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鸣梁海战》:明朝附属军大破海贼王
Monday, December 8, 2014 23: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在风帆时代的世界海战史上,鸣梁海战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有人认为是
12艘打败了330余艘),朝鲜半岛上的这场奇迹之战,可以跟古希腊的萨拉米斯海战相提并论,一东一西,都是不可思议的大胜。韩国人一直把鸣梁海战视作壬辰抗倭战争的转折点,不过这与历史不符,真正打败侵朝日军的,还是千里驰援的明军(当时朝鲜国王都躲到明朝境内了),在鸣梁之后的露梁海战中,明军水师为主的中朝联军一举歼灭倭军主力,这才彻底扭转了壬辰战局——中韩合拍的《露梁海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相当期待。


《鸣梁海战》创下了韩国电影史上空前的票房纪录,当然是一部商业巨制,导演之前还拍过同类型的《最终兵器:弓》,此番执导《鸣梁海战》,也算扬长避短。作为一部商业片,《鸣梁海战》当然不承担完全“还原”历史的功能,毕竟人家不是历史专题片,再者,历史这东西也没有一个确凿无疑的记述,常常有不同观点,有时候也捯饬不清。



从商业片的角度来看,《鸣梁海战》非常不错,叙事很集中,就是描述这场战役,没有啰嗦的话,该画外音交代的就画外音,该去掉的儿女情长就去掉——当然,宗主国大明朝的身影也被去除了,单从这部影片来看,几乎是朝鲜国在以一国之力倾力抗倭,不过事实上当时的朝鲜就是大明的一个附属国,朝鲜军队也就是明朝的附属军,回溯历史的话,“朝鲜”这个国名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给起的,朝鲜尊明为天朝,并采用明年号,朝鲜的历代国王继位后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确认并赐予封号。


有观众说《鸣梁海战》是韩国的“抗日神片”,当然这么说也不错,但我也不完全认同,所谓“神片”,更多的是背弃基本的历史常识,胡拼乱造(譬如韩剧《不灭的李舜臣》),《鸣梁海战》毕竟是有基本史实支撑,虽说有争议,但以少胜多的基本格局未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英雄主义的渲染,天经地义。而且影片对李舜臣的指挥艺术还是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刻画,譬如对于水文的熟悉(漩涡、岛屿),以及出奇制胜的战术(跳帮肉搏),经过一系列充满智慧的兵法演绎,这场以少胜多的“神迹”才被呈现在大银幕上。而且从视觉效果上来说,《鸣梁海战》的场面调度和演员表演都丝丝入扣,一场大战被拍的荡气回肠,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类型片。


日本舰队的指挥官来岛通总原是海贼,被招抚后成为海军军官,没想到被李舜臣打得落花流水,在影片中,来岛这位海贼王被枭首而死,尸体对着朝鲜军民来了个标准的下跪姿势,好不畅爽也么哥。


李舜臣在出战前给国王上书说:“今臣战船,尚存十二”,视死如归的气概直冲云天,今天这句话据说被镌刻在韩国海军军官学校里,激励后来者为国杀敌奋勇作战。


李舜臣写过一首名为《闲山岛夜吟》的五律:“水国秋光暮,惊寒雁阵高,忧心辗转夜,残月照弓刀。”是不是很有唐诗的意境?


你看,我们的附属军军官都这么能写汉诗,能打倭寇,那我们自己呢?

     

2014-12-08 23:13: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8d81e20102v9eh.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