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image
浏览次数

现在:
最近一小时:
最近24小时:
浏览总量:
[转载]书画名家:龚贤
Wednesday, April 15, 2015 3:27
% of readers think this story is Fact. Add your two cents.
0


原文地址:书画名家:龚贤作者:金石山人


云水居画廊:http://shop70350010.taobao.com/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

   
龚贤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参以二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吴镇及沈周等人的笔风墨韵,同时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不同于清初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所倡导的笔笔有古意的创作格法。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

   
龚贤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沉着稳重,秃笔与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润苍劲,勾勒,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龚贤用笔在主张“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准确、简练而流畅有变化。他提出笔法、墨气、丘壑、气韵作为画家四要,主张作画要中锋用笔,并且要古、健、老、苍,才能避免刻、结、板之病,颇为精辟。龚贤用墨,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其画山石树木中锋用笔,苍劲古厚,并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多至十几层,墨色极为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往往浑融一体,仅在阳面或轮廓边缘处留出些许高光和坚实的轮廓,效果强烈,具有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风格,成功地表现了江南山水茂密、滋润、幽深的特征。龚贤作画最善用墨,主张墨气要厚、润,他发展了积墨画法,龚贤精研此法是追求一种苍润的境界,他以干笔作墨骨,再以层层皴染包润之,令山林树木呈现出鲜润沉厚的墨韵,使画面湿润厚重之感,这种画法适于表现江南湿意浓重的山水景色,同时也使龚贤的绘画具有了一种深郁静穆的格调。龚贤的画法分两类,世称“墨龚”和“白龚”。他善用黑白对比的技法,前者浓密苍茫,后者简淡雅洁。

   
龚贤的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他的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他的“三远”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人化。他往往提高视线的角度,“平远”构图,多采取俯视角度,这样,视野开阔,平淡中倍增飘渺的感觉。尺幅之中,山河无尽。作“高远”构图,也是如此,先俯视,尔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很有气韵。这才是龚贤的笔、墨、丘壑浑然一体的韵,从而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画。

   
代表作品有《深山飞瀑图》、《急峡风帆图》、《木叶丹黄图》、《重山烟树图》、《溪山人家图》、《云林西园图》等,其著作为:《画诀》、《香草堂集》、《柴丈人画稿》等。

 

            
            
松亭远山图 
立轴 
(168万元,2008年5月北京匡时

   
款识:客有自闽中缄书索画者,因作此纸以报。不识能上方比玉,下敌友介否?石城龚贤。
   
本画未署年款,从画风、款书分析,大约是龚贤六十岁前后的作品,不是早期的“白龚”,不是中期的“灰龚”,也不属于后期的“黑龚”。

   
此图为闽客所作,以前、中、后三段写就江南山水,属于龚贤的逸品。前作疏林坡石,树三组,株株有别,或作横划,或为圆点,或作松针,或为夹叶,垂枝、介字夹杂其中,高低横斜,参差错落,疏密得当。运笔方中见圆,且时有波折,老而秀,苍而润,是典型的龚氏笔墨。中为小洲茅亭,后作对岸山峦,层层推远,疏朗松秀中寓着沉雄的功底。我们称其为逸品,是因为它的笔墨气息与倪、黄有合,疏落的笔墨中,含着文气和书格。合着前贤的传统,又备着自我的风神,这是龚贤成功的标志。

   
画上端作者以行书题识,所说比玉,即宋珏(1576-1632),晚明山水画家,福建莆田人,比玉是他的字;友介,应是有介,即许友,清初画家,福州人,擅画枯木竹石,有介是他的字。龚贤为福建客人作斯图,因此想到了前后两位福建画家,并戏问道:比之他们如何?有趣的是,三百年后,徐邦达在右侧边跋中作了回答:“以余观之,实均不逮半千之深厚精到耳!”是的,宋珏与许友的成就,在今天看来,距龚贤远矣!

 

            
            
木叶丹黄 

纸本墨笔 乙丑(1685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款识:木叶丹黄何处边,楼头高坐即神仙。玉京咫尺纔相问,天末风生讯管缠絃。乙丑霜寒日半亩龚贤画并题。钤印:龚贤(白文)、半千(朱文)。

   
本幅作于乙丑康熙二十四年,公元一六八五年,作者时年六十七岁。图绘雨后秋山,霜林涧流,境界沉寂清幽。山石叠积,用短笔披麻和乾笔密点层层皴染,石骨崚嶒浑厚。树木用短笔勾皴,浓淡虚实相宜,极有厚实之感,为作者独创之法。全图墨色富有层次变化,善于以浓衬淡,以实衬虚,既有空间深度,又具秋林清润之意,为龚贤积墨法达到精熟程度的杰作。

 

            
            
寒林古屋
 
纸本水墨  
安徽省博物馆藏

   
《寒林古屋图》中山石积墨,层层深厚,富于质感和量感。散散落落的村舍、茅亭、安置妥帖,与杂树蓊翳相掩映,清江不流,空山无人的意境跃然画面。整个画面“元气淋漓嶂尤湿”,但给人的感觉不是激动奔放,不是荡气回肠,而是清幽静寂、平淡蕴藉。画中所形成的强烈的黑白反差,极得造化至深至静之理。

 

            
    
            
山家黄叶图 

纸本墨笔   
旅顺博物馆藏      山水 
水墨纸本

乙丑
(1685年)作

   
此图描绘山居景色。图中林木杂生,枝柯交错,山岭逶迤,奇峰突起,烟岚轻拂,清新淡雅,树丛山岩处,隐现茅屋。置景繁复而用笔疏简,以中锋乾笔渴墨勾勒为主,作水墨淡色渲染,笔情墨韵有“乾裂秋风,润含春雨”的明快清丽之美。龚贤画崇董巨,善用积墨法,淋漓酣畅,苍厚沉郁。亦擅简笔乾墨皴染,此幅可见其技法之妙用。

 

            
             湖滨草阁图 
纸本墨笔 吉林省博物馆藏
   
题识:
楼台结在太湖滨,湖水沦涟明月新。宾客到来无远近,尽乘玄鹤当车轮。武陵龚贤画并题。

   
龚贤的传世画风有两种面貌,即“白龚”、“黑龚”。此画从风格上看当属“黑龚”风格,作者以宽绰凝重的线条画山石轮廓,然后依山石的结构,在凹陷处用干笔层层加厚,最后用淡墨渲染,墨色和轮廓线融为—体,画面笔墨浓郁苍秀。龚贤这种积墨法风格,对后世影响甚大。

   
作者用浓重的画笔描绘了太湖之滨的景色。画中前面土坡上杂树十数棵,大小不一,远近各异,疏密穿插,并以墨色渍染,墨色层次丰富妥帖自然。作者以浓重的线条勾勒坡石的轮廓,后以淡墨积染山石的凹陷处,山石阴阳向背分明,有很强的体积感。山石间有小溪流出,淙淙有声。顺溪而上是画面的中景,画家不着任何笔墨,留出空白,却使画面产生一种波光粼粼的水面效果。在聚散有致的湖石边,数间草顶房舍错落地掩映在丛林间。远处为高耸的石壁,黑重、厚实,上有一条银瀑飞流而下,山形因水的铺设而不显死板。整个画面表现了月光下春色旖旎的太湖美景,文人雅集的意境跃然纸上。

 


 清凉环翠图 
设色纸本

   
这幅画描绘的是龚贤晚年定居之地南京清凉山景色。层峦叠嶂,丘壑纵横,林木深郁的山间书屋,起伏跌宕的清凉山后是江波浩瀚的长江,画面气氛肃穆,步步高峻的山岭以“积墨法”画出,墨色浓重苍润,使画面气象峥嵘。“积墨法”为龚贤在总结前人画法的基础上独创的画法,龚贤精研此法是追求一种苍润的境界,他以干笔作墨骨,再以层层皴染包润之,令山林树木呈现出鲜润沉厚的墨韵,使画面湿润厚重之感,这种画法适于表现江南湿意浓重的山水景色,同时也使龚贤的绘画具有了一种深郁静穆的格调。此作是龚贤少有的设色画精品。

 


 摄山栖霞图 
设色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题摄山栖霞寺诗。龚贤遗。钤印:龚贤印(白文)、半千(朱文)、野遗(白文)

   
此卷绘南京栖霞寺风景,溪川蜿蜒绕山脚流淌,林木茂密,偶见房舍、茅屋从山腰或丛林处显现。梵宇大殿矗立峰顶,面临宽阔的长江。留白处作为江面,与浓郁的山峦形成强烈对照。此卷属龚贤为数较少的设色画之一,花青、赭石渲染树石、屋顶,色墨互渗,融为一体,稳重淡雅,具层次感与润泽感。

 

            
            
云山结楼图 

立轴纸本   
广州美术馆藏

   
此图绘层峦叠谳,丘壑纵横,涧水回转,浓荫盛绿,气象峥嵘,雄伟壮丽。其间楼舍书屋深藏,作者寄意颇深可见一斑。此幅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用董源、巨然法,山石层层皴染,墨韵粲然,苍翠欲滴。由此也可见作者“积墨法”之功底。

 

        
    
           云岭残曛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是图气势恢弘,浑厚苍秀,用笔方折,用墨层层染渍,致使山峦阴阳向背,?变幻莫测,意境幽远。画面效果与自题诗相得益彰。自题云:“谷口峰根尽吐云,上方新月映残曛。今霄预有吹笙约,盼望诸天鸾鹤群。半亩龚贤画并题。”

 

            
            
秋水板桥

 绢本设色 
安徽省博物馆藏

   
款识:
秋水黄沙望平,板桥弱柳亦寄情,依稀有客长廓过,素女吹箫子晋笙。龚贤。钤印:龚贤印(白文)

   
龚贤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沉着稳重,秃笔与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润苍劲,勾屋,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即所谓“铁干银钩老笔翻”。龚贤用墨,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秋水板桥图》写山石,多次皴擦点染,积而又积,以求浑厚苍润。平缓的山坡、雄浑的峰峦、幽雅的秋水、飘逸的板桥,画家先用淡墨作披麻皴,皴笔短细,轻松而严实。

 

            
            
秋江渔舍
 
绢本水墨  
南京博物馆藏

   
龚贤在画面中所留白道,或为横锁山腰的烟岚,或为直挂崖壁的泉瀑,此外还有浓荫间的树干枝杈、山麓下的茅亭板桥。《秋江渔舍图》中,便是“计白当黑”,使黑者愈黑,白者愈白,凝重处凝重,空灵处更空灵。展开画卷,水村舟桥、平林大江、重山复嶂,洋洋洒洒。就如龚贤自述“白者阳也,黑者阴也。石面多平故白,上承日月照临故白;石旁多纹,或草苔所积,或不见日月,为伏阴故黑。”

 

             
            
拟北苑山水
  立轴
壬辰(1652年)作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甲午(1654年)作

 


              
       
               山水 
水墨纸本
丙申(1656年)作          
山水 立轴 水墨绢本

 

            
  
      
                  
山水  立轴
戊戌(1658年)作                 骑驴寻诗图 
立轴纸本

 


     
      
        老树幽轩 
立轴 水墨纸本
1664年作                     深山烟树 
立轴水墨绫本

 


              
            
山溪村居
 
水墨纸本

   
款识:半亩龚贤画。钤印:“半千”朱文方印
   
龚贤山水作品多写金陵山水,主张笔法、墨气、丘壑、气韵要兼而有之。在龚贤这幅《山水》中,从整体结构看,龚贤的山川沟壑接近深远与平远,恰如郭熙所言:“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致冲融而缥缥缈缈。”该实在之处皆实实在在,该空灵的地方又坦荡无涯,有如元初赵孟畹慕仙剿砸荻至鞒K纳剿び谟媚没ㄗ鞣锤瘩宀粱荆嘀潦覆悖ㄖ兀杂猩钋场⑴ǖ⒚靼档认肝⒈浠绞髂就肴谝惶澹鲈谘裘婊蚵掷咴荡α舫鲂┬砀吖夂图崾档穆掷Ч苛遥哂谢牒瘛⒉孕恪⒊劣舻亩捞胤绺瘢晒Φ乇硐至私仙剿堋⒆倘蟆⒂纳畹奶卣鳌F溆帽氏灿美侠逼幼镜谋蚀ィ磷盼戎兀罕视爰獗始嬗谩M保渖剿煨妥既贰⒓蛄范鞒┯斜浠1泶锍鼋鲜馀ㄖ氐纳剿吧币彩构ㄏ偷幕婊哂辛艘恢稚钣艟材碌母竦鳌

 

              
            
            
柳林茅屋图
 
水墨纸本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沙柳为薪不采樵,菱莲虾蟹水乡饶。遥闻酒熟谁家瓮,夜静支筇踏板桥。印鉴:龚贤之印(白文)、半千(朱文)
   
龚贤的画多取材于金陵实景。他的早期作品空灵、淡远,以线勾出轮廓,稍加皴擦即止,至中晚期之后则采用多遍反复皴染之画法,谓之“积墨”笔法。贤自谓曰:“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利其黑”。

   
展开画卷,水村舟桥,柳林茅屋,一一映入眼帘。画面近处为坡石丛林,远景柳树森森,中间围绕河岸的是一座板桥,数间茅屋。幽谷之间,方塘之滨,古木参天,竹草葳蕤,小桥流水,景色苍郁,一派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景象。此图下部浓黑,渐上渐亮。作者通过对山石多次皴染,形成光感强烈的对比笔法,使山石更加鲜润、透明。而树干则采用了润染树叶而留白树干的表现手法,从而使画面显得充实有力,对比分明。《柳林茅屋图》润而不湿,层次丰富,为龚贤之开门之作。

   
龚贤所居金陵清凉山地区,其地貌特征为丘陵小山,作品中的山石是低矮的山链,谓之石灰岩小山石。龚贤之画风,传有“白龚”与“黑龚”之说。所谓“白龚”指其简笔无皴或少皴的作品。此类作品又可分为二类:一类笔带枯拙,且有生涩感,为初期作品;一类多用复线重勾,为中后阶段的作品。而“黑龚”即为晚期作品也。《柳林茅屋图》采用了简单而重复润染的笔法,按其画风推断当为龚贤之中年作品。细审此画笔法同《隔溪山色图》、《柳溪夕阳图》、《渔村夕照图》、《千山夕照图》等。

 

        
    
        
北苑夏山图
  立轴
1668年作                         溪桥策仗  立轴 设色纸本
己酉(1669年)作

 

            

              
山水  立轴

 


              
     
              
山水 
立轴纸本                                 
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寒山图
 
立轴水墨绢本  (352万元,2005年7月中贸圣佳

   
题识:子山手植重逢日,江北江南大十围。西半山。 钤印:臣贤私印(白文)
   
《寒山图》是龚贤中晚期由“白龚”变法为“黑龚”的典型作品。他十三岁时便从一代宗师、礼部尚书董其昌习画。经过了近三十个春秋的含荼茹苦,于北苑、巨然中变化出简笔无皴或少皴的“白龚”之后,从四十岁开始,则向“黑龚”进军。这种由简到繁、由白到黑的大幅度的变法,在当时是一种大胆革新、反潮流的创举。所谓“黑龚”即是常说的“积墨法”。这种画正如他自己在“课徒稿”中说的:一遍点,二遍淡加,三遍染;墨气犹淡,再加浓墨一层,恐浓墨显然外露,以五遍淡墨浑之;望之蓊蔚,燥湿得宜也。点燥而染湿,湿不掩燥;点浓而染淡,淡以活浓。所以,笔尽笔法,墨求墨气,笔墨相得,而画之能事毕矣!龚贤的积墨法,源于宋人米芾,在米氏云山的基础上,创造出干积、湿积和干湿并用的方法,树立起独树一帜的“黑龚”山水。《寒山图》与其六十四岁所绘、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山居图》和无锡博物馆的《秋村夕照图》,笔法相近,亦应是晚年作品:林木茂密,屋舍俨然,坡石雄浑、用笔细腻、丰润、坚实、厚重,是不可多得的上品。

 


              
            
茂林幽居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石头草阁开空窗,夕照寒烟印大江。鼓罢瑶琴抱琴睡,爱听天外远钟撞。半亩贤。印鉴:半千


   
龚贤的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然而,他从米氏云山得到启发,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体会,逐步改造旧法,由白到灰,再到黑,把积墨之法用到了极致,形成了自我独创的风貌。


   
此图用墨层层积染,烟润淋漓,正是龚贤采用积墨法的精心佳构。图中前景树木茂盛,表现手法株株有别,或作横划,或为圆点,或作松针,或为夹叶,夹杂其中,高低横斜,参差错落,疏密得当。运笔方中见圆,且时有波折,老而秀,苍而润,是典型的龚氏笔墨。山坡上各种各样的树木层层推远,一石头草阁藏于其中,用笔和构图合着前贤的传统,含着文气和书格,又备着自我的风神,这是龚贤成功的标志。

 



 南山春景 
手卷 水墨纸本  
(308万元,2007年5月中国嘉德)
   
题识:画者诗之馀,诗者文之馀,文者道之馀;不能诗,画无理,因知书画皆士人之馀技,非工匠之专业也。如何忽有山河大地?答云:如何忽有山河大地,此造物之权舆,画家之无极也,不可不知。今天地升沈,山川位置,是谁手为之者乎?见画而不见手,遂谓无手。乌乎,可欲得生天生地之手。画之妙处在笔圆气厚。丘壑者,非先事也。今人惟事丘壑,付笔墨於不讲,犹之乎陈列鼎俎。画有三远:曰平远,曰深远,曰高远。平远水景,深远烟云,高远大幅。画固多类也,山水为上,山水无声之诗也,可以托意深远。半亩柴丈龚贤。钤印:龚贤、锺山野老、半山贤(三次)、龚贤(二次)、锺山

   
引首:南山春景。承稦题。钤印:臣刘承稦
   
龚贤好作长卷,有七、八米甚至十緇米者,重峦叠嶂,断岸浅屿,荒村渔舍,江流映带,写的大都是金陵一带山川景色。此卷亦是如此,只是在卷中岭麓之间又多了一个钟乳石的溶洞,其它画中并不多见,估计是游屐所至记於笔端的。全卷重皴复染,墨色黝黑,已是其中年以後成熟期风格。後书画语数则,自云:“画之妙处在笔圆气厚,丘壑者非先事也。今人惟事丘壑,付笔墨於不讲,犹之乎陈列鼎俎。”其实龚贤在重视笔墨之外,并不疏於章法结构,此卷即是明证。

 



                    
             静林帆影 
水墨纸本                        秋窗图 
水墨纸本

 


              
             疏林秋深 
立轴 绫本

   
款识:石田取法宋元而得力于大米者居多,故墨丰笔健,开后来邹董一派也。此缣学沈,得无笑邯郸之步耶。半亩龚贤。印鉴:龚贤
   
在“金陵八家”之中,龚贤的艺术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龚贤在当时画家如林的强手中独树一帜,能成为“金陵八家”之首,一方面在实践中总结了古人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则提出了系统的山水画论,有创新与发展。龚贤把山水画的创作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曰笔,二曰墨,三曰丘壑,四曰气韵。笔法宜老,墨气宜润,丘壑宜稳,三者得而气韵在其中矣。”(《虚斋名画续录》卷三)说明他对山水画论有创新,并体现了他对宋人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这才是龚贤的笔、墨、丘壑浑然一体的韵,从而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画。
   
《疏林秋色》是龚贤学沈周之作,笔墨间却毫无南田面目,全用家法,从用墨上看,润而不湿;完全是水法的灵活运用。层次分明,讲求大空和小空穿插。《疏林秋色》在表现技巧上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其中以丘壑营造为重点。用笔浑厚苍秀沉郁,用墨润而不湿;丘壑平稳中见奇特,气韵生动。此帧图画突出“墨”气,用笔沉郁挺拔,用墨浓重而湿润。他的这件山水画构图上稳健中求奇特,于险绝中见平整。画面视野开阔,气象万千。尺幅之中,山河无尽。画面下端填的很“满”,但“满”而不堵,通过树枝的疏影横斜,自然交错后透出的空白透气,使得整个画面空灵、通透,极富气韵。
 

      
  月辉如霜 
立轴                       汀树草阁图 
水墨纸本                春江晚霁  水墨绢本
1671年作

 

            
            
哿趾
  立轴 纸本
   
款识:不见倪迂二百年,相思每在研池边。哿中淳腿暮胂壬粋v传。半亩龚贤。印鉴:半千。
   
龚贤(1618-1689),字半千,明清之际最杰出的绘画大师之一,“金陵画派”领袖,“金陵八家”之首。“金陵八家”并不是一个有共同作风的画派,而是各有不同的专长和面貌,各行其是,互不相牟,但亦有相似之处。首先,皆为遗民之思想志趣发于绘画,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在艺术上属于文人画系统;与“娄东派”和“虞山派”画学不同的是,“金陵八家”的山水画继承董源、巨然和宋人;再就是重视师造化,多画南京一带的真山真水,有较强的创作个性。龚贤的用墨最具特色,他主张墨气要厚、要润。为表现江南山水的滋润景象,他继承和发扬了宋人的积墨法,山石树木多次皴擦渲染,墨色极为浓重,但浓重中又有细微的深浅变化和巧妙的明暗对比。大部分轮廓线与皴染浑为一体,又适当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廓。发展了墨丰笔健的画法,形成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画风。他把山水画艺术的表现技巧概括为四个根本方面: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并以创造丘壑为重。用笔“秃而老”,在描写涧壑溪桥、茅亭古树时,不着晕染而气势自然,苍劲深厚。画山石皴擦多至十余次,而常以浓淡不同的厚重颜色,相当真实地刻划出湿润多雨的山林景色,具有一种厚重浓淡、沉雄郁茂的独特风格。

   
明清画家无人不学倪云林,但能真正上窥堂奥的,不过渐江和龚半千而已。本图在构图、取势上皆规模云林,半千本人对比临本也颇多自矜,故其题诗称“要与先生一并传”,且故意将云林书风融入题款中,以求神似。不过,半千终究不是云林,他早年参加复社、后来为兴复朱明江山奔走呼号,而云林终身都“不染尘火色”,故龚氏临本在很多方面还是出以自身面目,虽得云林天真平淡、萧索寂寞之表,但细读之下,自可发见其中隐藏的坚持和隐忍。

 

              
     
              
白描山水

 


 山水手卷 
水墨绫卷

 

 千岩万壑 
手卷 水墨绢本

 

            
         山水  立轴                                         雾嶂飞泉 
立轴纸本

 

              
              
墨笔山水  立轴绢本  
(470.4万元,2010年6月北京长风

   
款识:荒江白月飘天去,竹树无风也自凉。道院空闻吹玉箫,云中凤台是仙家。画为风超三弟,半亩龚贤并题。印鉴:龚贤、钟山野老。
   
记龚贤的山水画,如不食烟火的人长啸于千仞之冈,濯足于万里之流,其境界是难得的浑厚苍秀,独步于艺林。本幅画作为龚贤画赠“风超三弟”的,即为他的好友华允诚所画。此卷,给人以空灵静穆之感,全卷近景三组枯树、小桥、茅屋,其后“S”型云烟将近中景院落包围,弥漫着缥缈仙境般的氛围,并延伸至远景数座高峻奇峭的山峰,嶙峋向上冲拔的气势,营造了孤高空静之感。近景的山石缓慢低矮的形态组织,与远景山峰突出的陡势,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霜林清晓 
立轴纸本                      读书秋树根 
设色纸本

 

            
              
冬景山水  水墨纸本

   
款识:山家煮酒对斜瞳、野客相期隔领云、僻路人踪独未见、遥村犬吠已先闻、半亩龚贤记。印鉴:钟山野老、龚贤之印
   
此件绘冬景山水,画面近处为坡石寒树,高处则峭壁千尺,山峰相峙,一派江南冬季的神韵。龚贤为“金陵八家”之首,画多取材于金陵实景。他的早期作品空灵、淡远,以线勾出轮廓,稍加皴擦即止,至中晚期之后则采用多遍反复皴染之画法,谓之“积墨”笔法。贤自谓曰:“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利其黑”,此幅下部较为浓黑,渐上渐亮。作者通过对山石多次皴染,形成光感强烈的对比笔法,使山石更加鲜润、透明。树干则采用了润染枯枝的表现手法,从而使画面显得充实有力,对比分明。全幅润而不湿,山石上黑下白,层次井然。基本采用了简单而重复润染的笔法,按其画风推断当为龚贤之中年作品。
 

 秋山渔艇 
手卷 设色纸本  
(291.2万元,2010年8月北京保利
 


 溪山渔樵 
手卷 纸本水墨  
(53.9万元,2007年3月中国嘉德)
   
题识:由来无姓也无名,身托烟波过一生。风露重,草衣轻,睡熟船头唤不应。能醉饱,傲侯王,扣船一曲在沧浪。市门湫隘足烟尘,爽恺何比坐钓津。风细细水粼粼,照彻鱼家月一轮,身是渔郎不钓鱼,岂有金戈铁马声。钤印:龚贤、半千

   
题跋:庚子腊月在吴兴庞氏草堂喜得半千《溪山渔樵》长卷。余欣然自题“无上精品”。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号半亩柴丈人,昆山人也。流寓金陵。笔法墨浓而厚密,以董北苑、巨然法度为木根,吴镇、沈周笔法为骨骼,及集各种画法之长,不抱门户之见而能博取众长为我所用,力革时弊,自创新格。该卷笔墨相得则气势韵生,江山如笑,苍润沉厚,细密工整,白云村舍、奇峰飞瀑、农牧渔樵、黄茆屋子,层次分明意境深远,令人有无尽之感。既见其千岩竟秀,万壑争流之中。山石多密笔短皴,似楷似擦,丘壑繁狡多变,墨色浓郁沉厚,高逸出尘。袁无怪其自负,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境界可谓至难矣。壬寅仲春,袁希濂识。

   
龚半千以画名世,染翰自然绝去町畦,迥追幽奥,若徒貌袭形。今观是卷想见半亩园中烟霞啸傲,悠然自得之致。戊辰秋,太仓仇淼之于崇川客次。

 

      
   
   
      
山水  立轴
1671年作             
山水  立轴
1671年作                 
山水  立轴绢本 1671年作

 

 山水  册页 设色纸本
1671年作

 


 松壑鸣泉 
手卷 水墨纸本 1671年作

 


 
干岩云壑  手卷 水墨纸本
1672年作  (143万元,2003年12月北京荣宝)

   
款识:山居亦有山居苦,只见群峰不见天,闻说江湖富明月,从今急买钓渔船。唐诸名人何曾诗中无画,但不能画,不得谓之诗中有画。宋元诸名家何曾画中无诗,但不能诗不得谓之。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余。于画实无所知,于诗更无所知。未学画先知看画,不知看画学必差矣。今人尽有能看画而不知作画者,亦有能作画不能看,其人画可知矣。画宁可失之高不可失之沉,宁可失之生不可失之熟,生有救熟不可医矣。熟近俗,俗,诗画之大病也。壬子春野遗龚贤画并书于此。钤印:半千(白文)、龚贤之印(朱文)

 

 
 
千岩万壑图 
水墨纸本 癸丑(1673年)作 南京博物馆藏

   
款识:癸丑嘉半亩龚贤写。钤印:龚贤(朱文)

   龚贤的艺术造诣居金陵八家之首,山水画远宗董源、米芾、吴镇,近师沈周,进一步发展了笔丰墨健的画法,画风浑厚苍秀沉郁。此图写千岩万壑,气势磅礴,山峦、高丘、林木、丛树、山涧、寒林、渔艇、农舍、清江、苇渚、野渡、空舟……场面繁复,然笔笔不懈,尽显出一种沉寂萧疏、清和静谧的美感。画风朴实,墨气深厚。作者时年五十五岁。

 


 山水 册 (八开) 1675年作

 

                  
       上方仙客楼 
水墨纸本 1675年作        金陵山水  立轴 绢本
1684年作      唐人诗意图

 

              
              南山图 
立轴水墨绢本乙卯(1675年)作
   
款识:南山图。乙卯仲冬,龚贤。钤印:龚贤、锺山野老

   
古人常把南山比喻老人长寿,故所作南山图总显得巍峨崇高,令人有仰止之意。龚贤此图即是如此。茂林苳勃,松苍柏翠,高岗插天,泉瀑飞溅。山腰木末有烟云流走,益显峰高林深,气象峥嵘,尺幅巨大,是他极尽心力之作。乙卯为康熙十四年,半千时年五十七岁,正是由“白龚”转向“黑龚”,风格已经成熟之时。用绢素而烘染周至,墨气润淹,用笔则雄健刚硬,沉着痛快,从中可以窥见他出入沈周、吴镇,又得江山之助,而自成生面的独创精神。

 

              
            
匡庐瀑布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匡庐瀑布,武陵龚贤写。钤印:龚贤印、半千
   
诗塘:天下名山可游处,不独可游还可居。借问此山在何许,斗牛分野惟匡庐。匡庐影落宫亭水,青青陡壁当天起。上头十日九日云,若其金形日无几。一泉遥见香垆峰,直下迢迢俨白龙。舍船初揖开光寺,磴道盘旋荫古松,转过黄俨更幽邃,逢着老僧皆百岁。两年难乱瀑布喧,落花啼鸟春如醉。五老相联似拍肩,生身疑在皇古前。峨峨独让汉阳顶,仿佛石潭空外悬。传闻夙昔三天子,□□广成轩辕是。□迹虽升丹树存,青鸾白猿乃其使。半面江湖纯浸天,东南吴越蔽苍烟。几时税驾经过此,到日惊疑我亦仙。自题画奉,伊翁老先生教。龚贤。

   
此幅以“高远”法写匡庐峻拔之美,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笔墨苍厚,千笔万笔而成,画面“满”而不塞,以云带、流水透其气,是完全成熟的“黑龚”面目。观其此作曰“拙”,曰“重”,曰“大”,气象磅礴、包罗万有!传达出他“可登、可涉、可止、可安”的艺术境界追求,正如其自身所说:“大丘大壑,非读书养气,闭户数十年,未许轻易下笔。古人所以传者,天地秘藏之理,泄而为文章,以文章浩瀚之气而为书画。”本幅留名款数字,自题长诗为诗塘。所书七言咏匡庐古风,见诸其《香草堂集》,诗有画意、画含诗味,书法出入钟王,自成家数,与画作并称双美。而这种样式的作品,在传世画作中亦堪称绝无仅有!

 

              
              山居图  镜心
1680年作

 


 溪山无尽图 
手卷 1680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的绘制手法较特殊,是用册式而画如卷,前后共十二幅,每幅各具起止,既能独立欣赏,又可展开如卷。景物相互贯连融为一体,其间既布置起伏绵亘的山峦峰岭、瀑布流川,又有栈桥幽涧、草阁茅屋。构图繁复,场景博大。树石用笔苍劲,层层积染,反复皴擦,墨韵沉稳深秀。向阳部分和溪塘、云雾处则留白,层次鲜明,对比强烈。是龚氏山水长卷中之精品,历来为画史所重。根据卷后自跋,此图作于康熙十九年,公元一六八○年,作者六十二岁时,二年后始成。款署[江东龚贤画]。钤[龚贤]朱文、[野遗]白文方印。另钤有[吴兴沈翔云审定]、[曾藏吴兴沈翔云家]等收藏印。

 

              
              
山水  立轴 1682年作

 

              
         烟岚幽居  
设色纸本                       古木幽居 
立轴

 

              
             江村渔隐图 
立轴 甲子(1684年)作
   
款识:滩头结屋水为邻,除却凫鹥孰为亲。静壁春泉一道飞,白龙藏影见斜晖。醉醒醒惊开竹户,擎甆尽日看湖光。甲子上元画为玉壶先生半庙龚贤并题。印鉴:龚贤、半千

 

              
            
松树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楼阁清晖图 
水墨纸本                    山水 
立轴                     山水 
立轴 水墨绫本

 

              
            
仙山楼阁图
  立轴 纸本
1683年作

   
款识:楼台一片是仙家,煮石为餐酿紫霞。常笑武陵避秦客,犹谈鸡犬与桑麻。昭阳大渊献清和望前画并题,为翁老亲翁。龚贤。印鉴:龚贤之印、半千、龚贤。

   
龚贤的用墨最具特色,他主张墨气要厚、要润。为表现江南山水的滋润景象,他继承和发扬了宋人的积墨法,山石树木多次皴擦渲染,墨色极为浓重,但浓重中又有细微的深浅变化和巧妙的明暗对比。大部分轮廓线与皴染浑为一体,又适当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廓。发展了墨丰笔健的画法,形成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画风。用笔“秃而老”,在描写涧壑溪桥、茅亭古树时,不着晕染而气势自然,苍劲深厚。画山石皴擦多至十余次,而常以浓淡不同的厚重颜色,相当真实地刻划出湿润多雨的山林景色,具有一种厚重浓淡、沉雄郁茂的独特风格。作品赏析此图作于癸亥年(1683),林木劲挺,烟岚出没,墨色浑厚、润泽,为龚贤晚年精心之作。

 

              
            
半山楼台
 立轴 纸本
   
款识:山半楼台近夕阳,闲凴棐几看湖光。呼儿入市沽村酒,倒载溪翁共一航。为兰约道翁画,并题。龚贤。印鉴:龚贤印、半千

   
龚贤隐居清凉山半亩园“栽花种竹,足不履市井”,江南烟雨,六朝气息,梦幻一样美丽的山峦,长江沿岸的浅滩疏林、孤帆远影,都成了他追求的美好的象征。龚贤的山水画,如不食烟火的人长啸于千仞之冈,濯足于万里之流。此幅《半山楼台图轴》,云起群峰,烟生丛林,山峦浑厚,草木华滋,楼台静穆,气象氤氲。用多遍积墨法,既有清晰的层次,又具朦胧的意境。是龚贤本传世作品中难得的精品。

 

              
            
浓荫消夏图
  立轴 水墨绫本

   
题识:吾友梁鹪民性畏热,每四五月间必来乞余浓阴一幅消夏,以所居淮南无高山茂林也。兹清凉老人索画赠客,正当莺笋俱来之际,为作此图。客亦具鹪民之癖者耶?野遗生龚贤。钤印:龚贤、钟山野老

   
此图据龚贤自题知为赠客消夏而作。画中高树茂林,岗峦幽深,流泉飞泻,境界静宓。因积墨恰到好处,故满纸峦润,如有水气弥漫。读之恍入深沟邃谷,烦溽之气顿消。龚贤题句似亦很自负,可见是得意之作。

 

              
            
古木山居图
  立轴 水墨绢本
   
款识:农翠森寒玉,人家住半峰,众声如吼儿,云气俨游龙,时复临高阁,何须巢欲节,往来多鹿驾,弟子有商客。半亩龚贤画。钤印:半千

   
《古木山居》图以南京一带的山林为题材,描绘夏日山雨过后,山峦如洗,浓荫滴翠,大气湿润而明洁,万物生机盎然的自然景像。全画构图严谨笃实,浑厚滋润,寄情写实。具有黑、密、厚、润的特点。是龚贤晚年力作。此画作于吸水性较差的绢上,完全没有一般绢上作画易于显出流滑的缺点,用笔皆老辣朴拙,沉着稳重,秃笔和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浑苍劲,勾屋,皴擦,画树和点苔苍老有力。尖笔,旨在运用笔锋的流利转动,勾勒石廊,表现出石质的峭利感,是龚贤晚年常用的画法。用墨上,发挥半千以层层积墨见长的特点,虽不用泼墨,实具有泼墨淹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写山石,多次皴擦点染,积而又积,以求浑厚苍润。画树木,用挺劲的墨线勾干,特点是干直枝疏,且多留白少皴。叶用墨极浓,也是由淡墨画起,多次加积而成,浓荫袭人,洇润欲滴。浓墨浑然中,显出丰富的墨色层次,表现出江南夏日密林浓荫的山水风光。

 

                       
            
万壑千峰图 
立轴纸本                           深山高阁  立轴
1684年作

 

              
            
松林书屋

 纸本设色 甲子(1684年)作  
旅顺博物馆藏

   
龚贤善画江南山水,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此图大约是六十五岁所作,用董源,巨然法,层层皱染,山石晶莹浑厚,墨韵粲然,苍翠欲滴,亦是得力于他“积墨法”之功,山峦雄峻,山石林木墨韵浑厚,苍润欲滴,代表了龚贤山水画的风格面貌。

   
款题“山中宰相陶贞白”云云,系指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仕齐。拜左御尉中将军,入梁,隐居于今江苏茅山,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但接受朝廷国事咨询,人称“山中宰相”。龚贤是明遗民,入清不仕为布衣,此画寄意颇深,可为自况,实具感情色彩。自题七言诗一首,署款“甲子初秋半亩龚贤并题”。钤“臣贤私印”、“半千”二印。

 

          
     万山云树图 
立轴                 寒山落木 
水墨纸本                      深林飞瀑  立轴 水墨纸本

 

            
            
群峰石潭
 立轴 水墨绫本 1686年作
   
题识:度越群峰有石潭,瀑泉隐隐发幽光。人家更住青天上,摇曳鸡鸣春日长。丙寅冬龚贤画并题。钤印:龚贤、钟山野老
   
此作是龚贤画于1686年的一件“黑龚”精品,龚贤时年68岁。其“黑龚”已超出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形式和意境藩篱。故其自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某种意义上,传统山水画用墨最忌惮浓墨和重墨,而龚贤反复皴染七八次的积墨方式使画面达到前所未有的乌黑润泽。龚贤喜欢以纸本作画,宣纸的洁白与墨的乌黑造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画面留白处,就是纸张自身的颜色,有着神秘的光感和气感,留下许多不确定的感受空间,既可以是黄昏、正午或者早晨山林反光的效果,也可以是雾气、云烟、水、雨或雪,或单纯的空白。

   
龚贤的山水多是情绪或情调的发抒,蕴藉着画家深邃的感情,随着情调变动而流动。墨色的淋漓及留白,是江南的潮湿苍茫的生命体验。但他没有走向“伤怀”、“惆怅”,而明朗、蕴藉。他多画夏天,树木的繁盛更能体现出墨块的粗犷和张扬,远远超出了干枯和空寒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人物是不存在的,只剩下单纯的物,空房子但却没有人去楼空的慨叹。

 

           
          
              
山水 
立轴                                 深山幽涧  立轴
1686年作

 

            
            
湖山天青
  立轴 水墨纸本 1687年作

 

              
   

              山居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688年作                 云山图  立轴

 

              

              
山水  立轴纸本 戊辰(1688年)作

 

              

       
              
山水
 
立轴绢本 辛酉(1689年)作                   
水墨山水  立轴

 

            
            
云横峻岭
  立轴 水墨绫本

   
款识:古人画使人见之生敬,其峦头派派如五岳,固知古人胸中不蓄残山剩水也,半亩龚贤。印文:臣贤私印(白文)

   
此幅《山水》写万峦起伏,涧壑溪桥、丛林幽径,为典型的“黑龚”风格。墨气厚润,以积墨法为主,用墨极为浓重,山石树木多次皴擦泻染,山石的轮郭线与皴染浑为一体,在适当的部位留出高光和坚实的轮郭,在画面上形成了浓淡不同的厚重墨色,浓重之中又有微妙的层次变化和明暗对比,相当形象地描绘出江南山林秀润的景色,具有一种厚重浓淡、沉雄郁茂的独物面貌。画中题记亦流露出对满清入关,山河破碎的悲愤情怀。龚贤将山水画的表现技巧归纳为四个方面: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其中创造丘壑为首重。因此,龚贤山水画在形式与意境上独辟奚径,自创一格,形成了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画风。

 

            
            
青山夕曛
  立轴 泥金纸本
   
题识:几叠青山几叠云,云中鸡犬静中闻。主人莫是陶贞白,金碧楼台对夕曛。龚贤。钤印:龚贤印、半千

   
龚贤的山水画,寄情写实,浑厚苍润,严谨朴实,大胆变革,在当时自成一派,卓然自立。龚贤曾居南京清凉山,他的画呈现了江南的湖光山色,重山茂树,很有地方特色。龚贤的画吸取了董、巨的披麻画法,画山水严密吞浑。他又得法于沈周,善用简明锐利的线条勾取轮廓,用笔苍古雄健。墨法借鉴于米芾、吴镇、王蒙深沉浑厚的特点,层层皴擦积染。

   
这张山水画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在表现技巧上,他的作品有个惹人注目的特点,就是用墨。他突出“墨”的作用,用笔吞郁古拔,用墨浓重而润。龚贤对于山水画的整个画面效果的要求,那就是“气宜深厚,色宜苍秀”。龚贤的这幅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他的“三远”构图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出神人化。此画作“高远”构图,先俯视,尔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笔、墨、丘壑浑然一体,很有气韵。

 

     
      
山水 
四屏 水墨纸本 
丙寅(1686年)作

 



 渔庄隐居图 
手卷 水墨纸本
丁卯(1687年
)作



   
题识:人与凫共一天,捉雨捕蟹自年年。纶竿艇子皆农具,万顷烟波即我田。泽上有家村有海,琴书为伴夜同眠。懒身且莫飞狜去,把手安期作地仙。丁卯送春日,半亩龚贤画并题。钤印:龚贤之印、半千、草香堂



   
龚贤在清初画坛上是一个风格迥异、特立独行的人物,他原是善诗能文的文人,但与一般的文人画家不同,他在绘画技法诸如造型、笔墨、构图、意境等方面都功力极深,长卷巨轴,举重若轻。他青年时代曾就教于董其昌,却不为宗匠所囿,更把触角伸向明之沈石田、元之吴仲圭、宋之董北苑,又长期得江南山水的熏陶,遂一改清初尚淡尚逸的画风,以用笔强其骨,用积墨增其韵,浓厚苍沉,元气淋漓,一种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景象摄人心脾。



   
此卷为其极晚年笔,已经过由简入繁,由繁再趋简略的几次蜕化过程。与创作盛期相比,此卷已不像以往那样反复皴擦,层层积染,树石用较跳跃的线条轻松勾勒,经两三次点染即烂然成章。故墨色明净但淳厚之气不失。他的儿子及学生辈大多学的是他这一时期作品,但与龚贤相比都显得弱而散,不像他那样老笔纷披,有苍苳之气跃出。卷末书自作诗一首,笔致飞动老辣,极佳。

     

2015-04-15 03:26:05

原始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4f8e0102vl78.html

Report abuse

评论

您的评论
Question   Razz  Sad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Surprised  Eek   Confused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 Green

今日头条
最新故事

Register

Newsletter

Email this story
Share This Story:
Print this story
Email this story
Digg
Reddit
StumbleUpon
Share on Tumblr
GET ALERTS:

If you really want to ban this commenter, please write down the reason:

If you really want to disable all recommended stories, click on OK button. After that, you will be redirect to your option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