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 | |
现在: | |
最近一小时: | |
最近24小时: | |
浏览总量: |
昨天的一则报道吓了市场一跳。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基本面刚有一点点好转迹象,市场就传出“担忧”,说中央银行可能会收紧货币。而这时有两则新闻报道被市场过度解读,其一是周小川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指出:中国将灵活适度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认为,这样的提法与过去有所差异;其二是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货币政策应当回归中性。
两则消息合在一起让市场理解:货币政策可能生变。加之最近货币市场利率“长端止跌、短端上翘”的走势,更增添了人们的担忧,认为货币政策有可能从稳健略微偏宽转向严格中性。但我认为,如果货币政策现在就转向“严格中性”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中国经济形势仅仅是刚刚出现一些积极变化,远还谈不上稳定向好,所以急急忙忙转变货币政策方向,一定会将前期中央政府的所有努力付之一炬。所以,现在不容以任何方式撤火。
“稳健略微偏宽”的货币政策应当长期保持,这不是中国经济单方向的要求,而是全球硬通货大肆防水、中国必须直面的不二选择。实际上,周小川“灵活适度地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表述没错,但确实容易被人误解也是事实,希望央行各级官员在表述上保持一致性,不仅是大家使用同样的表述,同时也需要保持前后的一致性,因为市场永远是最敏感的,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引起市场不必要的波动。
我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吸取过去的教训,同时更希望它能变得更有“耐心和耐力”。所谓教训,我们看到很多。比如,2008年下半年和2010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两次“紧急转向”就是非常缺乏定力,误判国际经济形势的重要教训。结果已经导致中国经济数度失速,而不得不数度采取更加剧烈的财政手段托住经济。而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有过深刻的教训。比如2014年年中,经济失速严重,而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宽松,但经济活跃度刚刚抬头,货币政策立即收缩,结果是什么?当时特别强调改革在供给侧发挥作用,但是无效。不仅巨额财政资源白费,内需得而复失,而且所有的改革政策都无法释放应有的效果。
这就是问题。我们一直主张,不管政府有多少妙计良策,货币政策不能错。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保持谨慎、适度的、中性偏宽的货币政策是必要、也是必须的选择。因为,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关乎经济全局,该松不松,甚至还要紧,必然导致中国经济的灾难性后果。事实已经证明了这样的判断。所以,不管供给侧结构改革如何重要,也不管供给侧结构改革如何正确,它都必须获得总需要政策(货币政策)的配合,否则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必定落空。
克强总理的决定正确。他婉言谢绝了多国的外交邀请而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经济事务,这将是他获得更多国际邀请的基础。“弱国无外交”,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所以,真正要以大国总理身份出访,没有一个健康而良性循环的国内经济背景,那这位大国总理的腰杆直得起来吗?远的不说,李鸿章就是古训。那时的中国最多就是一块“大肉”,而根本谈不上大国。
总理尚且如此,其他部门岂有不给力之理?我希望,举国上下都能齐心协力,而不是总想着“独立”行事某种权力。这是一盘大棋,必须通盘考虑,系统实施。总是一个山头一套曲儿,中国的事情办不好。今天我们稍显舒缓,因为我们看到,18日,央行
宣布对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1625亿元。不到一周时间,央行已先后两次开展了合计4480亿元MLF操作,对冲了本周大量MLF到期。与此同时,企业缴税收尾,短期流动性波动隐患基本被排除,资金面的忧虑至少暂时缓解。
有人认为,连续的流动性便利操作,可以排挤了降准的预期。我不这样看,金融不仅有数量问题,同时更有期限结构问题。长期流动性的释放不可被短期流动性过多挤占,否则金融市场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本,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必须适时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用降准置换MLF,当然这需要MLF一定数量的积累。当然,我们十分理解当下MLF在构建“利率走廊”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我依然认为,降准与MLF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度,当MLF的需求量达到一定程度,降准必然。
2016-05-10 03:00:04