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文/黄鑫亮
全世界的人类对于狼保持着傲慢与偏见,东方人傲慢的削弱狼的野性,使之成为怕老婆被平底锅砸的动画角色,甚至是任性的爱上食物链下端羊的情种;西方人偏见的落单群居的狼,寂寞的人儿月圆之夜变身为狼人,露出可怖的獠牙,专靠吸吮人血为生。这么说来姜戎的近乎自传体、以亲身经历描述狼的小说是为大众还原真实的狼,记得当时小说大卖以后不少企业文化都拿出什么“狼性”来增加团队凝聚力,可没过多久狗又舔回了人们的宠爱,正当自拍时代里不大的镜头都要塞进一张狗脸和一张人脸之时,中法合拍的《狼图腾》的知青陈阵像养狗般养着狼。
令不少导演望而却步的冗长的《狼图腾》原著,到了阿诺导演手里终于拍成了电影。不知道是不是阿诺导演也听说过中国武侠小说里的点穴,从电影的线索来看是被点了好几个穴,可点的每一个穴都让人酥麻,却不能点得人不能动弹。陈阵和杨克两位知青的性格区别、陈阵和噶斯迈以及杨克羊群里激情的爱情脉络、包顺贵这位草原管理者与知青、牧民和外来者之间的牵扯,而对于狼图腾的草原文化,更是只有毕利格对于陈阵的寥寥几句,更多的只是停留于知识层面,狼有什么特点、狼怕什么、狼位于草原上的生态链上的什么位置。
更为应景的是把此片当成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片,可“人狼对峙”、“狼马大战”和“飞狼”未免也将狼渲染的过于强大,这与一贯的恨不得把眼药水涂抹到动物眼睛旁的宣教片煽情气质不搭。个人更愿意把电影《狼图腾》看成是一个知青来到大草原百无聊赖的养宠物记录,这本质上与当下养宠物狗的人们心态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养得狼崽更为野性难驯,只是“遛狗”的场地从小区公园扩展到内蒙古大草原,只是把小狼养壮实了就放生,从陈阵当初掏狼崽时的温柔眼光,再到他未必是迫不得已说出的养一只小狼是为想和牧羊犬交配,这就是宠物爱好者看到萌宠之时的直接反应,电影里的小狼除了不会像小狗摇尾乞怜,从外型来看是不输小狗的,如果从更为宽泛的角度而言,这是“狼人”之间的相互认知。
与人的行为习惯最为相像的不是猴,不是猿,而是狼。恕我孤陋寡闻,只听说过狼孩,而没有听说过被其他动物抚养长大的婴孩,这至少已经证明了狼与人的行为相似度。狼与人都是群居,集体的行动能发挥出比个人数量级之上的力量;狼与人都能忍耐,谋定而后动,皆能战胜动物性;狼一旦落单成了独狼就很难找到它的团队,人也是一样,狂欢的群体总会用警惕甚至略带蔑视的眼光审视孤单的人,可能正是因为狼与人是思想那么接近,他们会刻意的保持着距离的疏远,而养狼的陈阵就是一次狼与人之间的公式互推,既然成年的狼能养婴孩,成年人又怎么不能养狼崽。
知青上山下乡年代像场部主任一类的掌握权力的人开展的诸如灭狼运动,确实是对于生态环境知识的匮乏,可到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了动物生态链的重要性、甚至小学生也能把达尔文学说说得头头是道之时,过犹不及又会将理论泛泛而谈。人类与生态链上的大多数动物其实没有发生直接的关联,热带森林里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带,这里的动物们对于人类而言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去打扰它们的生态。只是人与狼之间曾经某个时刻过于紧张的关系,让狼如同影片里那样找不到食物而向人类靠近,而人类没有武器的助力直面狼是内心恐惧的,于是有了争端。可是更多的时候人与狼之间是保持着合理的距离。
与草原上狼行动上对于人的反击的危险相比,城市里人宠物狗思维上对于人的软性控制却被忽略,养狼的陈阵表示与其说狼是他的奴隶,不如说他是狼的仆人,每天担心着狼能不能吃饱会不会冻着,更要提防着被鹰和狗袭击,当今的人们同样是被宠物狗操碎心了心,狗粮能不能吃惯、明天变个什么口味、穿什么款式的衣服会让狗愉悦,城市里不用防着狗被猛兽偷袭,可有着比野兽更歹毒的偷狗人更是防不胜防。脑海里盘旋着的都是狗的一切,于是乎他眼里的自己和他人也都成了狗:单身狗、汪星人、累成狗,狗都没有想到这么几十年自己从成语里的贬义词汇翻身作主。有点担心未来无所不能的人类会不会把狼也当成宠物来养,一万年前狗就是来寻觅人类吃剩的食物的狼,一部分狼成了人类眼里忠诚的狗,求放过另一群狼。影片的结尾陈阵养的狗回归到了它的草原,天上的云朵变成了狼的形状,又被解读成了这是草原上的狼的延续,可云又哪知道什么是狼的形态。电影院是不能让狗进入的,不过宠物产业链也该有宠物电影院,倘若狗狗们趴着看《狼图腾》,它们又会想什么。
2015-02-23 18: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