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中国央行有个习惯:货币政策不怕紧,就怕松;或者宁紧勿松。尤其是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之后,这样的倾向更加明显。为什么?说不清。也许是里根、撒切尔时代的理论学多了,对通货膨胀有着天然的厌恶。但我认为,不管受怎样的理论影响,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是央行必须时时坚守的底线。不能因为厌恶通胀,而该宽松时不宽松,这恐怕也是市场对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诉求。
为什么一开始就发这样的感慨?因为我看到,中央银行刚刚十分晦涩地确认货币政策“稳健略偏宽松”之后,一些“大媒体”就在否认“宽松”。他们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稳健”的基调下略有放松,但仍处界限之内的调整,绝非中国大规模强刺激经济的先兆。我认为,这些话根本不必去说。因为,市场对政策的理解要比媒体准确得多。
为什么我不愿意看到这种“画蛇添足”般的解释?第一,货币政策“稳健略偏宽松”的表述已经十分到位,傻瓜都能理解;第二,改变货币政策的一些说法,其目的是为了扭转市场预期,“大媒体”不适当的解释会弱化政策转变的效果;第三,没必要担心市场过度理解,况且并没有过度理解,只是一些人过度担心“市场过度理解”了;第四,“大媒体”的说法很容易被“消极市场力量”利用,利用这样的说法制造市场恐慌,从而废掉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
刚刚降准了。不管降准出于怎样的考量,我坚信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因为,央行本身就不喜欢宽松,就不愿意使用降准工具。现在,降准的效果刚刚呈现,媒体立即就泼冷水,什么意思?难道市场不对降准做出积极反应才对?我们必须懂得,政策效率有个不断积累和边际效应递减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容忍一段时间内,市场对政策有一定的过激性反应,这是为日后边际效应递减留下空间。这就像股市反弹初期没有一定的强度或高度,当一轮反弹的指标见顶后,下跌会更加凶猛,所有炒股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典型的熊市特征。
所以,如果我们不希望中国经济继续熊市特征,那就不要去“自废武功”般地弱化货币政策效果。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一些不很懂行、不太理解市场经济规律的媒体,经常会“帮倒忙”,它们的用心良苦也许在自毁长城。我们必须明确,就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而言,实施“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完全正确。
我能理解,一些人或机构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2009年,中国为了对抗全球金融危机而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适度宽松”被执行成了“极度宽松”。这次实施“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生怕重蹈覆辙。或许正因如此,央行一直采用“中性适度”的说法,而没有采用“中性偏宽”的说法,后来又改成了“稳健略偏宽松”。而在此过程中,李克强总理也一直强调“不搞大水漫灌”,但“稳健略偏宽松”当然不是“大水漫灌”。
我也能理解,或许现在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兼顾一点人民币汇率问题,避免再次遭受“攻击性贬值”。但是,我们必须知道,防止人民币被“攻击性贬值”的关键在于避免人民币无序地跨境套利。而这一点,中央银行已经采取措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也正因如此,周小川才有底气告诉全世界,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会依据汇率变化和国外经济状况制定,而更多地将依据本国经济条件去制定。
这一点,我希望所有股票市场投资者都能看到,从而对股市系统性风险的担心有所舒缓,而更多地关注选股,防范非系统性风险。毫无疑问,从去年6月以来,中国股市系统性风险过大,这是对中国股市最严重的伤害。这样的态势不能继续下去了。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中央银行应当对此负责。两点:第一,避免人民币被恶意攻击;第二,向市场注入长期流动性。现在,在这两和点上,央行都在努力,降准、降息就是最好的行动,而我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努力白费。
2016-03-02 04: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