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症,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性腺功能低下及人工流产术后导致的月经过少。
验 案
1.颜德馨验案
洪某,女,33岁,司机。宫外孕手术后逐渐肥胖,乏力肢倦,月经量少。继而出现手足痿软,握物困难,行走不便。经期症状加剧,伴有心中懊(忄农),怔忡汗多。经查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均正常,头颅摄片阴性。一度低血钾,纠正后症状不见好转。观患者形体丰腴,神萎倦怠,脉沉迟无力,舌紫,此乃阳虚气弱、气血不畅之证。宜益气活血。处方:
桂枝6g,煅龙骨15g(先煎),煅牡蛎15g(先煎),黄芪18g,党参12g,赤芍药12g,丹参12g,桃仁9g,红花9g,牛膝9g,炮穿山甲9g,蒲黄9g,川芎9g,乌梅4.5g。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30剂后,懊恼除,能扶持行走,原方去乌梅继续服用100剂后,能单独上下楼,生活自理。
【按语】王清任谓:“元气亏五成,下刹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虚诸态,若忽然归并于上半身,不能行走下,则病两腿瘫疾。”本例气虚难以运血,加之手术后必有残余之血留于脉外,故从气虚瘀滞立法,以补阳还五汤为主,参以桂枝、穿山甲搜别经络之瘀,牛膝引药下行,龙、牡、乌梅以镇浮阳。气虚血瘀证不能速愈,故立方不变,久服而取效。
颜乾麟.颜德馨老中医论怪病多瘀[J].新中医,1984,(12):4
2.李辅仁验案
华某,女,26岁,未婚。1982年9月2日初诊。
月经量少,曾用活血化瘀药物及西药治疗,均未见效。后请李先生诊治,见脉细缓,舌质淡,面色无华,月经量少色淡红,心悸乏力,小腹空痛。辨证为肝郁血虚,营血不足,冲任失调,血海空虚,胞脉失养则小腹发生空痛。重在养血柔肝调经。以自拟养血通经汤治疗。处方:
当归10g,香附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益母草10g,川芎10g,白芍药10g,枸杞子10g,柴胡5g,乌药5g,鹿角霜10g。每日1剂,水煎服。
全方养血调经,化瘀柔肝调经。服药7剂后,小腹空痛已愈,又继7剂,月经来潮,经量增多,经色转常,嘱每月经前10天服此方,服至月经净后第三天。调治两月后,月经正常。
【按语】李老认为治妇科尤重辨气血。妇人以血为本,妇科病以调治气血为要。脾居中州,在里属阴,藏而不泻,故脾为阴脏。但其性主升,升则为阳,升靠阳气以上输津液,故脾不升则无用,无阳则不可以升,脾主运化为动,动则为阳,故脾是体阴用阳,为人体气化的枢纽,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居于下焦,为阴中之至阴,与水液代谢、生殖排泄及生长发育、生殖机能密切相关。肾的开窍与封藏有节,则二便自调,月经按时而至,精血津液排泌适度,性欲正常,两精相抟故能有子。若反之,则出现便结、癃闭、月经量少、经闭、精血津液枯竭、性欲减退、外阴枯干、不孕或不能系胞胎,故临床宜滋补肾精,以益其损。
虽然气之源头在乎脾,血之源头在乎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但对气血的调合、阴阳的平衡则需要肝的调节。肝与冲任二脉,从经络上有连属关系,肝为藏血之脏,冲为血海,任主胞宫。肝与肾二者同源,肝依赖肾阴之滋养,而肾阴(精)又需肝的疏泄而藏于肾。肾精充盛,肾气充沛,脾气健运,则肝血充足,血海充盈,女子月经以时下,从而能贮藏和调节气血,疏调气机。故调治妇科病从脾、肾、肝辨证为重要关键,往往健脾滋肾柔肝法为其治疗法则之一。
刘毅.李辅仁学术特点[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5):23
良 方
滋补汤(方和谦方)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白芍药、当归、官桂、陈皮、木香、大枣。每日1剂,水煎服。
【方义】“滋补汤”是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加减化裁组成,为气血虚弱之证而设。方老在此二方基础上去川芎,加官桂、陈皮、木香、大枣四味,使其既保留助阳补气养血和营之功,又加重了培补疏利之力,从而拓宽了补益剂的用途。“滋补汤”的组方特点是根据与气血化生有密切关系的脏腑功能而设。其中心主血脉,依靠心气的推动,故用党参甘温益气以补心;当归辛甘温润助其心血;茯苓、白术、甘草、大枣健脾益气以和中,培补后天之本;熟地、白芍滋阴补肾以填精,精血互生以涵肝木,木得血养而不枯荣,更助后天;佐入官桂、陈皮、木香,以调上、中、下三焦,纳气归元。这样就可获其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上下通达、气血得资之效。上述特点使“滋补汤”成为气血兼顾,心、肝、脾、肾同治的有效方剂,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气血两虚的病证。
赵铁良.方和谦运用“滋补汤”临床经验介绍[J].北京中医,19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