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满清京城盛行“男风”
时下,习惯上把男性性工作者称为“鸭子”,这更多的是针对女性消费者来讲的,张易之、张昌宗哥俩之于武则天,就属于在这一类。历史上,这个特殊的角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同性男子,那名号也更为奇特多样,譬如娈童、龙阳、相公、男宠、面首、男妓等等。
甭管男女,但凡好帅哥童男这一口的,生理取向上都不可谓不与众不同。中国性文化里的所谓“男风”,大约就是这样形成的。同性恋并非是舶来品,在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传统的。春秋的君王有之,汉代的好几个皇帝,在这方面还弄出了不少名堂,出了张放、董贤等名动天下的美男子;我们的文化词典里,“龙阳之好”、“断袖之癖”,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到了两宋时代,就更加地流行起来。而满清的乾隆至光绪百多年间,“男风”之盛,更是前无古人。
一般的,我们把妓女待的地方叫青楼,那么男妓营生的场所,该怎么命名呢?总不能也叫青楼吧?那岂不是肯德基和川菜馆都署名饭馆,既混淆了完全两样的风味,关键是让消费者无法辨别雌雄呀。国人在这上面,向来是不缺乏智慧的。自打宋朝起,满腹经纶的才子学人,给男妓起了个十分独特又形象又响亮的名字,叫做“象姑”,自然而然地,象姑们的活动地儿,就叫做“象姑馆”。
史载,在两宋时期,京城及各大城市,从事象姑业的男子,数以千万计,全国各地的象姑馆遍地都有,随处可见。到了满清,据说是因为朝廷打击娼妓,好色的达官贵人们当即换了胃口,转而狎男娼。以至于出现了清人徐珂《清稗类钞》中所描写的:“道光以前,京师最重象姑,绝少妓寮”的景象。就是说在当时的北京,青楼业大为萧条,而象姑馆如日中天、分外红火。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时候男娼的受宠,还没有像今天的富婆找鸭子的事,把玩男妓的,仍都是与之同性的有钱人。另一个特殊的地方是,狎客与男妓之间,常常到后来都玩起了真感情。
象姑们也像青楼女子一样,身上有些艺术气质,就格外显品位,倍受青睐。这样一来,那些唱戏的优伶——男戏子,就成了贵公子们引诱培养为“同志”的最佳对象,身为男儿,却善妩媚,多情撩人,极大地满足了王公贵族和一大批士大夫们的特殊嗜好。
晚清有一本小说,叫《品花宝鉴》,书中的主人公,一个是优伶中的佳人杜琴言,一个是狎客中的才子梅子玉,这二位真心相爱,情意绵绵。据说这部小说代表了中国表现同性恋题材的最高成就。可见当时的“男风”之盛和人们观念中,对同性恋者的平等态度。
人类最搞不明白的就是自身,鱼肉吃多了就想萝卜青菜,绫罗绸缎穿久了便又好粗麻布衣,美女看惯了目光不约而同转向嫩男帅哥。但凡把人生当游戏的,自然会变出无穷的花样出来。正人君子们看不惯,但其显露出的人性本质,谁都无法否认。
2014-10-16 02: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