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我们看到了201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央行将未来货币政策的表述“从不表述,转变为相对明确的‘中性适度’”。这与我们一直希望央行执行“中性偏宽”的货币政策还有多少差距?说不清。但只要中央银行真心如其所愿:标本兼治,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那所谓“中性适度”就必须是“中性偏宽”的货币政策,否则“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就是一句空话。
那为什么不直接表述为“中性偏宽”?这是中央银行一贯的德行,唯恐带“宽”字的货币政策表述。因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非常容易被理解过度。实际上,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少有地做出了“适度宽松”的表述,但结果却被执行成了“极度宽松”。
或许有人会说:你错了,货币政策提法依然是“稳健”。我知道,但你一定去看看当年周小川对“稳健货币政策”给出的解释。他说,过去中国执行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整个执行过程中,我们既有过紧缩,也有过中性,还有过宽松。这说明,所谓稳健货币政策不过就是个“没谱”,怎么执行都叫“稳健”。所以,2010年之后的极度紧缩是稳健,2014年下半年开始相对中性也是“稳健”。
现在,我们一定要关注中央银行对“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它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实际就是告诉我们:稳健货币政策已经转向“中性适度”。
注意:“中性适度”只是一个政策方向的表述,而政策目标是什么?央行说:标本兼治,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我的理解是:简单的中性货币政策可以保持融资成本,但无法压低融资成本,所以央行不是简单使用“中性”的提法,而是在“中性”之后冠以“适度”字样。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把货币政策方向和货币政策目标结合,得出“中性适度”实际就意味着“中性偏宽”,只是央行不愿意这样表述,以免“宽”被理解过度。
货币政策报告中值得关注的点很多,比如,以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非对称式降息之后,当年12月,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
(不含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6.92%,比降息前(2014年10月,下同)下降0.44个百分点;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7%,比降息前下降0.11个百分点。这是好事,但我们必须同时看到,在贷款总量中占比很小,但却关乎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而平均贷款成本的下降,当属那些“从来不缺贷款”的企业贷款成本下降的结果。
再比如,央行首次在货币政策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阐述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问题。我就知道它们会做这件事。我们在昨天的评论中说:中国“通缩”两大诱因,其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所引发的“输入性物价下跌”,其二是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导致的“货币机制性紧缩”。而中国的央行显然不愿意承认后者,而只拿前者说事儿。
央行为什么要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说事儿?因为,它们不想因为“通缩”而放松货币。去看看这份货币政策报告中的“专栏三”是不是充满这样的味道。它说:对石油出口国而言,油价下跌会使收入减少,财政和国际收支平衡面临压力,本币贬值。对石油进口国而言,油价下跌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减少石油进口支出,可能导致贸易盈余和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同时,油价下跌有助于降低中间投入成本,促进劳动和资本的进一步利用,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总体看是一个积极因素。这话什么意思?摆明了说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国,人民币应当继续升值不是吗?
这真是“难以理解”的说法。还记得国际大宗商品上涨时,央行怎么说吗?他们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对抗输入性通胀,言外之意是国际大宗商品上涨,中国应当紧缩货币;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了,它们还要解释成人民币应当升值。这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2015-02-10 23: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