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小张和小王这对80后的新婚夫妇前些日子刚在墨尔本买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产,有了新家之后,是否把老人接到澳洲来赡养也成为两人这几天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考虑到澳洲完善的国民医疗体系,他们还是希望把老人接到他们身边,方便照顾。但是事业刚处在起步阶段的小两口即便只接来两位老人,经济上也会面临不小的压力。
虽然两人近8万元的移民费是笔不小的数字,但考虑到今后可以享受的免费医疗,小两口觉得还是物有所值,毕竟还有1万多的福利押金会在10年后退还。
真正让小张夫妇下不了决心的,还是父母两人要在澳洲生活满10年才能拿到养老金的政策。现在要供房,10年中父母的生活费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两人不想因为经济上的压力而影响父母晚年的生活质量,而且他们也正在考虑要孩子,不知道这个小生命的降生又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变数。而更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只能接两位老人来澳洲,那另两位又怎么办?
现在,夫妻俩只能每年利用年假飞回国内探亲,小张也鼓励父母趁现在身体状况还不错,到中国各处旅游散心,一来打发时间,再者也可以丰富退休后的生活。但随着父母年纪一天天变大,等到他们行动不便,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后,又该如何尽孝呢?
目前他们夫妻俩还是决定趁着现在年轻,多挣些钱,争取以后换一套更大的房子,好把4位老人都接来,如果到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就只能暂时把父母暂时安置在中国的养老院。
老王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从大陆移民到澳洲,家中排行老三的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她们现在都和年逾七旬的父母住在中国同一个二线城市。对老王来说,作为独子赡养老人的义务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落叶归根。
已过不惑之年的老王现在对他今后十几年的生活也有着一个清晰的规划:准备等子女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中国,陪父母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膝下有一对儿女的他,由于语言的障碍,虽然在澳洲已经生活了20多年,但始终认为自己无法融入到澳洲化的生活,再加上父母年事已高,而且兄弟姐妹也都在中国,回国赡养老人的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在他脑海里出现。
孩子们还算争气,读的都还是不错的学校和专业,在这边打拼了20多年,他想他也应该歇歇了。老王的一对子女现在分别在麦考瑞和悉尼大学就读会计专业,因为考虑到以后的就业情况,子女也听取了他的建议,选择了这个很多华人最为擅长的专业之一。
这几十年间,探亲就像是“候鸟迁徙”一样,在澳洲和中国之间超过8000公里的飞行线上穿梭。最近几年,父母的身体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两个姐姐为了照顾老人,不管是到家中还是在住院期间,都没少费心。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也越来越感到“到父母身边尽孝”像一种使命,无时无刻不在召唤他。
对于回到中国后的生活,老王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没有养老金等福利,但他这些年也攒下一些钱,准备带回去。一双儿女也很支持父亲的想法,虽然说着不流利的中文、也从小在澳洲的长大,但流淌在华人血液里的优良传统也都保存在这些第二代移民的身上,他们表示,等他们工作了,会把钱寄到中国给爸爸花。
——————————-
欢迎关注澳中集团官方微信:
微信搜索:aozhongjituan
澳中集团成立于1988年,目前涉及的主要领域有澳洲本土房地产开发项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买房一条龙服务”和“帮客户在澳子女找工作”的集团特色服务。希望让更多的百家姓写在澳洲的地契上。
2014-12-15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