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文/侯继勇
金融、汽车、医疗、房产是未来互联网的几个大风口,现在这股风刮到了医疗行业。
12月29日晚,东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一项融资计划。
12月11日晚,中国第一个上市的软件企业东软集团(600718.sh)公告称,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通和资本共同对东软医疗增资16亿元,并以11.33亿元人民币从东软集团购买其所持有的东软医疗一定比例的股权;与此同时,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及协同创新等投资者对东软熙康合计增资1.7亿美元,本次两笔交易总额达到38亿元。这两笔融资,都刷新了各自领域在国内的最大的单笔融资记录,熙康的融资也是全球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之一。
沉寂了很久的东软,终于给业界引爆了一个惊天巨响,再次引起媒体、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到这家号称“骨灰级”企业的身上。
那么,东软为何不独自发展前景广阔的医疗设备和熙康业务,而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共同发展?这次融资对于东软整体发展带来哪些变革和机遇?东软未来将成为怎样的企业?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
化解模式矛盾,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这不是单纯的一个资本项目,它是一个东软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平台项目。我们在一起构造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医疗健康创新的平台,是一个现代服务业的平台,也是将政府“新医改”目标能够落地的平台。”刘积仁说道。
在刘积仁看来,如果只是为了引进资本的话,那在东软体系内就可以解决的。东软不仅自身资本实力雄厚,而且公司信誉好,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融资解决资金问题。东软选择引进战略投资者,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入一个平台,引入一个机会,引入一个新的创新机制。“我们不相信一个不断烧钱的,一个要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熙康业务,在我们原来的这种模式下,能够获得迅速的长大、快速的发展。”
而对于东软医疗来说,每投入研发新的医疗设备,前期投入很大,客户购买后才能收到钱,投资回报周期很长。所以,无论医疗设备还是熙康业务,它们的商业模式与东软的软件与服务业务在模式上有很大区别。“比如说熙康更多像互联网的模式,我们要赋予它更多互联网公司的DNA,用这种方式来发展。医疗设备是一个产品型的业务,它跟我们传统的IT解决方案业务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刘积仁说道。
东软通过这次分拆医疗设备、熙康业务,不仅可以释放东软医疗和熙康多年积累的创新势能,获得近38亿元宝贵的资金,可以让还处于“不断烧钱”的熙康业务获得充足的资金保证,化解上市公司资金的压力;同时也为前期需要投入巨资做研发的东软医疗,获得更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资金,有助于东软医疗向更高端、世界更领先的医疗设备领域进军;与此同时,这两块不同商业模式的业务,可以按照自身行业的特点和规律来制定发展规划,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因此这笔买卖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而弘毅、高盛这样国际资本的进入,也是看重中国乃至全球未来在互联网医疗和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巨大的诱人的市场。用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的话说,我第一次将这么多钱投给了大学教授,是因为“中国会越来越多的人有中等收入,有了中等收入中国消费者和家庭越来越关心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弘毅一直在制药、医院等相关领域进行投资和布局,这次投资可以与以前的投资形成有机的互补。
当问到这两个企业何时启动上市议程?刘积仁表示,“未来东软医疗、东软熙康独立上市,是我们这次分拆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刘积仁强调,“上市不仅可以让公司更加透明,管理更加规范,更重要的是上市可以打造公司品牌,凝聚有共识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未来东软系将有三家在国内外上市公司,它们分别是软件服务、医疗设备、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佼佼者。
释放创新能量,再造东软新生命
“这次引入弘毅、高盛这样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投资公司,是东软的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我们获得了一群对我们战略发展有共识的人。我们对这个行业都十分看好,应该说这个团队也应该是我们的一个最大的收获和资源。”
刘积仁说的团队,不仅指融资后的新团队,还包括东软花了10多年时间在医疗设备,医疗IT以及健康管理服务领域打造的一支专业队伍。1995年,东软进入了政府、公共卫生、社保和医疗信息化行业,在这个领域,东软参与了中国医疗从付费方到医疗提供方的IT建设。1998年,东软成立医疗设备公司,随后发布自主知识产权的CT、MRI等各种数字化的医疗设备。2011年,东软熙康成立,正式进军健康管理与互联网医疗领域。这次,东软医疗、熙康引入投资者,将成为东软在商业模式转型和创新的一次重要突破,是东软在医疗设备、健康管理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能量的一次释放,也是东软再造新生命的重大机遇。
实际上,这样的股权释放在东软发展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在过去的23年间,东软一共有3次股权更迭。第一次是1991年东软成立,到1996年公司上市,东软由一家校办企业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第二轮是1998年宝钢入资东软集团,到2003年员工再次持股,对员工进行激励,实现东软母公司的股权释放。第三轮是2006年,东软上市公司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到2008年,东软集团整体上市。
东软在23年的发展中,一直不断创新求变,以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并适时激励公司的创业者,让员工的发展与激励保持同步,从后来的结果来看,东软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刘积仁认为,东软的生存法则就是变革,与东软一起诞生、一起成长的软件企业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因为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短暂的行业,能够活过五年、十年已经十分不易。而每隔几年,东软就都会改变自身活着的方式。
“东软的选择标准很简单,看清未来的方向,让业务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刘积仁表示,“在东软,将这种创新称为增量式创新。”
当然,东软能够做到增量式创新,也得益于每一次转型,都拥有较好的转型基础。实际上,过去的每一个创新积累,都给东软业务在面向未来时,获得了新的机会。
全面推进BBC,剑指互联网化转型
这次交易完成后,东软集团将获得10亿元左右的现金收入。据了解,这10亿元的资金将主要用于东软集团核心业务的发展。
在东软多元化的业务中,医疗设备、熙康只是东软大布局中的两枚棋子。实际上,东软在社保、政府、电信、电力、金融、交通、教育、卫生、企业、汽车电子等领域涉足很深,这也是是东软二十多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014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占东软整体营收的80%。在这一业务板块中,东软在许多细分领域都占据了行业第一的市场份额,比如,社会保险、汽车电子、医疗IT等。
东软的财报披露,2014年下半年,公司将“加快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有效投入,推动业务持续规模化发展”。这意味着,东软会继续加大在从传统的IT模式向互联网、云服务的模式转型。
而在2014年12月举行的东软解决方案会议上,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表示,东软将全面推进BBC战略。在传统业务方面,东软将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为客户提供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化转型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互联网化转型。在新业务、新技术方面,东软将全面发力,在大健康、车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以新的商业模式和融合创新推动变革。
年初,东软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政府与公共事业、企业、IT运营等领域的云服务业务发展。中期,东软改组成立云科技公司,下半年,东软发布了云应用支撑平台
SaCa(Secure Social Active Connected Cloud with
Awareness),所有这些都已表明,东软正在建立面向大众消费和企业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企业应用在动态基础设施上的迁移和部署。
而东软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也有多年积累和不菲的业绩。在汽车电子上,东软已经建立了5000人的开发团队,并与阿尔派、哈曼等全球顶级厂商有着广泛的合作。从东软不愿透露的客户名单里可以了解到,东软的汽车电子已占据了全球30大领先品牌的80%。未来,东软希望通过收购国内外的汽车电子公司,意欲在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领域获得更大的机会。而汽车互联网,被称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
过去五年,东软集团一直低调前行,在医疗、汽车、政府、企业等领域积累丰富的资源和创新,为下一轮能量释放打下基础;而未来5年,东软将在各个细分行业打通B2B2C的闭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迎得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014-12-31 00: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