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抗战史诗:24道拐
图/文 瘦马007
一段公路,吹开一页历史的篇章;
一部电视剧,演绎一段抗战的诗篇;
一段残存的公路,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古镇;
一次自驾,颠覆了传统的观念和现实的残酷无情;
24道拐,在贵州省黔西晴隆县境内。原本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公路,但是,由于地势险要,蜿蜒盘旋,仅仅4公里的路程,垂直高度达260米,是滇黔公路的必经之地。当时间推进到二战时期,美国作为中国的盟友,大量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要将物资送到抗战前线和当时的陪都重庆,必须经过滇黔公路中的24道拐。而24道拐正是滇黔公路的重要节点,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每月1.5万吨的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成为了中国及盟友与小日本争夺的焦点。而日本帝国为截断运输大通道24道拐,不惜血本,飞机轰炸,地面进攻,欲截断滇黔咽喉。而中美军队在当地百姓的配合下,共同抗日,浴血奋战,炸路修路,保障畅通,完成了运输任务,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共同演绎了一段抗日的光辉篇章。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的一个多月美国军队才从24道拐撤出。
而央视热播的抗战剧《24道拐》就是取材于此。大概剧情是,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二十四道拐公路,保证运输畅通。日军对它既“封”又“断”,中美联军对它要保“通”护“畅”。国民党将领何应钦亲自将刚从前线回来的团长、实为地下党员的梅松派回他的家乡晴隆担任特派员,负责24道拐的保卫工作。明处他要防日军轰炸和日军偷渡,暗处他要与内奸斗智斗勇。这是一场英勇善战、决战24道拐的反日本法西斯的不屈不挠的战斗,最终以中美共同抗战、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而结束。
70多年过去了,似乎24道拐已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由于小日本的猖狂和无奈,不断挑起中日间的冲突,抗战的话题成为了当下的热点。抗战历史剧《24道拐》应运而生,央视目前正在热播。
而晴隆当地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倾资打造晴隆和24道拐,一个晴隆古镇就此复活了,一个史迪威小镇就此诞生了。还原历史没错,打造旅游景观没错,错的是不应该以此为敛财的道具,而是应该复活昔日的抗战元素,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民和美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英勇斗争的历史。可是,仅仅是一个弃用的24道拐公路,游客不远千里来到晴隆,想一睹24道拐的风采却不能。当地政府在最佳观景点设置了障碍,要去观景必须坐观光车30元,门票138元,否则休想看到24道拐的风采。国庆期间,还伪善至极半价优惠85元/人+30元观光车。写到这里我都无语了!简直有点穷凶极恶啊!
想想当年日机轰炸,地面进攻,那场景似乎在弯弯曲曲、红尘滚滚中历历再现。然而,今日之24道拐已不见昔日之硝烟和危难,只见人潮涌动,前往膜拜,一睹风采。背后却是当地政府财源广进、官员喜笑颜开啊。
历史是人民和抗战老兵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理应让人民膜拜和瞻仰,绝不能用来当作敛财的道具。必要的费用是可收的,这样敛财是不应该的。
因这吐血的门票,把我们拒之门外不能上到最佳的观景点拍摄24道拐的全景,无奈之下莘莘离开。还好,网上找到了几张珍贵的图片,一并奉上。
P1
P2 这是从公路边上拍摄的24道拐,不能拍到全景的
P3
P4 2015国庆期间的门票价格,坑人啊,吐血啊!
P5 网络图片,此景只能上到收费的观景点才能看到、拍到
P6 网络图片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放大看,远处的红瓦尖顶房就是所谓的“史迪威小镇”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这是在驾驶途中拍摄的24道拐
2015-10-31 2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