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
[转载]《说文解字——中华经典古诗文公益课堂》答疑
Sunday, October 12, 2014 17: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做个笨人,一步一步走吧!
《说文解字——中华经典古诗文公益课堂》将于10月18日(周六)下午2:30在罗湖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首场讲座,在此期间,我会收到许多热心听众的问题,现逐一解答,以飨读者——
问:请介绍《说文解字——中华经典古诗文公益课堂》的具体内容。
答:简单说,就是计划在每周六下午,做一个课堂式的公益读书活动,邀请著名古典文学名家、教授、学者,每次给听众讲解一篇(首)中华经典古诗文。要教会听众用吟诵、吟唱和朗诵等形式,记忆并背诵这篇作品。为此,我们的30位助教中有一个组是专门现场领诵的。有的是教授自己领诵。读书一定要读出声音来,不读出声音,人的生理和心理接受系统就浪费、闲置了,所以古人说:读书法,有三到,即心、眼、口都要发动起来,效果会很好。
问:有没有一个预期的目标?
答:我们对听众有要求,要求听众在一周内将一次课堂上所主讲的某篇作品背诵熟,成为自己脑海中储存的东西。不是听一次课就完了,慢慢地淡忘了,跟没听一样。为此,我们会给听众建立一个类似学籍档案一样的登记表,比如那些能坚持听完一百场或几十场的,自己本身有收获自不必说,也会获得今后我们主办或参与的各种与读书有关的活动的优先权。目的就是鼓励人多读书,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曾国藩说,人肚子里要装一百篇烂文章,就可以去参加科考了。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口说笔写,大都浮泛空洞,原因就是读古诗文少了。我老家的县志里刊载有一幅对联,我很喜欢:“有血性人方能共事,无经史气不足论文。”上联说的就是要养成君子人格,下联说的是养成君子人格,就要亲近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我们做这个活动的大的目标。但现在我们说话,尽量避免往大处说,现在的人,太习惯往大处说了,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往小处说。我们这个活动,就是从小处做,不是那种大的讲座,讲宏大的、望远瞭高式的讲座,而是从具体的一篇诗文开始,一点一点地读、积累。就像登高山看风景,有人能乘坐直升飞机,迅速升空,盘旋于风景之上,看一眼就走,这是聪明人;我们提醒自己做个笨人,一步一步地走吧,一步一步地往山上走,能走多远,看自己的体力、耐力,甚至看自己的命运。
问:当时是出于什么原因让你们策划这个活动?
答:读书的作用,所谓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变化气质,增广学识。古今中外的圣贤们都说尽了。无需赘言。就以今天实用的角度说,比如,许多人都感觉台湾人写的公文比大陆人写的整体上要文雅一些,你看台湾法院给陈水扁的判词,跟大陆法院的判词文风上完全不同。台湾法院的判词,还是延续了中国古代的书判味道。这种差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显地感觉到了,我跟很多政府官员、商人等各界人士交流,他们都有学传统文化的愿望。但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学习是劳累的,人很容易放弃和荒废。所以,学习没有一个带点强制性的氛围和环境不行,要有相互鼓励、彼此交流的一个平台。假如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给深圳培养一千个能肚子里有百篇烂文章的人,就是很大的收获了。慢慢地,大家读多了,知道什么是好文章了,胸中有了中华正宗文字的基因和密码,有了语感,口说笔记,自然口吐锦绣、笔下生辉。有个领导说,不要说一千个人,就是将来有二三十个真正懂得什么是好文章的人,就是很大的功德了——最近,凡是了解我们这个活动的人,最爱用的一个词儿,就是功德。可见人们对此的渴望还是很普遍、很强烈的。
问:上课的形式能介绍一下吗?
答:上课不是娱乐,也不是一般的讲座。所以,要按照课堂规矩来。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听众要关闭手机——现在人成天跟手机一起活着,这很让人忧虑。咱们就关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还不行吗?上课前,会播放一分钟的音乐,特别编辑的编钟音乐,将大家的状态与上课前隔离一下,要有一点仪式感。中间时间由教授掌握,助教配合,带领大家诵读,教授讲解。讲解结束,教授自己掌握与听众互动的环节。讲课结束前,播放一分钟的编磬音乐,也是仪式。形成音乐标识。所谓金声玉振,善始善终。听课的人,会组成一个个网络和微信群,平常可在上面交流,分享各自的作品。我们也会做读书沙龙,作为课堂的延伸。将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选择听众中的优秀者,进行会讲,这一下一阶段的目标。慢慢地要教大家诗词格律、古文笔法等等。
问:这个活动大概要做多久?
答:现在先试验一下,不断地摸索、试验,慢慢地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深圳人就这样,什么都敢试。上面说了,学习不是娱乐,学习是痛苦的、劳累的,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服务好听众。争取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如果安排好了,成为好习惯,就会将劳累和痛苦变成乐趣,变成不可替代的乐趣。清代云南人李扶久先生编了一本《古文笔法百篇》,他主张这百篇文章,你每天读一篇,一年下来,除去休息和其他耽误的时间,基本上可以读三遍,那么,数年时间,你就可以将这本书背熟了。这给了我们启发,我们也会将本次读书项目的篇目,编辑成书,供听众反复使用。
问;从目前报名的人来看,年龄和身份的组成有那些特点?
答:成年人、学生都有,家长带孩子来的不少。政府公务员和喜欢读书的商界人士所占的比例比较突出。越是成功人士越喜欢学习,有上进心,有个商界人士,还是政协委员,她来电话一个人要了9个座位!这是深圳读书的一个大的转变,从前深圳人读书、买书,多以实用为主,现在慢慢地转向不以实用为主的读书了,这个现象从本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问:如果有事不能去现场听讲,怎么办?
答:该项活动得到了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等各级部门、团体的大力支持,我们将邀请罗湖家园网为每一次讲座全程录像,最后制作成特辑公布。我们还会将每一次的讲座整理成文稿,发到各大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上,以便感兴趣的人查阅。
问:能否介绍第一期的主讲嘉宾?
答: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著名文史研究学者刘斯翰先生开讲,主题是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讲座将带领听众用方言吟诵、诵读等方式体会词作的盛情,再由刘先生进行细致解读,最后和大家交流有关苏轼的若干问题。刘先生是前辈学者刘逸生先生的哲嗣,父子两代,萃力诗道超过一百年,是著名诗人、学者,曾任《学术研究》杂志社主编、《诗词报》总编辑。已出版《曲江集校注》、《海绡词笺注》、《汉赋:唯美文学之潮》、《史与诗》等十多部著作,《童轩词》一卷待出版。《童轩词》是刘先生艺术创作的代表,词作深情浓郁,音律和谐,读之让人余香满口,放声欲歌。希望大家可以提前预习一下苏轼的这首词,了解一下苏轼的生平,多交流学习,才能更有进步。
问:能用一句话总结这个活动吗?
答;在现在这个聪明人汹涌的世界,还是那句话:让我们做个笨人,一步一步走吧!
讲座相关信息详见:
1、中华经典古诗文公益课堂公告辞
2、刘斯翰先生10月18日鹏城开讲古诗文
以上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号查询往期获取:szswjz;或关注“中华经典古诗文公益课堂”的新浪博客。
相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