全国的祠庙多不胜数,即令是阻止武王伐纣的赵公明及三霄妹,也有道观供奉他们,没有人敢题“殷纣帮凶”、“倒行逆施”、“死有余辜”、“遗臭万年”等匾额。唯一不同的,是某关帝庙有一副既有歌颂又有挖苦的对联:

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忠不忝

徐州降曹操,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

这大概因了关羽一家在蜀汉灭亡时候,被庞德之子庞会全部诛杀的缘故,否则其后人不会答应。或许是吹牛皮吹得太过了,太过了就吹破了,所以不服气的人太多;即令有人对此楹联心怀不满,想要出面维护者,实在没有维护的理由,理屈词穷中,只好默认。

其二,加法规律。既有前人的溢美之词压在上边,后来者再要使题赋天长地久,就必须添加佐料翻出新意,使韵味更足一些,否则就张挂不出;既令勉强挂出来,还会被摘下。所以,后来者都会变本加厉、不遗余力地歌颂。至于是否有依据,被赞者是否当得起,已经难以顾及了。

其三,剽窃手段。谀墓词不是好编的,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得有时间构思,而附庸风雅的政客和半瓶醋文人,哪里能倒出几滴儿飘香翰墨!然而又不甘寂寞,这就使出剽窃手段,将甲地、乙地、丙地的他人创作,稍加删改或原文照抄到丁地,好在游客因交通阻塞,大多都足迹难遍,见识不够,遂使剽窃案经年不发。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上网络稍加查证,就不难发现有一批文化窃贼,他们在多处都干过这类勾当。

其四,唯美原则。祠庙的题词、楹联普遍不讲究真实,唯取其美。或意美,或辞美,或景美均可入选,如兼以书法精美,更会成为上品佳作,千古流传。

在当代,武侯祠是全国最多的祠庙之一。粗略统计,有二十多处,仅次于孔庙关庙,同诸葛亮毫无瓜葛的南京、镇江等,甚至祖先深受诸葛亮之害的天水一带,都立祠设祭,香火不绝。从“正统”考察,汉中勉县武侯墓才是真迹,是经蜀汉政权反复廷议后,于公元263年决定,在武侯墓前设立祠庙供乡闾祭奠。公元1513年,为祭祀方便,在汉江北岸金牛道旁,昔日诸葛亮相府兼行营原址上,另建一规模宏大的新祠。此后,新祠称为武侯祠,旧祠改称武侯墓。

武侯祠的正式建立,标志着崇拜有了确定形式;成都刘备昭烈庙悠忽中变成武侯祠,标志着对诸葛亮崇拜的急骤升温;全国各地陆续建立武侯祠,不仅标志着崇拜的泛滥,也证明了崇拜的盲目。作为民间的祭祠场所,歌功颂德、吹捧拔高就成了应有之义,而且有了附加的内容,即借吹唪诸葛亮,也使吹捧者声名显扬于中外。

在各地文物景点题字赋诗嘱对的,约是四类人:一是触景生情,身有同感的志士,如出征将士;二是诗人气质十足的文化人,借场景抒发胸怀。三是官僚政客们,在歌功颂德附庸风雅的同时,乘机抬高自己的声价。四是书坛高手,把这里作为自己展示艺术创作的殿堂。然而不管哪类人,大都不是严谨的史家,不管歌颂者动机如何,这类举世无双的祠庙文化,都起了拔高死人、矮化后人、愚弄民众的作用,今谨以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为例。

大门外石坊有赵连仁一副楹联:

运帷幄之筹谋,披肝沥胆,六经以来惟二表

本圣贤者道范,寄命托孤,三代而下此一人

这副楹联中的常识性错误显而易见,《后出师表》系他人伪作,所以,《三国志·诸葛亮传》将其摈弃,而赵连仁又将它捡回。而评价更高得离谱,竟将两个《出师表》这一权宜的策略内容,与儒家的经典《尚书》、《礼记》、《诗经》、《易经》、《春秋》、《乐经》相提并论,将之后的全部文化都以两表加以抹杀。

大拜殿有民国年间河南军阀刘镇华一副楹联: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世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这个吹捧够肉麻了,上联一说诸葛亮毫无功利之心,仅因三顾才出来做事;二是追溯到山东两座名山胜地的籍贯,使孔丘与诸葛亮二者之间发生并无因果的因果关系;三说他是自孔丘之后,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圣人。下联则专称诸葛亮爱人的仁德,却把华夏重新分裂,致使生灵涂炭的责任一笔勾销。

以史家、政客身份出现的歌颂者,莫过于清时南阳知府顾嘉蘅,大拜殿有他撰书的一副楹联: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孤忠

其上联虽系拾房玄龄余唾,但气势汹汹地质问语气,不但把陈寿一脚踩翻,而且把诸葛亮彻底描述成没有缺点的完人。那么,五伐中原五次失败作何解释?顾知府料就,此颂歌一出,他已钻在诸葛亮神像下边,投鼠忌器,没有人敢来质问!楹联更不顾当时及之前已视魏晋为正统的客观事实(尽管“正统”之说在今天已毫无意义,在当时却是不容颠倒的重大原则),用反问句式将蜀汉视为正统政权,并追溯颠倒正统的原因,说是修史人为了表彰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一片忠心。为了表彰一个人就可以将历史颠倒,没见过的奇谈怪论!

对历史信口雌黄到如此地步,夫复何言!

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后,文人骚客为了歌颂诸葛亮,更把小说与历史混装着一起抛售,使诸葛亮成为人格神。卧龙岗武侯祠这一副楹联最具代表性: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纵,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考察楹联的文学价值,此幅自应为上品、神品;从史学的角度入眼,虚虚实实,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夸张拔高的手法并用,直将诸葛亮描绘成似人非人,似神非神,似妖非妖,而又人、神、妖三者兼有的怪物。然而,这幅无一可取的歌颂,却因其精湛的艺术形式千古流传,不知已骗过多少人;也不知有多少人还会受骗!

至于各祠庙内那些“功盖伊吕”、“天下一人”、“千古一人”等,也是一戳即破的谀词,经不起推敲。

这只是颂诗赞歌的冰山一角,而冰山还一望无际。

举例涉及南阳卧龙冈多了一些,似乎同卧龙岗这一景点过不去了。不是的,不是这样,全国各地大同小异,概莫能外,惟取其典型而已。

由是观之,祠庙文化夹杂着太多专制文化的糟粕,专制社会中某些所谓的英雄,多与尘世战乱和举国人祸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这些所谓的“英雄”,也就没有尘世战乱,就没有举国人祸。可惜盗名欺世者层出不穷,因之尘世战乱和举国人祸难以终止。正如王学泰与李新宇在合著的《〈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批判——为中国文学经典解毒》一书中所说:“百姓想做太平犬的梦总是被打破”,“以致想做奴隶而不得。”

崇拜英雄伟人只能使崇拜者失去灵魂,不自觉成为一具行尸走肉,这种教训不是没有,够深刻惨痛的了

     

2014-09-30 19:39: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4e9540102v2bk.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