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昨天,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货币政策不易过于紧缩。这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因为中国央行已经明确,未来的货币政策方向应当是“中性适度”。这实际已经排斥了所谓“紧缩”的概念。但细细一读,这份报告实际说的“不是紧缩货币的危害”,而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跟随性货币政策”的建议。尽管它没有正式提出“跟随性货币政策”的说法,但在我看,应当是这样一个概念。
报告指出:从短期看,稳增长仍然是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他们建议:“在政策取向上应采用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调控方式,同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他们认为,第一,稳增长目标仍然要依靠内需。今年外需会延续低迷,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第二,仅依靠货币政策难以有效拉动内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需要中长期许多结构性的调整,进一步增加流动性难以有效刺激企业融资需求,反而可能会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妨碍市场有效出清。第三,财政政策大有可为。当前内需不足很大程度上源于投资乏力,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是主要原因。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可以有助于化解产能,防止投资进一步下滑。
基于这样的认知,这些经济学家们建议:财政政策应主动承担稳增长重任,在力度和落实上更加主动,货币政策应积极配合辅助。根据央行测算,货币政策的滞后期为6-9个月,而财政政策的滞后期只有3-5个月。那么,如果货币政策能够更多以辅助形式配合财政政策扩张,反而能借助财政政策时滞短、定向准的优势,更加直接、快速和灵活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这应当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早在2010年我们就说过,积极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配合简直是胡闹。因为货币紧缩压制总需求,而将所有积极财政政策释放的总需求全部摧毁。所以,当时最佳的选择是:积极财政政策与中性货币政策的配合。所谓中性货币政策指的就是一种“跟随性货币政策”,不主动投放,也不主动收缩,而是跟随财政政策的积极,同时考虑民间金融需求予以适度满足。这样的货币政策表面看起来是“跟随性宽松”,但实际是中性。按照我的理解,中性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被动”,它与主动宽松和主动紧缩有着本质区别。
为什么现在采用“跟随性货币政策”比较好?实际上,这份报告中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仅依靠货币政策难以有效拉动内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需要中长期许多结构性的调整,进一步增加流动性难以有效刺激企业融资需求,反而可能会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妨碍市场有效出清。我们也多次解释,货币政策就像一根“软绳子”,拉住经济飞奔的车轮非常有效,但要是推动经济车轮——刺激经济效率很低。因为,经济低迷的时候,企业不投资,也就没有信贷需求,因而钱再便宜也没用。
所以,对于经济增长,金钱不是万能的,可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所谓“跟随性货币政策”就是希望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正常而有效地发挥作用。过去,不是财政政策边际效应递减,而是紧缩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反着使劲儿”的必然结果。现在,紧缩货币政策已经是中国经济“折了”,失去弹性了,货币刺激就更加无能为力了,这才是中国当下宽松货币政策效率极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说,货币政策有效与否,取决于经济的活跃程度。经济活跃度越高,货币政策效率越高。所以,我们一直呼吁、一直担心长期紧缩货币会导致经济“折了”,失去弹性,因为这时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被阻断,货币刺激无效,而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和代价将高得难以想象。很遗憾,我们今天看到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这些经济学家们建议“货币政策不宜过于紧缩”,政策参考目标应直接关注广义货币(M2)的增速。他们认为,M2的增速目标要优于常被引用的M2和GDP比值指标。M2和GDP比值指标试图反映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联动关系。这一关系的稳定是有前提条件的,一般而言要求经济具有稳健成熟的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并不适用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并且,经济冲击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大幅波动,也会破坏这一关系。如果在经济周期中,根据M2和GDP比值决定货币政策取向,反而可能会南辕北辙。
比较遗憾的是,这些经济学家没有考虑到目前中国货币投机过于繁盛、并由此引发金融结构的变化的因素,所以他们建议M2增速应当在12%左右的建议有点偏低了。
2016-02-25 04: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