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最大的神通是慈悲
Saturday, February 21, 2015 8:15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果园中。

   这天,有一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来芒果园拜访佛陀。他向佛陀顶礼后,建议佛陀说:

 世尊!那烂陀是一个繁荣富裕的城市,人口众多,世尊如果能要一位比丘,在大众面前展现神通,那么,我们那烂陀城的人,一定会更加地敬信世尊。

   
     
  佛陀回答说:
坚固!我从来不教比丘们对任何在家人展现神通,我只教导他们远离喧嚣,宁静地思惟正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如果有了过失,则当自我举发,忏悔改过。

 
     
 然而,这位名叫坚固的在家居士,还是再三地请求佛陀要比丘们为民众展现神通,以争取更多人敬信佛陀,方便佛陀与佛弟子们在这人口众多的城市弘扬佛法,利益更多的人。

   
     
 佛陀再三拒绝了,并且说明为何不愿意以神通来宣扬佛法的理由。佛陀说:坚固!我可以以三种自己的亲身体证来作教化:一是神足神通,二是他心神通,三是教诫神通。

   什么是神足神通?神足神通就是能变化出许多化身,能隐身、穿墙、入地、水上行走、空中飞行、身出烟火、直达梵天等等的超常能力。

   
   
 然而,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归依三宝的人,告诉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说:

 太稀有神奇了!我见过比丘能现无量神足神通,他可以直达梵天,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

 是啊!确实有一种这样的明咒,可以让人有神通力。那位比丘就是依着这样的明咒而现无量神通的。

   像这样,不但没有达到宣扬正法的目的,是不是反而成为一种诽谤呢!所以,依我的观察而深知展现神通变化的缺失,所以不喜欢、不重视,并且拒绝以这样的目的展现神通。

   什么是他心神通?那是不必别人告知,就能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么的超常能力。

   同样地,如果有一位信仰正法,归依三宝的人,告诉另一位不信的朋友说:

 太稀有神奇了!我见过比丘能展现他心神通,知道别人心中在想什么,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那位不信的朋友可能会这样回答:

 是啊!确实有一种这样的咒,可以让人有他心神通。那位比丘就是依着这样的咒,而知道别人心中在想什么的。

 
     
 这样,是不是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成为一种诽谤呢!所以,依我的观察而深知展现神通变化的缺失,因而不喜欢、不重视,并且拒绝以这样的目的展现神通。

 以这样的缘故,我不教比丘们现神通变化,只教他们宁静地去思惟佛法;举发自己的过失,而不现自己的成就,这就是我比丘弟子们的神足神通与他心神通。

 什么是教诫神通?例如对比丘作这样的教诫:  
     
     
     
     
     
     
     
     
     
     
     
     
     
 

 你应该这样思惟,不要那样思惟;意念应该这样,不要那样;应该舍离这些,而到那边安住。

 像这样为他说法,内容纯正,义理清净,可以令人修行圆满。这样的教诫、说法,让在家长者、居士们听了以后,真正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引发他们对正法的信心,进而有意愿出家修学,成就三明解脱,这就是我比丘们的教诫神通。

   神通,是禅定修学成就后,开发出来的超常能力,最让一般常人感到神奇而具吸引力了。然而,佛陀所要教导我们的,是烦恼的彻底止息与生命的解脱,这不是神通所能成办的。

   
     
   据《杂阿含第一二一二经》、《中阿含第一二一请请经》、《相应部第八相应第七经》的记载,一群五百位比丘的解脱者中,慧解脱阿罗汉的数目高达三百二十位,占百分之六十四之多。而慧解脱阿罗汉,依《相应部第一二相应第七○经》说,是没有神通能力的解脱者,《杂阿含第三四七经》则说,没有初禅以上禅定力的解脱者,不会初禅定,必然没有神通。由此可知,神通与解脱没有必然的关系了。

 
       
 
有一次,佛陀住在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兰陀竹园精舍。

 那时,有四位修得了五种神通的婆罗门修行人,聚在一起议论如何躲避死亡,最后,他们的结论是:

 当死神来时,再强悍、再有权势的人也躲不过,我们应当各自以神通隐藏起来,让死神找不到。

 第一位修行人飞翔在空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空中。

 第二位修行人潜入深海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海中。

 第三位修行人钻入山腹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山中。

 第四位修行人钻入地岩中,想要以这种方式躲避死亡,结果死在岩中。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就藉此教导比丘们说:

 比丘们!想要免死的人,应当思惟四个道理,哪四个呢?  

 一切行无常,这是第一个道理,所以应当念念不忘修行;

 一切行是苦,这是第二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

 一切法无我,这是第三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

 灭尽为涅槃,这是第四个道理,应当好好思惟这个道理。

最大的神通是慈悲啊!

     

2015-02-21 08:13:04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gcz.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