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交额571亿 ,物流订单2.78亿!双十一的火爆已无需多言。
然而,单日保单1.5亿,保费破亿,众安保险的双十一数据也同样让业界吃了一惊。的确,互联网保险的惊人发展让不少人始料未及。
红红火火的双十一背后,是各出奇招的促销、是海量的订单支付、是快马加鞭的物流。
间或,也夹杂着一丝丝的不和谐音:账户被盗有木有?野蛮物流有木有?宝贝与预期不符有木有?
消费者的这种不安与担忧只是互联网商业伴生风险的一个缩影,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延伸性决定了互联网生态下,风险和风险管理诉求的无所不在,也决定了互联网保险的应运而生与今年双十一期间的惊艳爆发。
碎片化需求的惊艳爆发
小额、海量、高频、碎片化是互联网保险的主要特征,这是由互联网生态下,风险管理需求的碎片化决定的。
571÷2.78≈205。
通过这个简单的算式,我们不难粗略估算出双十一阿里巴巴旗下交易平台每笔订单的交易额。与如此小的交易额对应的,是每笔订单的运费。但就是这小小的运费,却曾经是个大问题,甚至一度成为网购的最大桎梏之一,买卖双方因无法在退换货运费问题上达成共识而导致交易夭折的例子并不鲜见。
对于网购而言,退货其实只是一个偶发环节,但对于交易双方,这个概率并不大的偶发环节却隐含着无法回避的后顾之忧,双方都亟需一种保障。孤立地看,这种保障需求很微小,是名副其实的碎片化需求。
但在互联网商业生态下,一个个这样小小的、、频发的碎片化需求聚合起来,却成为一个总体体量极其巨大的需求市场。
作为互联网保险的代表性产品,来自众安保险的退货运费险就是这种体量巨大的碎片化需求的产物。保障额仅几元到几十元的退运险,核算为保费,每笔仅为0.5元左右。但双十一当日,数以亿计物流订单却成就了众安保险单日保费破亿的傲人战绩。
低至几元、大至千元的频发小额交易构成了双十一571亿元的天量成交;每笔不足1元的退运险,构成了双十一互联网保险的惊艳爆发。
金融IT化与DT化金融
面对体量如此之巨的碎片化保险需求市场,传统保险机构却只能临渊羡鱼,而无法退而结“网”。传统保险机构虽有网上保险业务平台,但其“网上保险”与“互联网保险”却压根儿是两码事儿。
与依循互联网生态需求提供服务的互联网保险不同,传统保险是服务于传统经济业态的,无论是从机构、人员配置,还是市场定位、产品与服务研发、到成本核算、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是完全围绕这一业态的,其网上保险平台可以接纳、处理在线定单,但却没有能力处理海量高频业务。更重要的是,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诸如退运险等互联网保险产品,每笔保费平均不过几毛钱,对于传统保险机构而言,这点儿保费甚至还不够与客户的一次通话费用,明显就是赔本的买卖,根本无法参与。
网上保险与互联网保险的这种区别正是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实际上也就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思维与DT(Data
technology)思维的区别。
金融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伸展业务触角,是传统金融依托IT技术实现业务空间上的拓展,是金融的IT化;而互联网金融则是应互联网生态链需求而生,是服务于互联网生态的DT化金融。
简而言之,金融互联网是借助IT技术,强大自身;而互联网金融则是通过DT数据挖掘,为别人强大服务。
IT技术的出现,曾引发了飓风般的产业革命。
DT技术的引入,引发的将是行业的二次洗牌。双十一期间,传统保险无从置喙的互联网保险的惊艳爆发就是这一趋势的一个明显例证。
人类正在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数据时代,这是马云的观点,也是日益明晰的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需求“长尾”
长尾理论指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热门产品,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
互联网金融正是那条无尽的需求长尾。
互联网能够将碎片化场景聚合起来,成为可挖掘的市场,以较低的成本服务于传统金融服务不到、或无法服务的领域,让更多长尾市场成为可能。
服务亿万量级的网购用户,聚合起细若芥粒的碎片化需求,激活潜力无限的长尾市场,是“小而美”的互联网保险着力之处。将产品与服务无缝嵌入网购环节,在不影响客户购物体验的前提下,以极低的成本满足客户的碎片化需求,是着眼于互联网生态的众安保险的成功之道。
互联网的特定生态与近乎无限的巨大体量,决定了服务于客户碎片化需求的市场潜力将是极其巨大的。双十一不过是互联网生态下,体量庞大的碎片化需求的一个局部缩影。当前,线上交易比例已占到了线下交易的30%,而现在的线上保险业务,距离这个比例显然还差得很远,这也意味着互联网保险眼下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还存在着巨大的想象与发展空间。
如同碎片化理财需求曾成就了余额宝一样,相信碎片化保险需求也终将会成就互联网保险。
2014-11-18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