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5月28日我们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儿,虽然昨晚基本没怎么睡着,但我的精神依旧非常的好,毕竟马上就要上路了嘛,那种激动和兴奋已经驱走了一切疲劳。虽然前面已经把行李收拾了好几遍了,但真要上路前,还是不由自主的再次整理起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精简了一根手杖并最终决定穿中装鞋。老板一家人也都起得很早,象送行自己的亲人一样忙碌起来,给我们每人做了一大碗面条还加了一个荷包蛋。不过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早饭要吃八成饱一定不能吃撑,就象马上要进行剧烈运动前不能吃撑的道理一样。饱餐战饭、收拾停当之后,我们告别了热情的老板一家人,再次驱车上路了。徒步墨脱的真正起点是松林口,从这里开始就必须徒步前行了。从派镇到松林口大约有18公里的山路,由于最近雨水较多,山路很泥泞,还不时有倾倒的树木横亘路中,使我们不得不经常下车清除障碍,不过还好,我的小自由人还算争气,也就40分钟左右吧,终于把我们送到了松林口。
环顾这鼎鼎大名的松林口,不过就是个百十平米面积的山中平地而已,车到了这里就再也没有通行的道路了,在松林口一边则是登山的台阶了,从这里开始到墨脱县城,每一步都要靠自己的双脚前行了;从这里开始也才算是徒步穿越墨脱的真正起点;从这里开始我们要经过几天暂时与世隔绝的日子了。
这就是松林口一侧的台阶,也是徒步墨脱的起点,也是整个旅途中为数不多的台阶
我们下了车,再次整理了一下全身的行装,背起了背包、撑起了手杖,精神抖擞的拍了几张出发照。我们几个商定好了,出发前和完成后分别拍些照片,对比一下看看我们到底会有什么变化。在和尼玛再次确认了我们重逢的时间和地点后,我们一行在桑果的带领下出发了,此时的时间正好是早晨的7:30分。
徒步墨脱第一天的行程就是要从松林口翻越多雄拉雪山,然后到达第一个客栈所在地拉格,总共行程大约只有19公里左右。多雄拉雪山垭口的海拔并不是很高,大约只有4200米左右,但由于所处的气候环境比较复杂,因此每天中午12点过后就很可能会变天,极易使人迷路,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在12点前翻越多雄拉山。从松林口一出发实际就是在登多雄拉山,刚上路就是一个几乎垂直的上坡,对刚上路的人来说还没来得及热身就来高强度,的确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还好我思想准备比较充分,身体的底子也还行,按照向导的带领一步步的向山顶进发。不过就象长跑一样,每个人的适应能力和出现极限的时间不同,别看我们就三个人,走了不到半小时距离就已经渐渐拉开了。按照我们事先的准备,我算是体力好的,因此断后确保相互有个照应。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周边的绿色已经渐渐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白茫茫的雪色。别看现在已经马上就到6月份了,但多雄拉山上却仍旧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丝毫看不出季节对她的影响。积雪有些地方非常的松软,每一步下去都是一个深深的脚窝,这个时候手杖上的雪爪就发挥作用了,不至于使手杖深陷雪中,足以支撑着我向上攀登;而有些地方的积雪则冻的比较硬实,不用力踩下去非常容易打滑,尤其是有些陡坡至少得有40多度,稍不留神就可能出溜下去,虽不至于有很大的危险,但要碰到下面的大石块还是很危险的,更何况滑下去轻松,再爬可就累了。这个时候有两个诀窍,一是可以踏着前人的脚窝前行,比较省力;二是如果实在无可借鉴的话,每上一步前用脚尖在雪地上踢出个脚窝来,虽然有些费力,但能确保安全。正在我们努力攀登的时候,出了个小插曲,同伴的水壶不知道怎么突然从背包边上的插斗里掉了出来,一眨眼的功夫就滑下去了十几米,虽然同伴急着说不要了,但刚出发就没了水壶可不好,于是断后的我就反身准备下山,由于山比较陡,我不得不蹲坐在雪地上,突发奇想,干脆来个滑雪吧。这一滑不要紧,可能是准备不充分,这滑起来的速度比我想象的快得多,几乎超出了我的控制,我赶忙用手杖插雪打算刹车,但由于有雪爪的缘故使得手杖无法真正插下去,这就是有利有弊呀,也算急中生智吧,我赶忙用双脚后跟使劲蹬雪,这才及时刹住了车。再一看居然已经下滑了7、8米了,回头看看两个同伴也都张着嘴发愣呢,看来也是吓了一跳。不过这一滑倒是使我有了经验,于是故技重施,通过脚控制速度和方向,很快就安全到了坡下,这着在翻越最后一个雪山时也起了很大作用呢!通过这个我也想提醒大家,徒步也好尤其是翻雪山的时候,一定要把挂在背包上的东西用安全扣扣好,防止遗失。
身后就是雪坡和迷雾笼罩的多雄拉雪山
我们赶的天气还算不错,山下晴空万里,上山路上也还过得去,风不大,能见度也还不错。上山前就听说也有一行人要在今天开始徒步墨脱,走着走着就远远看到了他们,和雪山相比我们这些登山者看着就象是一群小蚂蚁,但谁又敢说我们这群蚂蚁就不能拖走大象呢?能有同路的人自然很高兴,起码大家一起会热闹许多,说不定还能多交些朋友呢!
同行的登山者
渐渐适应了这种登山的节奏,我的身体和精神都逐渐变得非常的放松,不仅没有感到疲倦,相反身处在这平时只能仰望的雪山当中,近距离欣赏着被白雪覆盖、迷雾缭绕的高山,心里仿佛也变得和她们一样的纯净、飘逸和超脱,总是有一种抑制不住想要拥抱她们的冲动。虽然海拔越来越高,喘气越来越重,但步履却变得非常的轻松。随着迷雾的不断加重,我们终于接近了多雄拉山的垭口,此时的风渐渐变大,而且也开始有些刺骨了,虽然这雾还不足以挡住视线、这冷风我还能够承受,但我也开始能够想象一旦变天,这垭口的威力,足以给登山者造成最大的危胁。
从垭口看过去的多雄拉山神秘莫测
顺利翻过了多雄拉山的垭口,我感觉今天的任务应该完成了一半了,因为从攻略上讲,只要能够顺便通过垭口,今天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可言了。下山的路依旧被大雪覆盖,不过这回雪可是能帮大忙的,每走一步就象踩在软软的沙堆上,不仅不用担心跌倒,而且过膝的积雪还能很好的保护腿和脚踝,非常的享受。不过这种惬意持续的时间不是很长,随着海拔的逐渐降低,温度也逐渐升高了,而这个时候的雪地靠近地表岩石的部分有些已经开始融化了,使得看似厚厚的积雪下方已经形成了空洞,稍不留神就会一脚踏空,不仅容易跌倒,更容易崴脚。而且路上还经常能看到从山上跌落下来的大雪块儿,甚至是雪崩的痕迹,一时间下山路上危机四伏。
被地下暗河掏空的雪层,人要踩上也够一呛
低头一看才发现这明显的雪崩痕迹,快速通过!
这个时候确保安全最重要的就是要靠手杖和前人的足迹了,尤其是手杖,对前方的路一定要多试探,即使是前面的脚印,感觉不放心的时候,也要用手杖用力戳一戳,防止踏空。尤其是随着海拔不断的降低,山体上开始出现无数条涓涓细流,而这些细流从雪下冲出的地方往往也是雪壳最容易坍塌的地方,一旦踏空非常容易受伤。此时的我,已经变得小心翼翼、精力高度集中了,也无暇顾及周边的景色了,毕竟安全第一嘛。然而即使是这样,仍旧再次出现了小插曲,不过这回的主角不是我了。下山的路上有一段比较陡的雪坡,而一条由若干条小溪汇成的较大山泉将下山的雪坡拦腰斩断了,我们需要先沿着雪坡下降至半山腰,然后再踩着山泉中的石头穿过河流。单从欣赏景色的角度而言,这的确是个照相的好地方,但走起来的确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如果一旦失足就要滑下雪坡,很可能掉入溪水中,那水中的石头可就该发威了。这时候人必须沿着“之”形的路线横向在雪坡上行走,而且身体要侧靠着山坡,手杖在下方支撑,这样才是最安全的。我走在前面,还算比较顺利,过河的时候还在山泉中拍了几张,过去以后也赶快放下背包,打算给后面的战友也留个念,谁知道就这个功夫,后面的驴友脚下不稳,生生的从雪坡上滑了下来,居然翻滚了十多米,多亏他及时爬在雪上才用双手停住了身体。这一幕我虽然没亲眼看见,但被最前面的人用相机的摄像功能记录了下来,事后看看还是满惊险的。所以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对雪山而言的确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呀,而且越是危险的斜坡,越要敢于走、尽快通过,否则夜长梦多,当然充分利用好手杖也是非常关键的。
这就是制造了小麻烦的山泉和雪坡,我们就是从照片左上方下来过河的
经历了小小的风险考验,我们已经离山下越来越近了,从山上看过去,已经能看到下面晴朗的天空和翠绿的植被了,脚下的雪已经渐渐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涓涓细流,而我们所谓的下山之路也往往就是在溪水中前行,两侧的绿叶也不知不觉冒了出来,甚至开始有灿烂的小花了。我们终于从常年积雪的冬天重新回到温暖的春天了。此时回头一望,才发现这雄伟的多雄拉雪山已经被我们甩在了身后,而山这一侧的景色与登山的时候是完全的不同,由于气温的不同,这一侧的山上的雪已经化了很多,大部分的山体都暴露在了阳光下,而在这深色山体上居然挂满了洁白的哈达,细细端详才发现,这每一条哈达都是一股奔涌而下的雪水,而这些雪水层层汇集到我们的脚下时已经变成了略带汹涌的激流,并一刻不停的还在向远方奔去,去汇集成更大的河流。此情此景你就会真的体会到什么叫万江奔腾、海纳百川了,再大的江海也都离不开这些溪流呀!
正是这些涓涓细流的奔腾不息,才有了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
告别了雪山,顺着溪水的足迹,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第一天的目的地进发!
2015-03-05 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