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对于CPI而言,现在有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其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所引发的“输入性物价下跌”,其二是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导致的“货币机制性紧缩”。而中国的央行显然不愿意承认后者,而只拿前者说事儿。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因为,央行“降准”之后,居然由央行自己出面自毁长城。其研究局局长陆磊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调控不是强刺激、全面放水,而是预调微调、定向调控”。从这一表态看,央行根本不愿意“降准”,更不愿因把“降准”和经济刺激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事实。
央行为什么可以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说事儿?因为,就像当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一样,这是美元货币政策的结果,而中国承担了输入性物价上涨的结果,人民币货币政策治理无效。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了,它所引发的的输入性物价下跌,人民币货币政策同样医治无效。
问题是,输入性物价上涨的时候,中国央行一直不承认“输入性”,因为它们一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应对物价上涨。为什么明知有害无利还要这样做?我的理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通过货币紧缩引导人民币升值。美其名日:压制物价,为了老百姓;美其名日:降低房价,为了老百姓;美其名日:去除负利,为了老百姓;美其名日:结构调整,为了中国经济。
但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整个过程中,物价降过吗?房价降过吗?老百姓的收入提高过吗?经济结构调整了吗?没有。我们能看到的事实是:除了人民币不断升值、金融不断短期化,还有就是中国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不断弱化,内需越发惨谈,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那经济结构调整了吗?我看没有。第一,民营经济的日子越过越难,政府投资越来越大;第二,高科技企业创新并未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传统产业整合止步不前;第三,服务业增长较快,大都集中在金融和信息服务领域,而真正为制造业提供非金融、非信息服务的企业度日如年,不断萎缩。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调结构”也要“重总量”,绝不能没完没了地依赖总量政策——货币政策解决经济结构的问题。紧缩货币,只能导致中国金融短期化、只能导致中国经济内需萎缩,只会破坏而非助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从经济意义上说,这实际是更大的经济结构扭曲。不是吗?金融短期化意味着“适合于实体经济发育的长期资本越来越少,而适合于金融投机的短期资金越来越多”;紧缩必然且只会压制内需,而紧缩导致人民币升值,不会抑制加工贸易,却把一般贸易至于死地,从而发生严重的经济结构扭曲;等等等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紧缩的严重后果。
现在,CPI低于1%的时代来了。无论从经济学定义的角度,还是从中国经济实际情况的角度,我们都没有理由拒绝承认“通缩”的实际存在。尽管这里的确存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原因,但过去输入性通胀时期,央行不该紧缩而紧缩的后遗症是否存在?当然存在。现在,需要央行还账——通过“降准”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如果央行拒绝还账,而一味强调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使货币自然宽松,那问题会十分严重。因为,金融短期化趋势得不到逆转,而金融短期化导致的货币机制性紧缩,依然会进一步压制内需、压制物价,使中国经济在“通缩”的漩涡里不能自拔。
我们没有理由用“定力”的说辞贻误“金融结构调整”的战机,请尽快实施“缩短放长”的货币操作,实现央行“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诺言。
2015-02-09 23: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