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2月1日起,深圳小汽车高峰期“限外”令将正式开罚了!昨日(30日),深圳市交警局公布了详细的限行方案。据了解,交警将主要通过“车牌识别系统”等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抓拍执法。(广州日报)
深圳此前突然实施小汽车限购政策,此刻出台对外地号牌车辆的限行政策,似乎顺理成章。事实上,早在深圳之前,国内已有多座城市实施了对外地号牌车辆限行的政策。这一次,深圳并非是开“风气”之先,而是步他人后尘。但即便是如此,深圳市的如斯“限外”政策还是很让人失望……
通过媒体报道,我们注意到深圳的“限外”政策,不仅规定违规行使的车辆第一次、第二次不予处罚,自第三次起才依法处罚,还特别规定了四种免于处罚的情形。这看起来比较人性,但丝毫不能掩盖其“限外”政策的任性。一方面,深圳“限外”的区域的是“在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四个行政区域内的所有道路”,如此大面积地限行,一定会给那些生活在深圳、驾驶异地号牌车辆的人带去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在被限制的外地号牌车辆中,却明确地排除了粤港、粤澳两地号牌。如果说深圳“限外”是挣扎于交通难题中的无奈选择,那为何又单单对这两地号牌网开一面?
更何况,不管是“限购”,还是“限行”,类似的政策都存在着明显的法理问题,即这样的政策都明显侵犯、妨碍部分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从公平的角度,几乎所有实施类似政策的城市,其经济基础都相对发达,当一地“富裕”了,即使我们不去谈论“先富带动后富”这样的话题,可突然实施这样的政策是否也会让人有“兔死狗烹”的感觉?更绕不开的逻辑问题是,倘若每座城市都实施类似的政策,那我们岂不是生活在无数的“国中国”里?岂非是“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其实,一座城市内车辆大量增加,的确会造成交通的拥堵,也会给公众的出行带来困扰。但问题是,解决这样的“城市病”,当真只能靠如此简单粗暴的政策?对深圳而言,其能从昔日的小渔村成长为今日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靠的是什么?除了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根本的原因在在于大量外来人口的积聚,还有创新精神与进取意识。若是盲目“限外”,不去学习、探索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如此固步自封、因陈守旧,又算什么现代城市,又算什么特区!
2015-02-01 06: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