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投资者一般都习惯用“加息、减息、升准、降准”来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的走向,但我们现在必须明白,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这是货币政策的“纵向比较”,也就是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货币是松是紧。其实,当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已经很大、基本已经融入国际市场之后,中国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已经不只是“纵向比较”的问题了,而同时还要“横向比较”,也就是必须和发达国家的货币松紧程度比较。
认识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否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经济是怎么死的。我们说,纵向比较是关乎利率的问题,而横向比较则是关乎汇率的问题。我们说,在开放条件下,利率和汇率犹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正因如此,我们坚决反对把人民币政策分为“对内、对外”两个层次。我认为,在开放条件下,不存在“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或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问题,因为内外分开(或称利率、汇率分开)的货币政策,只适合于封闭环境,在中国国门关闭的情况下成立。
为什么要再三强调这样基本常识?因为,我们现在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认知是存在问题的。我们很多人只关注利率的高低,而根本不理解利率高低与汇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开放条件下,利率走高必然导致本币升值,因为,利率高会导致国际上“无风险套利热钱”大量涌入,从而推高本币币值;而利率走低会导致“无风险套利热钱”的流出,从而导致本币贬值。这是教科书上讲汇率时,一个专门的所谓“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原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北大讲课时指出:统计表明,在当今世界环境中,“利率平价原理”对汇率变化的解释率高达70%。
也正因如此,我认为,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出现的严重的错误。因为它过去偏重市场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影响汇率的其他重要因素。比如,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和经济基本面。我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本币币值的高低,不考虑本国经济基本面对吗?行吗?我给不出肯定答案。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高度重视中国货币政策的“横向比较”问题,至少要把利率和汇率进行综合考量,找到二者的均衡。我认为,如果基于货币松紧条件的“横向比较”,人民币的货币条件不是太松,而是过紧。因为,发达国家、尤其是全球货币霸主——美元投放了太多货币,它所带来的全球货币流动性过去大量流入中国,这是推高人民币币值的关键因素,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紧缩效应”,使得中国经济内需受到严重破坏。这才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关键原因。
现在,美国要加息了,“无风险套利热钱”开始出现反向流动,而此时中国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严重问题,这将带来怎样的后果?所以我一直主张,趁着资本项目尚未彻底开放,趁着美联储尚未实施加息,中国央行应当尽快释放掉人民币高估的泡沫,而有序贬值。
问题是,中国利率现在高不高?如果人民币利率相对于强势货币(国际硬通货)还是太高,那人民币汇率就难以实现有效的贬值。有人说,中国已经四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降至2%,这还高吗?还高。为什么?因为,降息只是名义利率的降低,而在CPI、尤其是PPI严重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实际利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在上升。
我们说,利率高低不仅要和硬通货“横向比较”,同时在“纵向比较”过程中也存在相对性,既与物价条件相比较。物价越低,实际利率越高,反之亦然。汇丰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用PPI平减之后的企业贷款实际利率上升了200个基点,期间名义贷款基准利率只降低100个基点,而考虑到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因素,实际贷款利率上升超过100个基点。
经济疲弱,而企业贷款实际利率上升(实体经济实际融资成本加大),这是不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重要因素?我认为,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必须认真面对此事。
2015-09-06 23: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