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这篇好文,特此转载。的确,我们要拒绝“感动”!
* * *
看了各种各样的刷屏,我唯有心疼和太多疑问!这根本就是心痛帖和耻辱帖,心痛这些孩子在命令中义无反顾的进入火场,心痛他们对火情一无所知下那样听命的天真,心痛这些年轻生命的同时应该从这个事故中狠狠调查和解决救灾队伍的专业化而不是军事化。职业的团队更需要的是专业的指挥,而不是你在对事件一无所知的时候一句军事化命令就送去十几个孩子的生命。CNN为什么报道你?是因为国际社会对此化学品爆炸事故都有统一的应对策略(国际方案称为Burn Down就是第一时间划出隔离区,撤离相关人员,等烧完或爆炸完毕再进入火场扑灭)而我们呢?在这个沉痛而又沉重的节点,我们又看到了“灾难无情,爱满津城”,又听到“大爱无疆、心系一方”,又有人赞叹“最帅的逆行,最美的人”,以及“满满的正能量,为天津人点赞,为塘沽祈福”。熟悉的煽情套路,廉价的感动“彩排”,又来了。
对不起,我不感动,我也拒绝感动。按说,感动与追问并行不悖,你追问你的,我感动我的。但是,现在还真不是感动的时候,更不该感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不感动,因为至今仍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遇难,有多少人受伤。每个死、伤者,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破裂,乃至破碎,你为何要感动?感动,太苍白,太不合时宜,太缺乏同理心。据报道,距爆炸现象300米外的上千辆汽车,被烧得仅剩框架。钢铁之车犹如此,血肉之躯的人呢?不敢想象!
我不感动。据中国日报记者从天津消防武警总队得到消息,已有11名消防人员牺牲。另有消息称数十名消防官员失联。这些逆火而行的消防员,确实可敬。但是,火海的背后,是祸害。有句话说得好,“原来一切如旧,才是最好不过的时光”,生死未卜,不追问谁是肇事人,却止于感动,跑偏了吧。
我不感动,因为事故原本或可消弭。就在爆炸前几天,天津市政府相关官员还与滨海新区等地的危化品企业对话,要求企业自查自检。可如今,所谓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成了笑谈,“抓住每一个隐患漏洞,做到一点一策,及时治理”也沦为空话。明乎此,你还轻易感动吗?
我不感动,还因为这次爆炸,或有让人难以接受的悲惨事实。有人推测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危害最大的一次火灾。从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确定暂缓扑灭,派防化团进现场等措施看,此次事故确比人们想象得复杂与凶险。接下来,还有什么令人措手不及的细节,不敢多想。此时,还是别感动了。
我不感动,还因为一些细节令人愕然。爆炸如此之烈,那巨大的蘑菇云,犹如充满讽刺与混沌的隐喻,可当地相关部门已忙不迭地称,监测点位空气质量未见异常。进入现场的记者却称,“空气很糟糕”,还有记者称“只在事发现场停留了十分钟就引发咳嗽和呕吐”。该信谁的?
我不感动。天津曾被称为“平时无‘新闻’,一出就是大新闻”的地方,其实不是没新闻,只是一些新闻往往被“化骨绵掌”拍落了。问题是,纸包不住火,新闻没了,火患仍在,终酿大火。放手让媒体多报道不和谐,引起疗救,药到病除,现实才能多和谐。
我不感动,是担心太多的人一旦感动,接下来就该是颂歌响起——各种肉麻的礼赞、各种轻佻的颂扬,然后摆功与邀宠,就该是坏事变成好事,悲剧变喜剧。真相退避了,问题掩埋了,痛苦强忍了,泪水被风干了。多么太平。
别轻易感动!习近平和李克强都要求“查明事故原因”,还提出“及时公开透明向社会发布信息”,“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目前,救人是最重要的事,查明事故原因与问责也是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事都没有结果,感动却纷至沓来,不觉得怪异吗?
如果无人问“津”,请拒绝感动。对待人祸,追问比感动更重要。有时,你的感动容易成为遮掩真相的工具,沦为歌舞升平的鼓声,或者无意中扮演了冲突主题的去污剂。
如果所有追问透亮示人逐一圆解,如果不久的普天同庆的阅兵仪式能给这些牺牲的年轻的小伙有一句提及或留一席空位。我将为这个国家感动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